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佛居心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佛居心间
佛,常被供奉于庙堂,端坐莲花台上,平静祥和,不言不语静观世事,信男善女自来膜拜。
前些时日,我去一寺庙,步入正殿,一抬首,殿内周围供奉着大小不一的佛像,或欲说还休、或不怒自威、或龇牙咧嘴、或怒目圆睁,表情丰富,形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在此颇有大集合的节奏,我一时间不知该从哪一尊拜起是好了。殿内清楚的标明进前三炷香的各个时间点,细算一番,我已然错过进香的最佳时间,只好作罢。并且,觉得自己未曾做好功课,我这可算是不虔诚吗?
于是,我赶紧双手合十心中默念,请佛包容我的无心之失。其实,我非佛教徒,也不熟知焚香拜佛的诸多事宜,更不明了佛有多少尊,佛祖们都各司其职在何领域。只知是佛必慈悲,遇佛必拜之。
其实,我身边也不乏有一心向佛之人,每每看其精心筹划时日,默算时间,沐浴斋食,只为在佛前进一回汇聚天时、地利、人和的高香。如此大费周章用心良苦,这可算大虔诚吗?
贾平凹先生曾在游玩中,捡了一尊无腹无颅的石佛,便恭敬的供奉于家中,觉此残佛毫不逊色于华堂之上的佛。虔诚向佛之人,从不在意佛为何样,为哪一尊,更不在意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参拜。纵使万般毕恭毕敬,一转身,依然尔虞我诈,做些负恩昧良之事,拜佛又有何意义?细细想来,世人拜佛时,均有求于佛,求健康求财富,有了健康财富又求仕途如意,如意了又忍不住求个达官显赫。总之,想求的,要求的太多,都带着各自目的而来。其实,佛自是知道芸芸众生的贪念,总是不断的用貌似虔诚的祷告去掩饰无尽的欲望,哪里是别无所求一心拜佛哦。也不知佛会不会厌烦。想来,佛哪里还会介意是居庙堂或陋室,叁拜形式是隆重或简单,佛,自静坐不语,皆入目,都明了,佛就是佛。
其实,生、老、病、死、谁人能僭越?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几人又能超脱?前世、今生、来世,果真有轮回吗?佛不曾回答,只是笑而不语,我也无从得知。《周易》里有曰:人有三大祸患,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佛若能开口,定会如是说,顺遂的美好,哪里是算来的,又岂是求来的,多付出,多积善,多努力,多兼修,懂止损,知放下,能舍得,厚德,方能载物!
于是,我也不用精心筹划如何去拜佛了,什么也不去求佛了。“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就请佛安静的居住我心间吧!现世为人,且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张响响,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盐城市作协会员,文章先后刊登于《健康报》《扬子晚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响水日报》以及各地方公众平台,喜欢用文字抒写心灵,记录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琅 琅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