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谈浙江满分作文4个解读:有“特色”,但“语言晦涩”、“翻译腔”

温儒敏谈浙江满分作文4个解读:有“特色”,但“语言晦涩”、“翻译腔”
1.
八月五日晚,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大人大人、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点评了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温主编在中小学语文的地位,就相当于金老爷子在武侠江湖的地位,也当相当于胡主编在头条的地位。
所以,中小学语文的总舵主出来讲话,大家来圈重点:
1.温主编肯定这篇作文有特色,有理论思考,知识面较广。但他同时尖锐的指出语言晦涩,有句子不通。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击节叫好,有的人看到这篇文章觉得生僻看不懂。
大家的文字修养不同,文字功底不同,而作文是个见仁见智的东西,所以才会引发社会广泛的争论。
温主编特别强调“写作教学不要轻易把满分作文当作范文。”
这个花熹老师的解读是,满分作文确实不错,但不适合以此基础要求其他的考生,也不适合作为范文供广大学子学习、模仿。
敲黑板:高考作文的方向依然是通俗易懂。
2.
尊重高考裁判,尊重阅卷组。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文的评价有主观性,但阅卷评分有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执行只能交给高考阅卷组。
我也曾经作为教师代表去区里面阅抽考试卷,当时分到我的也是阅作文。我们是什么模式呢?首先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两篇文章,分别在心里给他打上意向分。
其中的一篇是一篇优秀文范例,大多数老师给他打出了25到29分的高分。另外一篇大多数打18~23分之间。
这样会场里所有阅作文的老师就知道了作文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就会统一。
当然还有不及格的作文分,比如文章全空白,只有一个标题或者才一个段落。如果全空白无一字给0分;如果有一个标题,允许给2~5分;. 如果只有一段,允许最多5~8分。
一份试卷大概会被5~8个教师给出分数,最后取其平均分。我觉得这样算是相对公正公平。
所以我是很赞同有阅卷标准的,有平均分岂容外人(一切阅卷以外的人简称)随意置喙,温主编谈尊重裁判。就是这个道理。
高考阅卷老师“草菅人命”这种说法,主编说太妖魔化了。
3.高考作文考什么?这里再次敲黑板,主要是考书面表达能力,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所依赖的思维能力。
温主编再一次强调文笔不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义。
所以一些高考考生不必因为文笔不好,而认为作文拿不了高分,高分不是才子或才女们的专利。
所以我们的文章表达清晰流畅通达完整即可。
每年高考后总有作家、写手写高考同题文,在千人同写作文题的基础时,不可否认会比高考作文写饱满,但文学和高考作文不是一个标准,这个大家也要注意。
4.
高考阅卷评分应当保密,不能泄露,这是纪律,属于违规。
温主编的这层意思表达很严肃,不建议披露满分作文。
其实从我读书的年代一直到现在我上班20多年,总有些满分作文,高考范例作文的书出现。
这就和某某人的新书被某个大咖推荐、某名家作序是一样的道理。
背后的噱头只是卖书。
温主编也不建议学子去看某某满分作文,某某范例作文这样的东西。
5.
应该说温主编的点评很权威,而且一针见血。
以前温主编也谈过作文的命题思想指向,注重树德立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贴近社会现实。
在2018年的时候,他还特意提到写议论文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辨能力。
现在也可以看出来,作文题也考察阅读量和阅读面,也是为了改善语文教学读书少的偏向。
曾经四川籍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文,也有的考生08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用寓言题写作文,湖北一考生写的古体诗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入口》.被奉为2009年高考最牛作文。
对于这些文章,温儒敏直言没有读过,阅卷者破例给高分也无可厚非。
但文笔好就是语文好,这是误解。
通顺、清晰,这是最主要的,其次是抒情审美等等,高考作文恐怕还是要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文通字顺。
温总编透露给我们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信息量足够大。在今后的作为教学中,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教导学生文字流畅通顺即可,不必过于卖弄文字,不过多使用生僻字词。
2、有一定的阅读量和信息量为作文打底。
3、引导学生关注实事,关注社会问题。

花熹召集令:

今日互动:对于浙江考生的满分作文,你有什么看法?欢迎文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