【河南】郭进拴:原创散文《神功造化 妙手天成》

    2017年春节期间,我来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香山寺脚下的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参观采访。在雕塑艺术陈列馆,那精雕细刻的羊、睡美人、牛、虎、一本万利、释迦摩尼、老子、马拉金山、人生百态、十八罗汉、观音菩萨等等,神功造化,妙手天成,令人震撼!

  在这里,我遇到了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园主、我的老同事、老朋友李凌云先生。我们品茶谈艺,共论文与人。

  世人知道李凌云,大部分是因为他是世界名木树雕艺术博览园的园长,可在这个称谓的背后,却鲜有人知道这位气宇轩昂的老先生是中国树雕艺术的创始人,他创造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全新艺术流派。那么,李凌云与树木有哪些不解之缘,他口中的那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又究竟是什么?

  李凌云,诗人,作家,1952年7月出生,河南漯河人,1970年下乡当知青,1976年进厂当工人、干部,大学学历。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秘书长、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李凌云近年来著作颇丰,其《凌云爱情诗故事》一书以其形式新颖,情感真挚和对“爱”的执着追求而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12月27日,平顶山市作协在平顶山市宾馆召开了李凌云作品研讨会。市文联副主席岳书敏、市作协主席于天命、副主席时宇枢、曲令敏、郭进拴、孙希彬、副秘书长申增义及我市作家森子、候国平、胡炎、苗四海、杨伟利、王玉桂、候国君、付彦秋、张振营、马林、张中民、沈慧丽、王庆祥、赵玉坤、李学乾、蔡全胜、贾宏文、王茜芹、赵顺章等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李凌云曾在《小说月报》、《莽原》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多部长中篇作品,并出版了《凌云中短篇小说集》《凌云收藏精品选粹》《凌云书画鉴赏浅析》《凌云推理小说集》《凌云散文作品集》《凌云诗词赏析》等多部著作。李凌云涉猎广泛,文化底蕴丰厚,他的作品也是厚积薄发,作为一个作家他希望能把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写出来,他对扭曲人性的东西深恶痛绝,所以他始终用“爱”贯穿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正因为如此,作协副主席郭进拴在评价他的作品时说“作品很生动,很有人性味儿,也很有品位”。森子称其作品“大爱无缰”。侯国君则说他的作品“轻柔有情”。而胡炎从形式与创意这一点上对其作品进行了肯定。最后作协主席于天命对其作品的评价是:“古体乐府诗味,叙事与诗文的创新组合”。

  研讨会上,李凌云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说明,他说自己不会满足于只做一个文字匠,一个作家一定要在个人的文化修养上有深厚的积淀,一定要在思想境界上有所突破。参加研讨会的作家们充分肯定了李凌云作品成就,并期待他能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李凌云,名雷,字凌云,1994年调往海南工作,1998年辞职还乡,闭门读书,静心修德。读书之余,李凌云与夫人吕延利致力于东南亚珍稀名木收藏,主要涉及金丝楠木、黄梨木、黄金樟、铁力木等树雕艺术品及原材料。

  2008年,李凌云在上海建成汝窑艺术馆,创造了中国青瓷史上第三次南北艺术大融合。

  2011年,李凌云将部分个人收藏树雕艺术品运回平顶山,投资建成“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并成立了“大香山雕塑艺术研究院”。

  2015年,李凌云将他的藏品落户洛阳,建设“世界名木树雕艺术博览园”,并任园长。

 

   李凌云心中的情结就是树雕艺术,这个由他创造的全新艺术流派,以尊重自然、呵护生命尊严,进而创造艺术价值为理论基础,在创作过程中遵从大自然本身的创造力,探究并发现大自然赋予原材料的艺术价值,从而创造天人合一的艺术作品。用李凌云的话说:“就是在创作中转换艺术家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从自主的创作者变为大自然创造艺术的美容师。”

  和其他树雕艺术不同的是,李氏树雕艺术创作所需的原材料不是活体,而是李凌云耗费大半生心血四处搜集来的,即将被锯解掉的巨大树木的躯干。大自然创造生命的力量是无可估量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导致一些数千年树龄的珍稀树种濒临灭绝。“尽我最大的努力,将这些被砍伐的树木收集起来,再通过树雕创作,让人类看到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促使人类反思,进而唤醒人类保护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李凌云所做的就是想要人类达成这一共识,保护那些没有被破坏的物种不再被践踏,再将那些已被破坏的以另外一种形式保存下来,作为留给后人的财富。

  

李凌云之所以对树雕如此执着,另一个原因就是,树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雕塑艺术的灿烂结晶,一定要让这一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入世界艺术之林。“树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新形态,由我们中国人创造,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向世人展现树雕艺术的魅力,让世界知道我们创造的现代雕塑是多么的灿烂辉煌。”李凌云说,他真正所追求的理想,就是尽快让中华民族的树雕艺术震惊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创造树雕艺术的辉煌成就,扬国威、长民气、增强民族自信心。

  李凌云说,之所以将博览园放在洛阳,是感召于洛阳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产业的雄伟气魄、礼贤下士的谦虚精神、身体力行的表率态度和广纳贤才的宽广胸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洛阳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我儿时就深深吸引着我,因此,我决心将洛阳打造成为世界树雕艺术之都。”

  为了响应洛阳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产业,建设国际性艺术大都市”的战略方针,李凌云计划将1万件珍稀名木树雕艺术品落户洛阳(重约1万吨),邀请世界著名雕塑艺术家及团队来洛进行现场树雕艺术创作,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洛阳打造成为“世界名木树雕艺术之都”和“世界名木树雕艺术中心”。

  届时,洛阳将再一次被世界认知,来洛参观旅游的国际游客将增多,洛阳将朝着“国际艺术大都市”以及“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前进一大步。

  今年5月,李凌云任园长的洛阳世界名木树雕博览园正式开园,向世界展示闪耀着民族艺术思想光辉的珍稀名木树雕艺术品,让世界的艺术眼光瞩目洛阳。

  

园区整体展出藏品达1900件,将分三批抵达园区,目前抵达园区已有二百多件,每一件艺术品均为不可再生且罕见的金丝楠木、黄金樟,乌木等材质,经著名雕刻大师打造而成,每件重3吨——30吨之间,最高可达8米,产品总价值近百亿。它们造型各异,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温文尔雅的老子、孟子、庄子等,也有形象鲜明的武圣关羽、医圣张仲景、酒圣杜康等中国“十圣”。其中,乌木雕刻的“丝绸之路”长11米,再现了洛阳昔日的辉煌。在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园区树雕艺术品的考察研究后,从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核准,确认博览园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树雕中心。

  今日再见凌云兄,满面红光的他脸上充满与年龄不符的活力,谈话间流露出浓厚的艺术气息。也许是常年和树木打交道的缘故,凌云兄给人的感觉自然、和谐。

  聊起树雕,凌云兄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在整个谈话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是我毕生的心愿”、“用一种方式让这些大自然的瑰宝流传下去”、“唤起大家对自然的尊重”等极具使命感的话,这使他看起来像极了一个雄心壮志的创业者。

  “这种想法源于一次机缘。”早年李凌云在旅行途中,偶然来到一个伐木场,里面的情形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一棵棵几个人才能合围的大树就那样堆在一起,被侵蚀、被锯解,似乎可以听到它们的哀鸣。”这次遭遇坚定了李凌云收藏这些大树的决心,并开始走上了创作树雕之路。

  而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树雕艺术的宏愿和信心,“我就是想要把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做成。”

  

为什么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凌云解释说,作为创作原材料的树木都是有上千年树龄的古木,如金丝楠木、黄金樟、乌木等,不仅珍稀,而且不可再生,自然是后无来者。至于前无古人,“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艺术流派,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雕塑艺术的伟大贡献。”(郭进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