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哥的10年:全国劳模、在北京买房、开上凯迪拉克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快递小哥”宋学文不仅10年间行走超过30万公里,配送了超过30万件“有速度有温度”的快递包裹,还保持了零误差、零投诉、零安全事故的纪录。他在平凡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把送快递干成了一门“学问”,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社会的尊重。
作为新职业代表,宋学文先后获得中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上,他有幸作为代表参与方阵表演走过天安门。今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宋学文也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对象。
“10年前,快递员还是一个不被理解和不被尊重的职业,今天我所获得的荣誉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我知道这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国家和社会对全国400万快递小哥的肯定。”宋学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30万件包裹:送快递也有大学问
宋学文,内蒙古赤峰人,之前“北漂”多年的他当过保安、工人 ,也在饭店、物业工作过。10年前,快递员职业刚刚兴起,宋学文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一是觉得快递行业比较赚钱,只要多劳就能多得;二是虽然当时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不多,但他隐隐觉得这是个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于是,2011年,宋学文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因为京东给缴“五险一金”而加入了京东物流,成为中关村鼎好营业部的一名普通快递员。
宋学文回忆说,最初他和大多数人的想法差不多,以为送快递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不就是把货给客户送过去嘛,只要体力好就行。但实际上,送快递也是有大学问的。很多快递员都会跟宋学文“取经”:他是怎么做到配送30万件包裹零误差、零投诉、零安全事故的?
宋学文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从货物码放再到客户情况的梳理,他说其实就是两个字:“用心”,要把客户需求当成工作目标,而不是仅仅把货送到。
“快递员的收入取决于单量,而单量来源于客户。你能不能做到及时、安全、诚信,决定了客户是不是把单子交给你。”宋学文说。
比如,他会熟记片区内上百家公司的购物需求、上下班时间和特殊要求,并由此梳理货物轻重缓急,再决定装车方式和配送路线。再比如,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收货习惯,以宋学文片区内的新东方为例,他们的客服人员需要全天戴着耳麦接电话,工作时间常常是联系不到的,宋学文就会记录下他们方便收货的时间,以后都按照这个时间送过去。
随着京东物流的对外部开放,“宋学文们”也遇到更大的挑战。“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做纯配送,但现在我们也要送外部单和做揽收,一开始挑战还是挺大的。外部单要更加细心、做好货品管理和保证时效。而揽件则需要多与客户沟通,把每个细节跟客户解释清楚,用好服务打动客户。”
当然,宋学文的真心也换来了客户的认可和尊重。宋学文说,自己服务的片区公司居多,中午是收货最方便的时候,因此中午他一般都是没时间吃饭的。一位客户知道了这件事,就给宋学文也点一份饭,并说:“你就把这一层的货都放我们这儿,其他公司会自己来拿或者我们帮你送过去,你就在我们这儿吃口饭吧。”
十年:劳模、党员和爸爸
“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宋学文选择这份披星戴月辛苦工作的简单愿望和最大动力。宋学文告诉记者,他每天一早出门,很晚才能到家。“我们这个工作越是节假日越忙,越是极端天气越忙,确实亏欠家人很多。”他说。
家人一开始也会抱怨,但后来慢慢开始理解,尤其是他以一名快递员的身份,收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首都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他不仅数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典礼上骑着电动车、背着快递箱驶过天安门。“真的特别激动。”宋学文说。
这些都是一名中国劳动者能获得的至高荣誉。有时候,宋学文周末加班,妻子会带着12岁的儿子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儿子也会把爸爸的故事写到作文里,字里行间充满了骄傲。
10年间,宋学文从一名普通快递员成为快递营业部负责人,靠着勤劳工作和用心付出,他们一家人在北京扎下了根,买了房,还和10名优秀员工一起开上了公司奖励的凯迪拉克。
10年间,全国的“快递小哥”也从几十万人猛增到超过400万人。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裹数量突破了800亿件,10年增长超过20倍。
随着物流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快递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学文告诉记者,他主动申请参加了公司的无人机配送操作培训,希望将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最新技术相结合,更好地为客户和消费者服务。
2016年,宋学文提交了入党申请,随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宋学文告诉记者,他之前看到公司组织党建活动很羡慕,但真的不敢想快递员也能入党。成为党员之后,宋学文除了自豪,也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在抗疫期间,他一直坚持在第一线工作。京东物流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物流服务商之后,他主动申请去支援冬奥项目。今年春节期间,他和团队一起留在了张家口,“虽然不能回家,但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除夕夜。”他说。
宋学文说,自己的经历只不过是在一个好时代里普通人的奋斗故事,他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的普通人,通过奋斗收获幸福生活。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2期)
2021年第1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