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陵为官卜,与民师无关

  文/陈益峰

  自古以来,朝廷所用的地理先生, 主要是钦天监官员、各州府选调的阴阳学官和进士文人。有时候,会请一些民间地理人士的参与,但是民间地理先生,很少进入到核心决策层,究其原因:还是素质太差,文化功底不行,爱吹牛,爱胡说。

永陵龙脉正面鸟瞰

  1、骆用卿,相度永陵

  骆用卿,字原忠,浙江余姚人,精通堪舆之术,明朝正史《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皇帝的永陵,就是由他选址的。

  骆用卿早年游学不第,以经术设馆授徒,弘治辛酉(1501年)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历任兵部员外郎,侨居通州。

  嘉靖年间,经大学士张俘敬推荐,骆用卿为明世宗朱厚熜在昌平天寿山十八道岭选择了陵寝所在,此岭后被赐名阳翠岭。因为卜选皇陵有功,升官至太常少卿(正四品)。

  据《浙江通志》记载:骆用卿,浙江余姚人。明正德三年进士,历官兵部员外郎。嘉靖年间建初陵,大学士张孚敬、尚书汪鋐交相举荐他,他择吉地,具图说以进,后来按照他的规划,修建了永陵。

  骆用卿一辈子怀才不遇,曾叹曰:天生骆某,乃以地师终也。人不能尽其才,作为堂堂进士,只以地师扬名,这是骆用卿所抱撼的。

十三陵鸟瞰,天寿山皇陵的主要卜选者为王侃和马文素,后来二人升为钦天监监正和监副

正面近看永陵

正面近看永陵,后龙为阳翠岭

  2、骆用卿相度张璁祖坟

  正德十五年,原任兵部员外郎(从五品)的骆用卿,因父亲去世回籍奔丧,服满后打点行装,准备进京候任。管家匆匆走过来回话说,举人张璁老爷前来拜会主人。

  张璁是浙江永嘉举人,与骆用卿相熟已久,两人曾是同窗好友。张璁年少成名,二十来岁时就中了举人,之后仿佛好运用尽,连续七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此时,尽管年届五旬,张璁功名之心仍不减,一边在温州罗峰书院授徒讲学,一边孜孜不倦地攻读诗书,以待来年赴试。

  张璁亲自登门邀请,邀请骆用卿,替自己家相相祖坟,看看是否有高中的可能性。数日后,两人到达张家祖坟所在处,骆用卿在坟茔周围四下眺望一番,非常诧异地说道,此处风水极佳,十年后当出宰辅。随后拍着张璁后背叹息说,只是张兄您年纪已大,兼且尚未登第,这份祥瑞只怕不会应在阁下的身上。

  然而次年,四十七岁的张璁时来运转,终于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这年,身后无子的正德皇帝驾崩,大臣们迎请他的堂弟,藩王朱厚熜入继大统,是为嘉靖皇帝。嘉靖即位不久,就因为追封已故父亲朱祐杬为皇帝之事,与大臣们发生了激烈的政治争论,这场持续三年的“大礼议”事件最终以皇帝胜利、群臣屈从告终。

  张璁在这场纠纷中进行了政治投机,率先支持势单力孤的嘉靖皇帝,获得了丰厚回报,中进士后仅十年就成为内阁首辅。而骆用卿呢,仍在兵部员外郎任上徘徊。

鸟瞰永陵龙脉

鸟瞰永陵的陵寝建筑,其格局为八宅风水格局

  3、骆用卿卜选嘉靖皇帝永陵

  嘉靖七年,嘉靖皇帝着手规划身后万年之地(陵墓),命大臣们举荐通晓风水的人寻找吉壤。张璁果断上书,推荐了骆用卿。

  骆用卿在天寿山寻到两处宝地任皇帝抉择,嘉靖选了十八道岭,又嫌名字不好听,下诏改为“阳翠岭”,永陵即建在此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

  嘉靖十五(1636年)四月二十二申时,浩大的陵工开始了。世宗皇帝亲自主持了祭告长陵的典仪,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

  4、骆用卿相度丁士美墓地

  晚年,骆用卿辞官归乡。南下路过淮安府钵池山时,见此处风景秀丽,山峦挺拔,不由得心生欢喜,让轿夫绕着山边走了一圈。后来,他指着山脚边一座坟冢说,此中大有佳处!

  于是,骆用卿命轿夫落轿,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墓主是谁。淮安人向来热情好客,一五一十介绍说,这是当地穷秀才丁士美的父亲葬身之处。丁士美葬父后穷无所依,在墓旁搭建两间草屋遮风挡雨。

  骆用卿见到正在草屋中读书的丁士美,拱手祝贺说,阁下幸自努力,三年后当大魁天下。

如骆用卿所预言那样,丁士美果然考中嘉靖己未科状元,官至侍郎而终!

鸟瞰永陵,其宝顶直径有数十米,地宫下挖深度游数十米

  4、《明世宗实录》记载:永陵为骆用卿等卜选,没有民间地理师的痕迹

  《明世宗实录》记载:

  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

  乙丑日

  命辅臣张璁,尚书方献夫、刘麟,少卿曾直、姜清,都给事中王汝梅,御史赵兑,兵部员外郎骆用卿及钦天监监副等官李鉴等,往天寿山,相阅中宫大行皇后陵地,璁等还奏袄儿峪及橡子岭二处地吉,上命建陵于袄儿峪,命礼部行钦天监择日。

  嘉靖十五年(1528年)三月

  庚午日

  上谕礼部尚书夏言曰:朕去岁已与卿拟定,待 庙工告成,方举谒 陵之典,然朕惟今,如因小就大即议山陵之建,一面做地工办料物,及至庙工之完,正接而举兴造之庶,不虚旷人力,若是则先命官往视,以俟朕亲往作之,卿其即今密会勋时鼎臣瓒庭五臣计。

  闻于是言等议奏 :山陵之事,前古帝王皆所讳言,惟我 太祖 、太宗尝预修陵寝,至今相传,以为非常之圣,乃有非常之举。兹 皇上欲因小就大,即议山陵之建盖,与太祖 太宗先后一揆。但山陵重事,必湏精择请先命文武大臣,带领钦天监官及深晓地理风水之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务求吉兆,以为万万世之寿藏,待其画图贴说进呈。

  己卯日

  上谒祭 长陵、献陵、景陵礼毕,至十八道岭,自择陵域,先年悼灵皇后丧 。上密谕大学士张孚敬,令致仕官骆用卿择地于十八道岭及据子岭,两具图说,以进至是亲阅。明日复阅橡子岭,命钦天监官及从臣审视皆以十八道岭地为胜 ,上谕诸臣曰:适观吉地,咸可为陵,朕惟祖宗所遗此,本诸天赐,既越列圣之地,恐朕未可,当今日既定,宜勿他适,还京可即议营造,卿等其力赞之。
  《兴邑衣锦三僚廖氏族谱》中的《文政公行程实录记》记载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编造,正史上没有一点点记载。

  其中原话记载:钦天监官生习学占候历数之学,原无地理专科之设,故精通地理绝少。属于典型的自吹,他们觉得朝廷根本没有懂地理的官员,所以嘉靖只能依赖他们,延请他们出山电地,还编造朝廷赐给廖文政为风水状元之说,明史都没有任何记载。

  《三僚廖氏族谱》记载,嘉靖十五年(1536年)六月十四日,礼部对廖文政、曾邦旻、曾鹤宾进行考核,授予廖文政为风水状元,曾邦旻、曾鹤宾钦天监博士的事情,那个月的《明世宗实录》没有任何记载。

  《三僚廖氏族谱》记载:

  嘉靖十五年(1536)九月二十四日,廖文政等随世宗从京城出发前往天寿山,嘉庆皇帝亲自询问如何卜地。

  但是《明世宗实录》也没有任何记载,原话只是说:

  嘉靖十五年(1536)

  癸酉,(九月二十三日)  上亲祭,长陵遣文武大臣郭勋李时等,分祭六陵及孝洁皇后陵。

  丙子,(九月二十四日)  驾发天天寿山驻沙河。

  但是从《三僚廖氏族谱》记载提到世宗问夏言、李时两位尚书、武定侯郭勋,说明廖文政、曾邦旻、曾鹤宾,可能接触过朝廷的官员,或许哪一位官员也带他们去天寿山附近转悠过一圈,听了他们的意见,转给嘉靖。

  实际上皇陵早在当年的四月份就开工建设,即使三个参与,也只是提过一些建议而已。

  但是没有任何正史信息表明,三人曾经参与过皇陵的选址、营建过程,更加没有任何封赏,至于风水状元、钦天监博士,更加没有这些事情了。那些所谓的国师的说法,更加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5、三僚的唯一一个钦天监博士,可能是曾从政,正九品

  历史上,三僚唯一一个正史记载,出现的钦天监博士,可能就是曾从政,正九品,参与卜选过明朝的长陵,因此而得到最低的封赏,而长陵的主要卜选者。原话记载在《明世宗实录》中。至于国师的事情,根本上不存在,朝廷内有大量的地理能人,级别身份更高的人。

  朝廷卜选陵墓,一直依靠的是:钦天监官员、懂地理的进士和地方的阴阳学官。
       其中曾从政之所以被选调,也是因为他是兴国县的阴阳训术。
  《明太宗实录》的明确的记载,长陵卜选成功,一一封赏,有的给的品级还很高,其中赏赐王侃为正六品;郎吴永为僧录司右阐教,从六品;马文素为太常寺博士,正七品;曾从政、刘玉渊为钦天监漏刻博士,正九品。
  明朝正史记载:长陵的主要卜选者王侃和马文素,因为卜陵有功,仁宗皇帝(永乐皇帝之子),因此提升二人位钦天监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明仁宗实录》原话明确记载:
  易州同知王侃文素皆明阴阳之术 ,永乐中初建,长陵当预效劳,至是山陵毕事 ,上追念其劳故有是命瓒素,王侃为钦天监监正(正五品),太常寺博士马文素为监副(从五品)。

永陵的地面建筑平面图

  5、地理界的四大骨干

  自古以来,地理界有四大骨干力量,互为支撑。

  (1)、钦天监官员

  明清朝廷成立了一个管理机构——钦天监,是古代朝廷主要依赖的地理和阴阳师傅。其主要的工作是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勘察地理等三个工作。最高官员为钦天监监正,为正五品。

  钦天监的主要官员,没有一个是民间这些忽悠派的地理名师,全是文化过硬的专业地理师傅。

  朝廷也曾经试图接触过一些民间师傅,师徒启用过一些民间师傅,可惜效果太差,这些人文化素质太差,地位太低,专业水平不过硬,喜好瞎说神吹,只有个别数的皇陵,有民间师傅的参与而已。

  多数的皇陵都有一品二品文官大员的主抓卜地,具体干活由古代的进士文人操作,很多都喜欢研究地理技术,并且文化过硬、学问好,爱钻研,比较理性,具有极高的专业见解。

  (2)、各州府的阴阳学官

  古代的朝廷关于地理阴阳的机构,已经下设到府州县之中,均有阴阳学官。这些人是朝廷和官贵,主要依靠的地理力量。

  阴阳学官,掌管阴阳学事务的衙门官吏。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始置诸路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延祐初,令阴阳人依儒、医例,于路府州设教授一员。

  明代阴阳学官,府中设阴阳正术一人,从九品。州中设阴阳典术一人,县中设阴阳训术一人,设官不给禄。

  清代阴阳学官,府中设阴阳正术,州中设阴阳典术,县中设阴阳训术,各一人。俱未入流。

  清朝之后,朝廷已经没有正式的地理和阴阳机构了。

  (3)、民间懂地理阴阳的智者、乡绅、巨人、秀才

  这些人,地位高,精明,学问大,不胡说,是民间的富贵家族,主要依靠的地理力量。

  (4)、民间地理先生

  这些人是游走各地,命运非常凄苦穷寒的江湖游士,俗称:走地理。一直以来都是打游击,有一单,没有一单的讨生活,依靠吓唬、欺骗,在各地游走为人。

  自古以来,民间的下葬时非常重要的大事,懂地理的乡绅、秀才、举人,这些人有文化,说话有分量,所以很多家族的老坟,都是出自他们的手里。没有几个家族傻到,把自己的前途和千秋大事,完全托付给倒霉的民间地理先生。

  多数家族下葬祖坟,都是请民间先生参谋一下,但是关键决策,全是乡间懂地理阴阳的乡绅、秀才、举人、文人的意见。

  自古以来,朝廷大事,依赖钦天监和州府的阴阳官。乡间地理大事,依赖的是乡绅和文人。

永陵地面建筑鸟瞰图

  6、民间地理先生的缺陷

  现在民间地理先生,是剩下的唯一力量。笔者作为民间地理先生,长期在民间基层游历,对民间的地理师傅的专业水准和作风态度,深有体会。

  (1)、爱吹牛

  自古以来,民间的地理先生,为了生活,特别爱吹牛,说大话,说胡话。断得准,调得灵,故事一大堆,一大堆。

  部分先生,虽然爱好研究技术,但是文化层次太低,说话没有谱,很难具有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精神,很多所谓的名师,吹牛太大,成天胡说、胡吹,没有一件事靠谱,周边的所有亲戚朋友,都拿他当笑话而已。

  很多人所谓的祖传秘籍,不过是根据某一本书,自己在屋里编造的新技术而已。

  (2)、爱造谣

  民间先生,自古以来,就对身世经历,大规模的造谣,编造神话,给某某富贵人物接触过一点点,就号称谁的御用风水师先生,编造给谁谁预测如何神奇,给谁看地理如何神奇。

  很多师傅,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号称某某王牌大学的教授、甚至世界大文人、博士。

  有师傅,去某个富贵家庭、或者办公室坐过一会,随口说过几句话,回来就编造故事、写书,神吹自己在富贵人家那里如何神断、如何神奇的故事。一旦当事人亲眼看到这些书籍,当即就发火。这种事情,笔者亲身经历很多次了。

  有一位预测风水名家,写了一本书,还附了图片,描述自己在某某大富贵家里如何神断、如何调理,如何灵验,该书后来被当事人知道了,当即火冒三丈,说:简直是胡说八道,编造这些故事,太无耻了。

  只有了解地理界的真实状况,认清现实,才能在地理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

  • 近代民间抄本古籍——阴阳二宅书

    清末民初民间抄本,<阴阳二宅书>,地理辩证阴阳集卦断,九星作穴,堪舆地理风水古书籍.全书有156面内容.

  • 明代民间抄本《地理阴阳诀》

    地理阴阳诀,民间堪舆秘本,奎章阁藏本.

  • 明清时期民间抄本——地理阴阳宅营造妙法集

    地理阴阳宅营造妙法集,传统二十四山水法.清代风水大师真传手抄本.

  • 明朝初年的地理的名家,真正的国师,刘伯温

    文/陈益峰 刘基(1311年--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开国元勋.地理学家.易学家. 在传统的地理历史上,很多胡编乱造,造假的事情,当代极多,历史上也是极 ...

  • 古代的地理阴阳学说,从朝廷到州府,都有专人管理

    文/陈益峰 1.古代地理界的真实状况 中国传统术数主要是医.卜.星.相等四门学问. 清代地方政府都设有儒学.阴阳学和医学.儒学负责正规教育,医学负责中医教育,阴阳学则管卜.星.相的教育. 其中阴阳学说 ...

  • 抛闪斜结,水缠玄武,清西陵之怀王园寝

    文/陈益峰 怀王园寝始建于雍正十三年底,于乾隆三年底建成,是清朝雍正帝第八子福惠墓. 福惠(朱谕又书作福慧),雍正皇帝胤禛第八子.曾名弘晟,又称八阿哥.六十阿哥.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六十年十月九 ...

  • 明清时期民间抄本 地理阴阳宅营造妙法集

    地理阴阳宅营造妙法集,传统二十四山水法.清代风水大师真传手抄本.

  • 海瑞&骆问礼,明朝官场的熊大&熊二

      前面已经说过了"朱紫阳之功臣",现在来说说"海忠介之高弟".理解这两句话的内涵,骆问礼的性格脾气就一目了然.这两句话,就是骆问礼此"人" ...

  • 明朝永陵为进士骆用卿等卜选,与民间地理师关系不大

    文/陈益峰 自古以来,朝廷所用的地理先生, 主要是钦天监官员.各州府选调的阴阳学官和进士文人.有时候,会请一些民间地理人士的参与,但是民间地理先生,很少进入到核心决策层,究其原因:还是素质太差,文化功 ...

  • 新宾永陵,清王朝的祖陵

    看过了位于沈阳的福陵和昭陵,"盛京三陵"还有一座清永陵,清永陵并不在沈阳,而在沈阳以东150公里外的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永陵镇作为清朝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满族第一镇 ...

  • 永陵博物馆有一雕像,为何被誉为镇馆之宝?和暗藏的三个秘密有关

    永陵博物馆有一雕像,为何被誉为镇馆之宝?和暗藏的三个秘密有关 文 | 韦爵爷 在四川有一尊"神奇"的帝王雕像,现被收藏于四川成都的永陵博物馆,也是该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有些人可能会 ...

  • 探访明帝陵:简朴的景陵与精妙绝伦的永陵

    制图: 冯晨清  近日,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中崇祯皇帝的陵墓--思陵被盗引发关注.据文物爱好者指出,此次被盗的是思陵"石五供"中的一对石烛台. 对不少人来说 ...

  • 经典文言文《答谢民师书·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一交一 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 ...

  • 永陵

    永陵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地上皇陵,前蜀王建墓.过去长期被成都人误认为是司马相如抚琴的地方,取名抚琴台,周边的抚琴西路.抚琴小区因此得名.抗战时期1940年因修建防空洞以躲避日军轰炸,才挖掘发现的. 啰 ...

  • 探秘十三陵不对外开放的永陵,当年嘉靖皇帝曾经站在这里

    大槐树      大明皇陵分布在全国六个地方,其中分布在北京市昌平天寿山陵寝的最多,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十三陵, 十三陵以埋葬明代十三位皇帝而闻名天下. 十三位皇帝都长眠于此,当地老百姓习惯上,按照位置的 ...

  • 西魏帝陵 文帝永陵

    从富平出发走县道端直向东走十公里的样子,就到留古镇,在向前继续东走3公里的样子,就快到程郑村了,到了这里,就已经可以明显的看到村南不远的地方有个很高的土堆,这里就是西魏文帝元宝距的永陵了.因为是平原, ...

  • 成都永陵

    中国上下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从开始纪年的皇帝算起最少也有三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出过多少皇帝,那是很难统计准确的,当然有皇帝就肯定是要死的.死了当然是要埋葬的,除非那些亡国之君.而死后埋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