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总结】专家分享:肺癌治疗前沿进展及肿瘤病人心理干预
7月30日,我们邀请到了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刘增光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社工师刘芳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与《肿瘤病人的心理呵护》两场不同主题的直播,从身体的治疗到心理的干预,非常齐全实用。
如果想回看直播精彩内容,戳↓
第一场讲座主题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聚焦当前治疗研究前沿,当前主流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一个不落,非常适合对肺癌治疗没有全局了解的患者/家属看一看。
第二场讲座主题为《肿瘤病人的心理呵护》,不论是压力山大的患者本人还是患者家属,都应该了解和学习。特别是患者家属,往往他们面临“如何向患者透露病情”“怎么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如何与患者谈生论死”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这场直播里都能找到答案。
除了科普环节,小编看肺腾社群里大家对老师们的回答很感兴趣,特此整理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查看!
细胞回输疗法(CAR-T、TILS等)靠谱吗?肺鳞癌、基因检测无突变,做过手术,放化疗免疫疗法,现在有进展,肝转移,肝功能异常。身体已经不耐受上述措施,疼痛厉害,止疼药反应大效果不好,现在还有办法吗?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细胞治疗,国内是暂停的。感兴趣大家可以搜一下魏则西事件。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可能会有一些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是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是不违背伦理原则的,如果患者在多线治疗后无路可选了,有合适的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可以考虑。
第二个问题,肺鳞癌常规是不推荐基因检测的,因为它从靶向治疗中不常获益。这位病友说的情况,如果是肿瘤造成的疼痛,可以考虑局部的放疗,帮助缓解疼痛,让患者恢复状态,可以耐受别的治疗。
病人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药吃,疼痛难忍,还不肯吃止痛药或只愿意吃少剂量达不到效果的止痛药,便秘了也不吃乳果糖或水果。吃药总是要家人提醒,提醒了吃药也是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吃药。但是,如果有明显不舒服,就宁愿马上去医院急诊打点滴,医生叮嘱要按时吃药,和医生打包票说一定能做到,但结果回去就是做不到。这种内心抗拒吃药的问题,要怎么办?
我们作为病人的照顾者,一般都是想着一定要遵医嘱,想着帮助病人止痛、不便秘等等,但是从这个问题里,我看到了病人的所思、所做、所想跟家人都不一样。有些人的性格,就是需要你来关注我,这个不仅是生活上的照顾,还包括他们的内心感受,如“这个病我是怎么认识的”“这个病我需要什么样的治疗”“这个病治疗好了是什么结果”“治疗效果如果不好,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到那个时候我希望怎么样”,但是没有人关注这些。
这个病人心理可能就是“活一天算一天,不想按照这么规律地吃药节奏去生活,觉得太累,很不舒服”。我之前有一位肺癌患者,当我去病房复诊的时候看到,他的家属自己买菜做饭,没有让患者吃病房提供的饭菜,患者就提出想要老伴做好饭一起吃,老伴就回复说,“我哪有时间跟你一起吃饭”,还得洗衣服毛巾等照顾患者的生活。也不能说这位家属的做法就是错的,因为确实生活上的照顾很重要,但是这个时候患者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需要陪伴和关爱了,两个人不在一个交流的频道上。
我们照顾者,不仅要照顾到患者的身体上的用药治疗等等,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双方达成一个共识,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才有可能让患者好好配合吃药接受治疗。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未来的思考,是需要和家属进行讨论的,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相互扶持着走下去。
病人一开始知道自己是肺癌,但医生没有明确和病人讲是中晚期,病人自己也看不懂肺癌分期,一直以为自己是早期肺癌。家属有委婉说过,一年年纪大的才发现的不是早期的多了,但是病人感觉没有听进去。病人确诊后成功戒烟1个月,后面因为环境因素又复吸了,平均每天5支,治疗配合度也一般,会挑药来吃。像这样的情况,家属是否应该如实告知病人病情?
我们应该了解在不同的阶段的病人的需求。在这个问题里,要不要如实告知病人病情的目的是什么呢?让病人知道自己是中晚期,直接戒烟。当然,告知病情也不能一股脑全部告诉病人,家属首先应该了解病人对病情的了解程度,这个问题里的患者,只知道自己是早期,不是那么配合治疗,但是随着他自己对疾病认知的加深,会有自己的安排,包括治疗、治疗之外的财产、与亲人的见面等等,像是吸烟这种生活习惯,如果患者明确自己病情,自己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家属也不一定要强迫病人戒烟,以病人的需求为主。当然,如果是抗肿瘤治疗中,明确不能用、不能吃的东西,还是要坚定地让病人远离。
此外,告知病情肯定是不同阶段一点点告知,这个过程也要照顾到病人,想不想知道,想知道多少的一个心理。告知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这个问题里的患者,如果认知是早期,最后知道是中晚期,可能会有一些低落的情绪,这时候家属可以做一些肢体动作,例如拥抱等等,给他支持的力量,让他一点点地接受。
请问老师,对一个极其固执不愿复查、抗拒沟通、暴躁且偶尔有些暴力的老人,如何给予温暖,如何融化。(他是事业型,近期退休了,肿瘤是4年前查出来的,退休后情绪更不好,还说自己已经扩散了,他知道,但拒不检查,最近她咳嗽要带他去医院验个血也不愿意)应该用什么方式引导比较好?
这位老人的性格很独特。一个原本事业型的人,不再能从忙碌的工作中获得快乐,有压力但却释放不出来。这位患者其实问题在于失去了一部分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他现在的心理很可能是“我的单位不需要我,还得了肿瘤,生命也没有价值了”。对于我们照顾者来说,我们需要帮助他找到价值,除了这些年他在工作上的价值肯定,如对工作单位的贡献,公司发现如何等等,还有他对家庭的价值,如家庭里对伴侣的照顾,育儿的成果等等。通过这种价值回顾,让病人觉得自己的一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肯定他的存在,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有意义的。对于疾病,可以和患者聊一聊对疾病的看法,治疗疗效的预期,将治疗方式和各种利弊都与他进行详细的分析,让他自己去选择。
病人面对死亡的恐惧,如何帮助缓解?从心理层面,多希望我们当地有这样的心理干预门诊啊,如何帮助亲人度过最后的时光,让他们走得轻松?
这个阶段我想应该是病人生命可能只有两三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了,家属面对的问题往往就是不知道如何跟病人开启这个话题,和自己的亲人聊这个话题。病人可能自己知道时日无多,家人又张不开嘴,但把这个话题说出来会更好,找适当的机会,例如治疗到这个程度了,目前这个情况,你是怎么看待的,你还有什么担心,如果那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和愿望?
我以前有过跟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聊天,他的求生欲很强,我问他要不要聊一下“那个时候”的话题,他说很想聊聊这个话题,但是没有人主动跟他说。我接着问在那个时候是想在医院还是想在家,是想白天还是晚上,有没有什么样的担心,在这种时刻是怎么想的……病人一一回答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希望这个过程很快。我也想办法消除他的一些恐惧。例如没有痛苦是可以的,不少人都是在医院在医生护士的帮助下就完成这个过程,就像睡觉一样。而关于遗憾,这位病人没说具体是什么事,只说以前答应过别人一件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开导他,“有个画家答应要给朋友画一幅画,但是画家后来因为生病没有力气再画,最后画了一幅小画送给朋友,将自己的遗憾降到了最低。承诺完不成,可以降低一些对自己的要求,完成力所能及的一些事”。病人经过这种讨论,心理上会感觉到轻松一些,减轻一些负担。与这位患者聊的时候他的家人也都在场,虽然差不多十天后就离开了,但是身后事因为生前和家人都沟通好了,按照病人自己的意愿去做,家里人也有很大的慰藉。
这个开诚布公“谈生论死”的过程,可以帮助病人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并提前解决病人担心的事情,非常重要。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