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 左岸读书

文/丁忆坤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弗吉尼亚.伍尔夫

 01  幼年的成长环境  

对于美国,我们了解多少?它既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民族、种族、宗教信仰非常多元的一个国家。

塔拉.维斯特弗的这本自传体小说《Educated》《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美国。

爱达荷州一个虔诚的摩门教家庭里七个孩子的不同命运。

主角是这个家庭最小的那个女孩子塔拉,她出生于1986年,没有出生证明,从小到大没有去过学校和医院。

小时候妈妈教她认过一些字,看过一些书,此后她的学习就全靠自学了。

他们家住在一个山坡上,靠父亲分解回收废品场里的金属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工作很辛苦,他需要孩子们的帮忙,所以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以废品场为游乐场,大一点就帮父亲在里面干活。

父亲年轻的时候还算正常,只是固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后来他目睹了一场枪击案,就愈加不信任政府,他以为政府是为了强迫这家人的孩子去学校而进行暴力干涉,其实这一切都是他臆想出来的。

他不信任学校、医院、政府,觉得这些组织都是光明会的代理人,充满邪恶。

他相信圣经里说的,觉得世界末日马上就要到来,所以他总是焦虑、忧心忡忡,永远在储存物资,食品、汽油、枪支弹药等等。

废品场里有几百辆废弃汽车,他们要把油箱里的油放干,然后把汽车分解,把其中有价值的金属收集起来,这个工作是重体力活,还很危险。

父亲最在意他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纯洁性,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安全和教育。

让这么小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小小年纪就要操作各种机器,开起重机,每天累到趴下。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屡次遭受到致命的危险,她的哥哥们被烧伤过,从高处摔下来过,她自己也摔伤过很多次。但是父亲不改初衷,坚持不让孩子们去学校和医院。

塔拉更惨,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外,她还要面对哥哥肖恩的侮辱,因为一件衣服没穿好 ,一个表情,或者和异性说话就有可能被骂是妓女。除了言语上的侮辱,她还被哥哥殴打,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皮底下进行,她无动于衷,维持家庭表面上的和谐。

塔拉学会了很多的生活技能,不管是帮父亲在废品场还是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她都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在家里,她要帮妈妈做各种家务,还要陪她去接生,制作草药和精油。

偶尔也有悠闲的时光,塔拉有自己的马匹,有时她和哥哥骑着马在山坡上奔跑。

 02  寻找出路  

塔拉是个聪明的孩子,而早期没有遭遇车祸的母亲也比较正常,没有完全跟着父亲的步伐走,塔拉有天赋,她也把塔拉送到镇上去学唱歌和跳舞,接触外面的世界。而车祸后的母亲失去了过去的力量,她对父亲更顺从了,让父亲的偏执主导了孩子们的命运。

塔拉在成长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不想一直过这种生活,危险,而且看不到希望。

她决定学习,去考大学。

塔拉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其中有一个哥哥泰勒很聪慧,他已经自学并考上了大学,并鼓励塔拉也如此做。

塔拉在这个哥哥的帮助下,自己赚钱买课本,并抽时间学习。

父亲知道她的想法后,没有支持她,反而给她出难题,比如给她安排更多的工作,让她没时间学习,并在金钱上对她更苛刻。

好在塔拉是一个极有毅力的人,她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十七岁那年考上了杨百翰大学。

她终于开始了新生活,要面对许多新困难。

首先是金钱上的困难,为了维持学业,塔拉去做了很多兼职工作,青少年时期的艰苦劳作让她养成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她的生活极为朴素,然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毕竟和别的同学相比,她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拿到了奖学金,也收获了很多的友谊和帮助,牧师和教授都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

她慢慢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排斥医院,也不再排斥接受政府的资助,她申请了一笔助学金,得以从经济压力下解脱出来,可以不再为金钱分散精力,并慢慢摆脱父亲对她的经济和精神控制。

 03  蜕变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认识到父亲过去灌输给她的很多的观念都来源于他的偏执和想象,学校、医院、政府都不是父亲说的那个样子,而父亲极有可能患有某种精神疾病。

结合自身的经历,她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选择了几个课题进行研究,比如历史到底是由谁书写的?过去塔拉对世界的认知来自父亲,现在她确信她能书写自己的历史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说,许多个世纪以来,女性一直被哄骗、劝诱、推搡和挤压在一系列扭曲的概念中,以至于现在不可能再去界定女性的天赋和抱负。

塔拉意识到就女性的本质而言,没有什么终极答案。所以就勇敢地去追求更多更大的可能性吧。

她的论文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她获得了一个去剑桥大学交流的机会,在那里得到一个大教授的赏识,他为她申请了奖学金,确保她能来剑桥读研究生,后来又得到了去哈佛做研究的机会。

在求学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经济压力,她还要面对哥哥肖恩的暴力威胁和父亲的精神控制。

肖恩和她的感情原本很好,小时候是她的好玩伴,也在父亲交给她一些危险工作时在旁边保护她,但是他某次从高处摔下来,摔坏了脑袋,从此就变了一个人,变得更暴力、更危险,也更不理智。

在他的眼中,塔拉离开家庭去上大学的行为是对家庭、对信仰的一种背叛,他几次殴打塔拉,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人身伤害,但父亲和母亲都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没有保护好塔拉,后期甚至为了包庇这个儿子,让塔拉原谅这个哥哥。

塔拉意识到一切问题的根源是父亲,是他的偏执和被害妄想症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气氛,母亲和七个孩子都是牺牲品。

整个家庭经受了很多的意外,车祸、摔伤、烧伤,都和父亲脱不了干系。

在和父亲、母亲多次沟通后,塔拉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他们坚持是塔拉被魔鬼蛊惑了心智,才对家人有这么多的意见,家人应该互相原谅而不是互相指责。他们想让塔拉认错,重新回到他们的世界。

塔拉被两种生活撕裂开来,一边是家人和一个封闭愚昧的世界,一边是朋友、恋人和一个理性开放文明的世界。她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连简单的阅读都进行不下去,她的学业也遇到了问题。

好在从原生家庭中离开的人不只有她,她得到了另一个哥哥泰勒的帮助,他相信她,相信父亲和肖恩对她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并选择和她站在一起。塔拉的精神状态慢慢地恢复了,她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在27岁这一年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这过程中,塔拉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在父亲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前,她无法原谅他,这也让她和其他家人渐行渐远。

和父亲的分离让她收获了平静,她终于摆脱了自己的起点,没有让出生的起点成为自己的终点。

她学会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亲,这是她爱他的唯一方式。

是教育帮助她完成了这场转变,她不再是那个在父兄面前压抑自己的小女孩,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教育不是被规定,而是勇敢定义自己的人生。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04  教育的力量  

最终我认为,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教育的过程和目标合为一,是一回事。——约翰.杜威

一个家庭的七个孩子,有三个博士毕业,另外四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

家庭环境限制了他们的选择,但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还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摆脱父亲的控制,过另一种人生。

留在父亲身边的几个兄长和姐姐,他们的孩子也没有机会去上学,塔拉想劝他们,但也明白自己无能为力,这几个兄姐在经济上依赖父亲,精神上也不可能摆脱父亲的影响。他们站在父亲那边,和塔拉断绝了关系。

只有等他们的孩子稍微长大一些,有了自主意识后,当他们向她要求帮助时,塔拉能施以援手,就像哥哥和姨妈曾经帮助过她一样。

塔拉读博期间父亲因为操作失误引起了汽车爆炸,严重烧伤,在生命垂危之际也拒绝去医院,一直是母亲和子女们在家里精心照顾。他奇迹般地恢复了,成为家里生产的草药和精油最好的代言人,父母的生意越来越好。

塔拉博士毕业后和男友在一起,有了新工作,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无论如何,将孩子们禁锢在废品场和家里,不让他们去学校和医院,剥夺了他们的未来。塔拉的父亲不止影响了自己的子女,他还将影响到自己的孙辈。

对这一切美国政府却不能干涉太多,等那些孩子长大了想要改变现状,却发现已经落后了太多。

自由应该是有限度的,比如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不该任由家长做决定,美国的问题在于面对一个对政府充满敌意又备有多种杀伤性武器的居民,怎么可能说服他送自己的孩子去正规的学校接受教育?

塔拉出生在家里,政府一开始甚至都不知道存在她这样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帮助她?让她走另一条道路?幸好她自己意识到了问题,决心考上大学,离开废品场,才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个1986年出生在美国的女孩子,她的故事更像发生在某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但这是多元化的美国社会的某个侧影。

左岸记:塔拉个人的成长故事,很容易让人认为这是一本成长的励志书籍。你会以为这是一本小说,但实际上是作者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写的一本自传。比尔·盖茨把本书列为他年度荐书的第一名。他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本书。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塔拉对教育内涵的深刻阐述是:“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过去的自我,一个是未来的自我。走向未来的,必然要对过去的自我进行否定和批判。这一批判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必然涉及到和你密切相关的人物、环境和信仰,因此从过去蜕变将会变成一场洗心革面的痛苦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精神是如此痛苦,以至于多少次都差点放弃,甚至得了夜游症和精神恍惚。与艰苦前行的精神重塑相比,回到原来的浑浑噩噩似乎要更加容易。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座真正的山属于我们自己,山岳仿佛为迷雾所败时, 要岿然不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