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爱在厨房

爱在厨房

清晨,暖暖的阳光透过厨窗倾泻在墙壁与灶台上。打开水龙头,清流直下,溅起的水花在青椒与西红柿的额头与肩膀上欢跳着,笑闹着,让沉睡了一夜的厨房,敲锣打鼓,重新开张。

我把洗好的菜一样样放在菜板上,让它们在我的精心调制下脱胎换骨,花样翻新。悠闲的时光,掠过炉火与欢愉的菜锅,倾听泛着香气的交响乐。电饭煲的泄压孔飞出袅袅的蒸汽,越过敞开的阳台窗,把喷香米饭的味道分享给空中的云朵与飞鸟。

一盘盘佳肴端上桌,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涌起闪动着霞光的碧波。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畅想生活的模样,也会向往峰峦叠翠,清水潺溪鸟语花香的地方。可当我们走过流年,浮华半生,蓦然回首,其实我们现在所期许的早已拥有过。在子孙满堂,儿女众多,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虽为糊口忙碌奔波,精神世界亦不曾有过一刻的空格。即使无暇顾及自身的舒适与享乐,回想起那些珍藏在记忆里的纯良甘获,却也不乏傲娇与洒脱。

刚结婚时,我不会做饭,却喜欢跟爱人像过家家似的在厨房忙活,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在单位,因是带饭,午餐时,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聚在一起,边吃边切磋厨艺,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感觉好吃的菜,就背下流程,回到家尝试着做。我还买了两本菜谱,心血来潮就翻翻看看,有感兴趣的就开始照着尝试一下。刚学会的东西,总想在家人或亲属面前露一手,多数时候还是很成功的,偶而也会掉链子现眼。有一次,我回家给母亲过生日,恰巧老姑和二姑也在,我想展示一下刚学会的香蕉挂浆,在自己家做过,挺像样的,所以信心十足。谁知,母亲家的炉火不够硬,整个搞砸了。去年跟二姑和老姑一起吃饭时,老姑还提及了此事。

退休后,每每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自从我十岁那年爷爷去世后,我和奶奶就搬了家与母亲同住。母亲单位离家较远,中午不能回家。我上小学到初中二年级时,学校离家很近,中午要回家吃饭,每次到家,奶奶都会准时把热乎乎的饭菜准备好,饭是饭,菜是菜,汤是汤的,而且奶奶总是能够利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地为我做出可口的美味。我家的长辈们都是勤劳的人,也许是遗传的因素,我也很勤快。夏天放学后,我就会主动到田野水边挖野菜。有一种小水芹菜,生长在水边湿地,成片成片的,看着就喜人。我一筐一筐地往家挖,奶奶就用这些菜包玉米面菜团子,或做成两和面的大包子,那美美的味道现在还记忆犹新。奶奶的酸辣汤做得也很好,每次都让我喝得满脸流汗,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从外面回来,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汤,顿觉周身的细胞都温暖舒畅。

这么多年来,回想往事,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虽然年轻时经历过许多坎坷,但一切都已被各种关爱所淹没。俗话说,长得好,不如嫁得好,但何为嫁得好?也许千人有千种答案。我想要的,不见得是别人想要的。每个人生活观念不同,自然各有自己的理想标准与志向。而生活得顺不顺心,如不如意,只有自己知道。婚姻决定一个人大半生的幸福,人与人走到一起靠的是缘分,经营的好不好靠的是智慧、勤奋、关心与信任。我们家厨房里看到的最多的身影是爱人,他才不出众,貌不惊人,但他却让我们家的生活充满温馨。每次做饭,爱人都会问我和女儿,想吃啥?问了好多年,还在问。不是因为对家人不够了解,而是人的口味总在变。有时为了逗趣,调节气氛,我和女儿会异口同声地答:“随便!”

家人相处久了,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会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爱人做饭时,想的是我和女儿想吃啥,我做饭的时候也会考虑他爷俩的感受,这一切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默契与习惯。有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要想抓住一个人,就要抓住他(她)的胃。”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这话说得很对。民以食为天,吃的好,心情自然也会大好。爱人对家庭生活的贡献无可挑剔,他通常能在让你感受到幸福的同时,还会令你收获到惊喜。有时早晨随意说的一句“好久没吃锅包肉了哈”,晚上一到家就能闻到爱人亲手做的锅包肉的香味儿。三八妇女节,母亲节,过生日,爱人也会精心为我做几道可口小菜以示祝贺。女儿喜欢吃饺子和包子,爱人只要有时间,就会一个人默默地在厨房洗菜、剁馅儿、和面。常常在我下班后一进家门,就能看到爱人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而彼时,立马会感到爱人的魅力在提升,也会让我的内心感到很欣慰与安宁,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生活氛围。

每个人都需要温暖与关爱,家庭和谐不能只靠一个人,而是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体,所有人都开心快乐,才是真正的阖家幸福与欢乐,所以我们都要尽全力为之努力。我一直在尽力学习,提高厨艺,让我们家的厨房永远充满爱的气息!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井晓云;笔名:流云;身为一名国企退休职工,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尤其是喜欢以散文诗歌的形式美化生活,愉悦生活。也愿把我的快乐,带给每一个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

(0)

相关推荐

  • 李明君《爷爷的生日》

    爷爷的生日 他是我本家的一个爷爷.在我的记忆中,他中等个头,身材偏瘦,两只眼睛大而有神,说话的声音略带沙哑.那一年他过八十大寿,不料出了一个小小的事故,让他撒手人寰.儿女们捶胸顿足,无奈他老人家已驾鹤 ...

  • [黄石文学选刊] 乐歌在2020年12月7日的《人民政协报》发表散文《乐在家中当大厨》

    乐在家中当大厨   我是个喜欢做饭的男人,厨房是我和爱人默契配合.协同作战的舞台.煮饭.操刀.掌勺是我的专利,择菜.洗菜.洗碗是老婆的分内事,二十多年雷打不动.   都说"馋嘴猫儿厨艺高!& ...

  • 【澧水之水•清明专题】|(湖南)何美琪:天堂里有双注视的眼睛

      梁瑞郴  题 2021年第091期●总第706期 作者简介:何美琪,女,汉族,湖南炎陵人.现任县文联主席,<神农风>主编.省诗词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毛院第15期学员.作品散见于& ...

  • 挑食孙女和硬核奶奶待了7天,回家后不会挑食了,还学会了感恩

    说起孩子吃饭,很多妈妈可能和我一样,常常遇到各种麻烦.为了孩子健康,我每天下班后即使再累,也会用心地做好每一道菜,为的是她能多吃一口.饭做好后,无论催促了多少次,女儿就是不肯上桌吃饭,或者吃几口就饱了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今年的腊八节真开心/李维维

    腊八节是关中农村一个传统的节日,是腊月里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就慢慢变浓了.老人常说腊八一吃就糊涂了. 我这个人爱过传统节日,爱继承传统节日的习俗.更爱亲力亲为的为节日忙 ...

  • 【阿云】不骗你的,大约只有你的胃

    (图文无关) 今天吹牛三人行,与A女士.夏师兄凑半桌子. 小谷回山西已经三个月,时时念想,但没联系. 我们都没有说出来,表面上我们是很多棵树,实际上,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我们是一棵树. 大家胡乱吹着.A ...

  • 2019年405班爱在厨房最后一期:包水饺

    还有一天,2019年就要过去了,迎面2020. 这也是今年,我为爱在厨房写的最后一点文字. 反正每一次写爱在厨房,没有主题,零零碎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最开始我们是厨房大作战,后来是爱在早餐,现在终 ...

  • 【山西】魏红丨散文/爱以家为轴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魏红:山西高平人,现定居运城永济,诗歌爱好者,曾用笔名"红萤".永济诗联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上海斯耐迪咨询工程有限公司.部分作品刊发于<山西农民报> ...

  • 散文||“爱”的遐想

    "爱"的遐想 在中华辞典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让人缠绵,让你终身不能忘却,那就是"爱".诗词歌赋,民间俚语,古人给我们留下太多"爱"的绝唱! ...

  • 散文 ‖ 爱攀比的父亲

    在农村老家的父亲文化虽不高,却爱赶个新潮,有着极强的攀比心,生怕自己比不过别人. 记得小的时候,电视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时,父亲在村子里第一个买了台电视机,十二英寸黑白的,在当时也算是非常高档的东西,给 ...

  • 散文 ‖ 爱发脾气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一个令人生厌的老人.她个头不高,稀疏的白发在脑后挽一个紧紧的髻,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眼睛炯炯逼人.姐姐和我小时候都很惧怕她,爸爸妈妈也似乎怵她三分. 奶奶常对我们抱怨,说她这一辈 ...

  • 散文 ‖  爱的责任

    天空乌云密布,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小惠半跪在墓碑前,从提包里取出糕点.水果等供品,又恭恭敬敬地放上两个小酒杯,满满地斟了两杯酒,凝视着墓碑上刻着:"父亲 ...

  • “爱酿”厨房--生活感悟 | 生活观察

    生 活 观 察 2020 祝福每一位朋友 在新的一年里 能如心生活 活出那份自在和平静 将这份平静的意识 传递给身边的一切 让祥和之花 开满大地 生 活 分 享 生 活 感 悟 "爱酿&qu ...

  • 黄淑华 散文 爱“折腾”的父亲

    想到了父亲的好多事,用一个词来形容,想来想去,还是用爱"折腾"来表达吧.对,我的父亲爱"折腾". 唐山刚解放时,父亲就来到了唐山钢厂的炼钢车间,做了一名技术工人 ...

  • 散文||爱吃的老北京家常面

    爱吃的老北京家常面 一日三餐,南方人以大米为主,北方人以面食杂粮为主,吃面食除了馒头.烙饼之外,还是吃面条的时候居多.全国各地有很多面:山西刀削面.兰州牛肉面.陕西biangbiang面.四川担担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