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你想拥有自己的生活,还是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全文共计3794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写在前面的话:
你有没有想过,
换一种生活,在延续的路上寻找另外一个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
你所经历的一切,也许有人正在经历?
你有没有想过,
也许每个人都有两面,
一面是循规蹈矩的安全人生,
另一面是色彩浓郁的随心所欲?
如果你现在的生活代表自己,
而内心不同的渴望也如影随形。
那么,你是否有勇气尝试?
让他们融合,去追逐,去感受,去接纳。
最怕大家问我关于生活选择的问题,后台好多没有回复的留言都是关于这类话题的。
看着大家认真的给我写了长长的一大段话,不知道要从何说起。
下面想给你们聊聊我两个身边朋友的故事。
她们都单身,都处在30-40岁的样子。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经济自由。
希望大家都她们两人的生活中,能够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
Side
A
Nathy 32岁的时候,想要放弃8年银行的工作经验,用一年的时间来旅行,读书。甚至什么都不做,就是给自己一个GAP。
在银行工作了八年,一步一步从基本的职场小白做到了部门的中流砥柱,不算太好,但是绝不算太坏。
她没有运气变成部门甚至上级部门所向披靡的战斗女魔王,可是她是温柔坚持的大本营守门员。
日复一日的工作时间,每个月固定的产生的工资,固定产生的房租,固定的生活消费,固定百分比的奖金,按照工作年限固定增加的年薪。每周两次家附近的健身课堂,跳的是zumba和瑜伽。
每周六有时间做一餐营养饮食,徘徊在家里附近的小超市,周六总是一个店员值班,三年下来,彼此看见都会热情的打个招呼。
八年的时间里,哪怕时还没有走进办公室,她可以准确的判断出今天谁给她发送了邮件,下一个进程需要推进到哪里。下周出差会去哪个城市,和对方的人在一起开几周前就准备妥当的会议。
至于婚姻,也没有。不是不想结婚,也没有丧失希望。就像完成任务一样,严格的筛选条件,认真的相亲,努力的表现自己,但是也没有碰见合适的缘分。
甚至连一个让自己伤心的男人都没遇见。有时候她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感情那样的充沛,只是分手,足足能够哭上几年。
直到遇见了Kelly。
Kelly说:有的时候很难用一个特定的词来定义某个人群。他们并不算厌倦生活,也不能用萎靡不振这类消极的字眼形容,相反他们积极向上,严谨的像拧了发条的钟表。
可是要是像钟表一样稳定前进的生活,
又有什么乐趣?
事实上Nathy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在别人看来她无论无何算一个八十分女孩:良好的教育,长相尚可,工作尚可,父母都是同业人员---老一辈的银行工作人员,从事了一辈子银行的工作直至退休。
工作只是工作,朋友也是固定的几个,见面的时候也就是吃吃饭。听一听家长里短,恐怕最大的压力就是在要结婚上面。
一直很努力的相亲,找的条件不如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觉得亏待了自己独生女儿。找的条件比自己好的,人家往往又看不上自己。许多时候连了解都谈不上,更谈不上什么进一步。
也遇见过条件相当的非常想结婚的男子,可是彼此都抱着结婚目的去的,根本还没学会怎样相处。
连约会都需要提前预约,从来没有突然想起一个人,然后就去看看他。
直到遇见Kelly。
Kelly轻描淡写的说:有的人的人生,就像白开水。尽管如果长时间生活,白开水一定是健康的必备品。
可是生活这样的漫长,至少要尝一两次酒的味道,咖啡的味道,果汁的味道。
不一样的味道
所以当Nathy提出想要换一份工作的时候,爸妈不理解。仿佛好像天要塌下来了。
她离职的那一天,她妈妈哭的说不出话来。Nathy 甚至觉得有点奇怪,21世纪啦,还有人因为换一份工作好像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一样悲恸。她觉得有点好笑的跟Kelly说,哎,你知道吗?我妈居然哭的就好像我死了一样。
稍微的尴尬后面带着难以置信的不理解。32岁不过想换个工作,从稳定的工作系统里换到公司,居然就算忤逆了父母。
曾经看她哪里都出色的妈妈,在整整一个月里没完没了的攻击她。就连没有找到男朋友这件事,也从“不舍得女儿委屈自己”变成了“没有能力自己一个人闯荡生活”。
妈妈说你要追求梦想,你想换种生活方式,你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不去尝试。非要三十大几了,在别人都稳定生活的时候,你要出去瞎折腾。
妈妈说你这么好的工作,这么稳定。你说说你出了银行系统你还能干什么?你说说你没有好工作,你还怎么找对象?
哎呦你这是着了魔吗?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安稳生活,你是存心想气死我吗?
Nathy觉得很奇怪,她甚至不知道父母生气濒临崩溃的哪个点在哪里?或许他们只是生气自己的人生轨迹突然偏离了他们的掌控。他们按部就班像拼积木一样,缺什么补什么。现在就缺结婚生子来填补这个积木人生的空白。
因为Kelly说:Nathy,过一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吧!
客观来讲,30-40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很好的时光,身体健康,体力充沛,如果没有育儿和家庭的压力,工作上至少游刃有余。略有积蓄,经济自由。
《 肖申克的救赎》
Side
B
Kelly今年35岁,毕业于非常著名的大学英文文学系。
她是一个北漂。远离了南方的家乡,因为还有一个弟弟的缘故,父母并没有把过多的期望放在她的身上。
某种程度上她获得了“不需要活成父母期望的那个样子人生”的自由。在生活方式上她很少考虑我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我的父母才会满意。家里有事她也会财力物力的支援,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会跨越半个中国赶回去,妈妈生病了也会陪着去医院。但是她和他们有一条明显的边界感。
那就是她清楚的明白,她的生活属于自己,即不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也不是子女的前传。她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才会对旁的人负责。
和Nathy不同,她从事过了很多工作。在同传最火热的年代,做了两年同传,曾经一度登上过时尚杂志采访榜。
后来转行去影视公司翻译剧本,翻着翻着,又改行在同一个传媒公司做了市场。
市场做了几年之后,非常累。有的时候赶上新电影宣传,甚至要通宵准备材料,然后一组人像赶场一样奔赴不同的城市做活动。最忙的时候大概一周之内跑五个城市。
有一次做活动站的太久,腰椎间盘突出,几乎连路都走不了。突然开始厌倦了,就入了健身的坑。
存够了几年的生活费,然后停下来,去做了一些以前想做却又没时间做的事情。风筝冲浪,潜水。秋天菲力宾的长滩岛,海风把风筝拖出一条白白的尾巴。冬天的日本箱根,走在路上仿佛随时可以扎入一家小的汤池,温一壶小酒。
夏天和潜水队一起去墨西哥坎昆洞洞潜,也是惜命的,跟着最好的教练和团队。在蔚蓝的大海深处,看到了成群的水母,一边担心它们蛰这个外来者,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春天在百花盛开的云南,随意一家木制古朴的民宿里。喝一壶普洱。
也工作,以前的同事和合作过的客户方有的时候会给一些翻译,有书稿,有商业文件,也有宣传文案。收费没有全职的高,但是能够负担起生活需要。
Kelly并不打算永远如此,但是她有明确的喜好。年轻的时候,20出头的年纪,也曾想要匆匆忙证明自己,希望自己学业出色,买的起房子,嫁的好老公,成为人生赢家。可是随着年龄渐长,那些年少时候放弃的梦想没有因为生活的拼搏慢慢被抹去,反而越来越清晰的出现在生活里。
她停下来给了自己一个时间,就是把想做的这些事都做了。33岁学习潜水,去洞潜的时候,Nathy说你看看你,这些东西都是小年轻才会去做的,你就这么就去了,万一有什么危险呢?
Kelly笑着说可是我已经等了这么多年,我不想再等了。
Side
C
Nathy和Kelly是同一个大学的校友,只不过一个在金融系,一个在英文系。两个人稔熟是因为报了同一个健身房,熟人再见分外亲切,于是慢慢做了朋友。
Nathy是一个规则的人,同一家健身房用了好几年,没有什么必要就不会更换。
而Kelly经常出门,办一张卡用好久都用不完,因此不断的延长年限。她在家的时候一定会来健身房撸铁,做有氧操。
流水般的学员之中,两个人慢慢建立了起非同一般的友谊Kelly在Nathy的身上学到了稳定,耐心和亘古不变的毅力。而Nathy在Kelly身上看到了超越自己生活圈子的全然不一样的多重选择,有的人喜欢丰盛而浓烈的活着。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Kelly 用了五年的时间,拿到了潜水资格证,海上救生员证书,还有风筝冲浪教练的证书。去过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沿海岸和可以潜水的圣地。在Nathy稳扎稳打的生活方式影响下,她打算结束五年的freelance的工作性质,重新进行全职,走向下一个生活目标。
而Nathy却在Kelly的影响下,想要剥开自己的生活状态,如果把过去的生活比喻成一套房子,她已经熟悉到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最微小的开关在哪里。
她期待推开一扇全新的门。所以她还是不顾父母反对,辞去了银行的高级职位,一边在大学里读了一个类似于咨询的在职硕士。一边找了一家ngo组织协助帮助做一些财务规划。更多的时候,是帮助这家组织给一些小型额创业者提供财务咨询。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在一个阶段里,就像双影。A面是循规蹈矩,生活平静的Nathy,B 面是对于某些渴望不能放弃,热情又充满挑战精神的Kelly。
也许也有很多人在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中,就像Nathy 和Kelly彼此学习又相互说服的过程。
无论无何,都不应该对30多岁有误会?在Nathy和Kelly身上,你能看到30-40岁这一段,也是人生一段舒适的时间了。
经济独立,心理成熟,
看待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视角。
对待未来依旧有所期待,
却又能够理智冷静的分析选择最温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