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和大学生谈写作(二)
我和大学生谈写作
又是周三下午,我第二次来到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和爱好写作的同学们谈散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我首先向同学们强调,要写好散文,必须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是散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散文写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心思想要突出。写什么,反映一个什么主题,这是写作者动笔之前必须周密思虑的问题。只有凝练和突出了中心思想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在品读中享受真善美,提振精气神。
情感表达要丰富。这是散文写作的本质要求。作品在描述景物或叙述故事的同时,恰当地写上几句具有情感和感悟性的语言,就能让作品得到升华,让读者产生共鸣。
我以自己的几篇作品为例:
《人生感悟——退让并非懦夫》一文,在记叙一次理智妥协的过程之后,我赞美道:“这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品质。”
《游览“北江小三峡”》一文,介绍了我和当地战友在“北江小三峡”同游赏景之后,发自肺腑地感叹:“秀美的清远,似乘鸾跨凤,阔步前行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亲爱的战友,如北江逐浪,一路欢唱着人生的华美乐章。”《开平看碉楼》一文,在介绍开平碉楼的特点、功能和历史起源之后,我写道:“‘血染残阳,泪洒碉楼。’如今让我们看到的斑驳的墙壁、乌黑的窗口和透亮的射击孔,无不在讲述着那个并不算遥远的年代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风云往事。”
这些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语句,既体现了散文的内涵,也是对作者写作基本功的必然要求。
写作技巧要把握。这是写作的艺术。我向同学们特别强调,艺术最有特色,最有魅力,最有价值。只有掌握好写作技巧,才能写出艺术性强的作品。
琢磨题目是写作技巧之首。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文题如磁石,最能吸引读者眼球。一位文友在我的《浅谈散文写作》的留言中说得好:“文章内容再精妙,可题目不醒目,抓不住眼球,就犹如夜明珠在盒子里被遮掩了光彩。”
我向同学们坦言:琢磨题目并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么轻易,有时整得我茶饭不香,甚至焦头烂额,但我“一根筋”,不捣咕出满意的题目决不动笔。比如:
我的《广州“小蛮腰”》一文,就有“看标题真以为是小美女的小蛮腰”“用‘小蛮腰‘描绘广州电视塔的造型,形象生动,让人过目不忘”的读者留言。
《东兴的“红姑娘”》一文,读者抑制不住地赞美:“标题太有引力了”“乍看题目以为是写人,细看内容其实是写物!”“吸引人的标题,娴熟的文笔,深情的描述,让我也喜欢上了‘红姑娘’。”
《梅家大院“子弹飞”》一文,“只看题目就让人眼前一亮。”“这篇游记散文,首先赢在题目上,这个标题很吸引人。”“看题目以为是一场战事或者纷争,原来是篇游记!一个特色的题目抓住了读者的心,不读下去不可能!”“这样的游记很吸引人,首先题目就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真的给我启发,一个好题目多么重要,它能把读者逗得欲罢不能。”
谈到写作技巧的第二个话题是谋篇布局。
人们习惯以凤头猪肚豹尾比喻谋篇布局,简言为“六字法”。就是说,文章的起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采;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宕开警策,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开头写的好,读者就会不由自主的有了看下去的兴趣和冲动。比如,我的《人生感悟——吃亏是福》一文,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短短一句话开头;《人生感悟——退让并非懦夫》一文,以“五十年前的一件‘小事‘,差一点酿为影响我的军旅命运的‘大事‘”开头;《肇庆也有七星岩》一文,以“一提到七星岩 ,人们自然想到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殊不知广东肇庆也有一个七星岩”开头。这些言简意明的短句,较好地起到了开门见山、吸引读者的作用。
主体是文章的中心,要像猪肚子那样有充实、丰富、饱满的内容。我提醒同学们切记,文章的主体千万不能出现任何的疲沓拖拉,更不能华而不实。为此,我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以写小事寓大局,从小触点上展示大视野。
我以《一个鸡蛋的故事》为例:文中写到我童年过生日,被母亲推着躲到门后吃一枚煮鸡蛋;写到母亲给客人打三个糖心蛋,我硬是呆在门口等着客人留下一枚;写到孵化小鸡的“寡蛋”和未能破壳而出的死小鸡,乡下人也要用火烤着吃而舍不得丢掉。这既是难以忘怀的儿时记忆,更是为了警示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当应珍惜今天的美好岁月。读者纷纷赞道:“一个鸡蛋背后藏着艰难的岁月”“一个鸡蛋,折射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从一个鸡蛋的故事里见证时代的变迁”“鸡蛋虽小意义大,文章虽短营养丰”。
二是用大力气、用苦功夫,着墨有展示力的内容。
一篇千把字顶多两三千字的散文,千万不能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都写出来,更不能“平分秋色”“眉毛胡子一把抓”。与主题有关的一般事例应化繁为简,“蜻蜓点水”即可,而展示主题的内容一定要饱蘸笔墨,“浓妆艳抹”。
我仍然以《一个鸡蛋的故事》为例,童年过生日吃鸡蛋是我描述的重点:“孩童时期,每年快到过生日的时候,我就缠着母亲问哪天过生日,为的是生日那天可以吃到一个煮鸡蛋。”当母亲趁着没有其他小孩在身边的时候,赶紧从稀饭锅里捞出煮熟的鸡蛋,我用“一递”“一推”“一说”,再现了那个画面。直到我长大了,我才明白“是那个年代逼迫着母亲,用如此善良的欺骗让孩子偷偷享受着一个生日鸡蛋。”一位文友赞曰“墨迹用功尽显”。
三是多悟、多思,努力找到新的角度、新的结构、新的语言。
井冈山为人们太熟知不过了,我的《再上井冈山》一文不能“老调重弹”,不能再写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驾车师傅说楠竹、随处可见的“八个字”“三句话”,并以此为灵魂,将红军路、天街、黄洋界、龙潭瀑布、杜鹃山、知青湖等景物,串起一篇有点新内容新看点的作品,在《冬歌文苑》作品中获得较高的阅读量和好评,“东方旅游文化网”刊发后达到110多万人次的查看。
《难忘的延安之行》,我只是简略介绍登宝塔山,访杨家岭,钻枣园窑洞,进“七大”会场,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而把重点放在目睹着210国道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型油罐车来往行驶”。写到“为了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经济,助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党中央、国务院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后,作出了限量和有序开采的决定,从而迈开了老区的发展步伐,加快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进而赞美“我仿佛看到了‘高塔突兀重霄九,足下纷纷乱星斗‘‘百里银河落油田,灯火翻澜如潮走‘的陕北大油田;我仿佛看到了头上扎着羊肚手巾、腰间缠着布腰带的陕北人,从贫瘠荒芜、尘土飞扬的沟沟壑壑里走了出来,走入油田、走进工厂、走上老区开发建设的大舞台,欢快幸福的新生活让悠扬的信天游,把黄土地的沟沟峁峁、道道梁梁唱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有读者赞美这是一篇“有移步换景的描述,有张驰有度的情感抒发,更有意气风发的诗歌作跋”的作品。
四是为了让内容变得醇厚丰富,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民间传说,历史文化底蕴如诗词歌赋等,增加文章的厚重感。我在写作中,努力运用这些“采来的花”“摘来的果”为文章增色添彩,得到文友“引用诗词故事信手拈来”的鼓励。
结尾是收束全篇的点睛之笔,是主题思想的升华。我和同学们说:文章的结尾,犹如游客静待许久之后的孔雀开屏,当“竹林幽翠清风里,锦羽铺开七彩屏。鸣唱为博谁青睐,婆娑回转舞娉婷”的景象出现时,谁不为之欣喜、振奋并击掌叫好?
《新春走进黄埔村》一文,我是这样结尾的:“广州黄埔古村庄,沧海桑田故事长。它是中华历史的一个缩影,它是魅力花城的一朵奇葩。”廖廖数笔,让一个既有厚重历史,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中英姿勃发的黄埔村,一下子走进人们的视野。
《赴京进修》一文,我以“三十二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山,永远忘不了进修学习的六个月。因为她,如乳汁,滋润我健康成长;如航灯,指引我前行方向;如长风,助力我蓝天翱翔”收笔,使得作品有了一定的内涵和韵味。
讲完散文写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引用哲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燃烛照明”的语句,祝愿“如日出之阳”的同学们:春夏秋冬勤耕耘,挥毫泼墨写我心。酸甜苦辣倍努力,山高海远任驰骋。
图片/作者
作者简介
李品刚,皖籍海南人,军旅二十六年,转业地方后,从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作品多见于《冬歌文苑》《六尺巷文化》《文都墨客》等公众号。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冬歌文苑》名誉顾问。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