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青青之美绽放在北大壶雪道上

明眼人一看这标题,就知道老铁今天要介绍残疾滑雪运动员!没错,前些日子,我去吉林北大壶滑雪,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国家队和辽宁队的残疾滑雪运动员在那里训练。老铁不是记者,当然不会做什么专访。然而,同在一雪场滑雪,虽说接触不多,却常常与一些运动员同乘一个缆车,途中自然也少不了聊上几句,就这样,有了这个帖子的内容。配图全部出自vivo X6Plus手机,只是用来说事而已。

3月12日,是我到北大壶滑雪场后第一天滑雪。买完雪票,换好服装,拎着雪板,踏上滚梯,直奔出口。猛然见出口门廊右侧,放着几个以前没有见过滑雪设备(之所以判定为滑雪设备,是因为旁边立着一只滑雪板,注意是一只而不是一副!)。当时,我不知道这是残疾人专用的坐姿滑雪车,只是觉得是一种没见过的新玩意。

【专用坐姿滑雪车】

出了雪具大厅的门,看到有人坐在这种滑雪车上,当时也没有想到是国家队残疾运动员在训练,心想这人真会玩,坐着滑一只雪板 !不知这玩意租一天多少钱,哪天俺也租一个试试,看看滑着是啥感觉!直到看见不远处还有一个单腿站立的滑雪者时,才突然醒悟:这些人可能是残疾运动员!

【两位残疾运动员】一位站姿,一位坐姿。

北大壶滑雪场每天最早开放是C索道,因为已经接近雪季末,客人并不很多,与我同上一个吊椅是一位女孩。交谈中,她说姓王,来自盘锦。我说:“盘锦滑雪的人也不少啊,你在这里滑了几天啦?”,她说,这一个冬天都在这里呀!我听着很奇怪,此刻突然发现这个孩子的雪服右袖子是空的!不到一米六的个头,竟然穿着一副1米83的菲舍尔大回转竞技板!再一问,原来她是参加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来此冬训的国家队残疾人滑雪运动员。

【独臂少女与日本教练】左边穿红雪服者是这支残奥队的日本教练。

从一号道下来后,在换乘G索缆车时,恰巧又与小王同坐一个吊厢,同行的还有一位没有双臂的男运动员小孙,滑雪服上的国旗标识非常醒目。小孙很健谈,来自大连庄河,因小时候误触高压电而失去双臂。滑过雪的朋友们都知道,双臂对于滑行中保持平衡是多么重要。单臂都会影响滑行的平衡,没有双臂则会大大增加滑行中调整重心的难度,而且也会给摔倒后重新站起带来极大的不便。就连带头盔、带雪镜这样简单的事,都得队友们帮忙!尽管没有双臂十分不便,但小孙却非常乐观,参加国家队才一年多时间,训练也非常自觉和刻苦,对参加2022年冬奥会充满信心!队友们对小孙也非常照顾,有独臂队员与之随行,提供必要的帮助。

从与两位运动员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在北大壶参加冬训的国家残奥队运动员,只是三分之一的队伍,另外三分之二在别的雪场训练。在北大壶一起参加训练的还有辽宁队的残疾运动员。这些运动员都住在枫野酒店,每天乘坐大巴来雪场,一共有60多人,其中运动员有近50人,包括双板和单板。双板分为坐姿与站姿,要分别练习小回转、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项目。还有一种属于盲人或弱视导滑类的项目。

【小孙在9号道上滑行】

【日本教练在为运动员讲解】左二为小孙,右一为小王

由于参加竞技比赛,比的是速度,滑雪的朋友们都知道,板子越长,滑行越稳定,速度也就越快。不过,长板由于转变半径大,灵活度不及短板。通常,滑大回转的板子长度都会超过运动员的身高。上图中日本教练的个子也就1米6多点,使用的菲舍尔雪板长度为1米86,小孙使用丹尼斯达雪板长度1米92,转弯半径为35米。对于使用这种雪板进行训练,小孙有点担心,他告诉我,国际雪联最新规定,已经不允许运动员使用转弯半径超过30米以上的雪板参加比赛!所以,他希望能有一副合规的雪板用于训练。

由于我滑双板,所以,注意力都放在了双板运动员身上,对单板运动员没有过多的关注。我是第一次看到坐姿滑雪车,这种设备是为单腿或无腿运动员专门设计的,产地为奥地利,只安装一只雪板,座下面有弹簧减震,靠腰腹部力量加以控制。熟练掌握以后,滑行起来动作也很潇洒。

【潇洒滑行】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位运动员是摔倒了,这可是侧倾滑行哟!

因为只使用一只雪板,为了保持平衡,运动员还得使用一副特殊的雪杖,不同于我们平时使用的那种细细的雪杖,这种雪杖非常粗壮,像假肢一样套在运动员的胳膊上,雪杖头不是尖的,而是一种短滑板的形状,可用作辅助滑行。所以,相当于有一长两短三块雪板,当然还是以座下的长雪板为主。我仔细看了一下,运动员使用的这种专用雪杖是美国生产的。

【三板滑行】

通常,这种坐姿滑行运动员在上下滑雪车时,是需要有人帮助的,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有教练或伴滑员陪同。如果看过我上一个帖子,就可以看到G索上的好员工宋师傅帮助运动员上滑雪车的镜头,这里再换一张照片看一下:

【宋师傅在帮助运动员上滑雪车】旁边穿黄黑滑雪服的也许是伴滑员,或者是队友。

【运动员与教练员】这是在9号道上,教练在为运动员讲解滑行技术。

从上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位穿粉红滑雪服的频频出镜,她是谁?告诉大家吧,这位运动员是咱们大连人,姓张,原来是一位短跑运动员,曾经在辽宁省运动会上取得过前3名的好成绩。后因车祸失去了左腿,去年才改为滑雪。滑雪可是个即要有技术,也要有力量的体力活。所以,现在国家残奥队在选拔队员时,通常都会从其他项目的伤残运动员中挑选,绝对不是从大街上拉来几个残疾人充数!雪季结束后,运动员将转入体能训练。这些运动员没有固定的工资,只有不算很高训练补贴,由国家免费提供吃住和滑雪装备。我看了一下,他们使用的各种装备还是很专业的,都是名牌啊!

【小张与伴滑员下缆车】滑雪车在哪?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宋师傅进吊厢里去拿啦!

【弱视运动员】

与我同坐C索缆车的这位运动员,是沈阳老乡,原来是自行车运动员,天生视神经损伤,视力不到0.1。大家注意到了吗,她的头盔上有耳麦,用于和导滑员通话。因为她根本看不清雪道,基本上属于盲滑,全靠导滑员的声音提示来决定滑行路线。想想我们正常人滑雪,天色不好时,得佩戴增光镜才能看清雪面的起伏变化,天色稍暗,就会抱怨视线不好,为了安全就不滑了!对于盲人或弱视运动员来说,就是在一片黑暗中高速滑行,多不容易啊!

【残缺之美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在VIP服务中心的专用滑雪具存放柜,离这些残疾动员换装的地点很近,每天在那里早上都可以遇到这些运动员。

【运动员在换装】左一是日本教练,左二是翻译,中间是小孙,右一是小王,右二的独臂小伙我不认识。

由于国家队现在是兵分三路,目前的训练仍属于海选阶段,可能要经过数次的测试,才能决定最终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人选。今天我们在北大壶见到这些运动员,究竟能有多少人能代表中国队站上奥运会的赛道,有多少能够站在领奖台上,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这里有太多的也许也许,可能可能!然而,未来如何,真的没那么重要,他们今天的表现,已经向世人证明了他们是生活的强者,用残缺的青青之美,自强不息,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每天最早上雪道的人】左一这位来自鞍山。此处是奥体中心的出口,腿有残疾的运动员要在这里完成轮椅与滑雪车之间的换乘。

这些残疾动员真的不容易啊,半天训练下来,许多人都精疲力尽啦!如果在雪场上发现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四肢健全的人应毫不犹豫地给予必要的帮助!3月22日中午,我从9号道滑下来,准备收拾一下返回大连,到奥体中心门口时,正赶上运动员们集中返回,运动员从滑雪车上,下来换轮椅,帮忙的人手不够。见此情景,我脱下雪板,先把咱们大连小张用轮椅推进室内,然后回来帮上面那位鞍山小伙上轮椅,小伙子很要强,说:“不用啦,我自己能上,你帮我把雪车搬屋里就行啦!”,说完,麻利地上了轮椅。我呢,就抱起滑雪车,亲自体验了一下这玩意的重量,送到室内后,然后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道别,用这种方式,结束了此次北大壶之旅!

最后,我想跟那些想学滑雪又在犹豫的朋友们说一句,看看这些残疾人都能滑雪,我们这些肌体健全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来吧,请为“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加一个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