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针灸必先得气,那什么是针灸“得气”?
在我们学习针灸做临床的时候,总会听到两个字:得气。
对中医人来说,得气是效果的体现,只有针刺时得气,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照理说,这么重要的“得气”很多人应该了解,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却是一知半解,比如说对于得气的意义以及病情预后的影响等,概念就较模糊。
所以,今天就带大家从古籍经典中详细了解一下“得气”,让大家在学习中医针灸的过程中对于“得气”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得气”的认识
得气,在古代被称为'气至',近代则称为'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得气”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此篇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此段文字不仅提出了“得气”的概念,并且指出“得气”是针刺的目的:“以得气为故”。
得气的临床表现
宋代的针灸名医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对得气时医者手下的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
意思就是针刺若得气,则针下感觉滞涩而沉紧,就像在钓鱼时鱼吞钩饵的感觉。
而如未得气,则针下的感觉,似在一个安静、空荡的房子里一样,什么异样的感觉都没有。
而在《黄帝内经》中则不仅指出针刺得气时医者手下会有感觉,还指出了得气时患者也是有感觉的。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云:“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这句话,指出了针刺时,要达到“神变而止”的目的。
这里的“神变”,即指患者对针刺有了感觉,神情都为之一变。就像现在,当针刺得气的时候,患者往往会有惊呼“哎呀,麻了,还顺着经络走呢”。
所以针下是否得气,可从临床两方面来分析判断。
一方面是患者对针刺的感觉和反应;
另一方面是医者对手指下针的感觉。
当针刺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或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呈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现象。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循经性肌肤瞒动、震颤等反应,所以有人称得气为“循经感传”。有的还可见到受刺腧穴部位循经性皮疹带或红、白线状现象。
当患者有自觉反应的同时,医者的手也能感觉到针下出现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就好像穴位下面有东西在拖扯。
若针刺后未得气,则医者会感到针下空松、虚滑,感觉不到什么信息。而患者除了可能出现的疼痛感觉以外,也同样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觉或反应。
因此,得气,不仅决定着治疗效果,是施行针刺时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天医传承】。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