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施灸的注意事项

一、灸法的施术者,应举止稳当,严肃认真,安祥而持重,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手巧而心细。正如《灵枢·官针》所说:“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审谛者,可使行针艾。”

二、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选用适合的灸法,施灸前做到耐心解释,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对昏逑及肢体麻木不仁、感觉迟钝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并避免烧伤;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

三、注意调节合适的施灸温度。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气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承淡安在《中国针灸学》中也说:“取穴中肯,精简疏针,灸勿多,热足气匀。”

五、注意穴位艾灸顺序。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就阴阳而言,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灸的一般顺序是: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就壮数(是艾灸中的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每点燃一个艾炷实施一次艾灸称为灸了一壮。壮本来指壮年人,在艾灸中用壮来计算施灸的数量,通常也是以壮年人为标准的。)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即由小逐渐增强;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

六、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饥饿时及在饭后立即施灸。

七、保持施灸房间空气的流通。如艾烟过浓可以开窗排烟,但应避免风直接吹病人。冬夏季节,室内温度应适宜,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以防感冒。病人脱衣施灸,病人之间应隔屏障。

八、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保证诊室温度适宜。

九、防止感染。若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无需特殊处理。灸出的水泡轻者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涂龙胆紫药水,用消毒敷料加以保护,并以消毒纱布敷盖,以防感染。

十、防止晕灸。晕灸虽属罕见,但施术者亦应注意。对初次施灸或体弱病人,所用艾炷宜先小后大,所灸壮数宜先少后多,逐渐加量,不可突然刺激量过大。施灸病人,若突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甚至晕倒等症状时,是为“晕灸”。发现晕灸,要立即停止灸治,让病人平卧,急灸双侧足三里穴,即可平复。

十一、施灸过程中,严防艾火滚落烧坏病人衣服、被褥等物。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或艾炷彻底熄灭。

十二、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施灸病人只要不是化脓灸,均可洗浴。若有灸疮,只宜擦澡,且应小心疮面,不要洗脱疮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