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佩是玉佩吗?
“五兵佩”听名字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玉佩,其实不是的,五兵佩是一种较长的颈饰,由于佩戴时多托垂于胸前,因此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璎珞(“缨络”?“璎珞”? 缨络:昙花一现,美极一时)”极其相似。
辽璎珞金錾花草纹玛瑙节
五兵佩是源于印度,具有中亚游牧民族特色的西域颈饰,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是当时佛教东传的产物。《宋书·五行志》说:“晋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女性装饰和首饰是五兵佩。五兵佩实物出土于 198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南西河子的一处窖藏之中,是一件两端装有龙头的金链,上面缀有五枚小兵器模型和两枚小梳子模型,因此而得名为五兵佩。
内蒙古出土的五兵佩
特点:两端装龙头;链身以金丝编结;缀有兵器模型等坠饰。
金饰呈环形,两端装兽头,这种形制的装饰品在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中已经很常见;古希腊也有用金丝编成的链,但是两者的结合,也只有在斯基泰人的首饰中才能见到,如乌克兰赫尔松州鄂尔基诺地方前5世纪的斯基泰墓出土的金链。
斯基泰金项链:两端为马头,中间有五枚坠饰。
在我国南北朝为数不多的鎏金铜像中,有一件传陕西三原出土的菩萨像,现藏于日本京都藤井友邻馆。这座铜像约制作于十六国晚期,其胸前垂一条编结的项链,链的两端以龙头相接,这种铜像具有很浓重的犍陀罗风,其佩戴的项链在犍陀罗雕像中也很常见。虽然这和五兵佩的形制有很多相似点,但是在佩戴方式上五兵佩龙头在后,而犍陀罗雕像上佩戴的项链龙头垂在胸前,这点是不相同的。纵然如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传陕西三原出土鎏金铜像
五兵佩上的斧、盾、戟形的坠饰与小乘佛教的护法之物类似,在小乘佛教礼佛的装饰物和项链等饰品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形象,如印度中央邦博帕尔附近的桑奇大塔北门浮雕中的项链上缀有莲花、剑、斧、楯、双鱼等坠饰。五兵佩上的坠饰与这些浮雕上的项链中的坠饰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也许并不是巧合。
桑奇大塔北门浮雕
五兵佩结合了斯基泰、犍陀罗及中印度等众多工艺手法,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并且被作为女性的首饰,变得和佛教关系若即若离,也显得不论不类,因此有“男女之别,国之大节,故服物异等,贽币不同;今妇人而以兵器为饰,又妖之大也”之说,其实这正是佛教刚传入我国尚未与我国传统文化相接轨所致。
五兵佩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且时代相同的尚未发现第二例,因此可以说是相当珍贵了。
参考文献: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