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疆英烈你不寂寞
南疆英烈你不寂寞
杨青||江苏
深秋的南线边陲麻粟坡,没有一丝凉意,却如盛夏般火热。近百名40年前在这里参战的老兵,带着如火的情怀从祖国各地自发来到这里,深切缅怀和悼念当年与他们一起参战而血洒边陲,魂留南疆的战友。
我的一位挚友便是此次赴云南祭扫牺牲战友中的一员。他告诉我,自己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敢打硬仗、胜仗,并屡获战功的原118团7连战士,也是《冬歌文苑》之前连续报道《一位烈士遗孀的臂膀》文章中,吉兴林连长所在的团队。他为自己当年曾为这个光荣战斗集体中的一员而骄傲和自豪。据朋友讲,当年仅他们团在参战中就先后有 179 名战友光荣牺牲。此次,他们专程自发到这里看望那些为国捐躯,长眠于此的战友,个个激动万分,人人心潮澎湃……
根据朋友叙述,我特地攫取了几个片段,记录下他们此次难得的追思之旅。
麻粟坡被感动
了夙愿相聚一堂,话情义军歌热浪。
10月下旬。除了少数居住在麻粟坡县附近的战友,大部分从四川,贵州,广西,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安徽等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陆续经昆明去麻粟坡。先至的人员中,有失去臂膀的战斗英雄,有当年的连首长,有同锅吃饭,一同出入猫儿洞的班长、战友。其中提前远道而来的不少战友专门去了老部队的营地遗址(战后巳拆除),徒步山坡旧道,寻踪昔日身影。尽管当年训练的操场,如今已被草木繁盛所掩没,但宿舍、食堂、菜地、猪舍还能在脑中一一还原出当年的模样。
25日一早,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在道路两旁欢迎的人群"欢迎战斗英雄重返麻粟坡″的热烈的气氛中,在雄壮有力的战斗进行曲的伴奏下,老战士们有序的来到下榻的宾馆礼堂。
主席台上,翠柏青青,鲜花绽放。主席台正中悬掛着"我们永远吹响人生高地冲锋号″的巨幅标语。8点整。原连队指导员站立在主席台的左上方,手捧庄重精致的花名册,悭锵有力地开始点名, 当每一位老战士听到叫到自己的名字时,立即起身,立正,回应,敬礼。
聚集方知离别久,人生几个四十年?
百雪千霜挂脸上,万语旧音话天明。
英烈墓前的追思
老战士集结后,立即驱车前往老山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四十年前为国捐躯的英勇官兵。这些年青英烈同他们有的是一个班的,有的是一个连的,有的是一个团的;他们中有的是老乡,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年同月同日坐着一个车来到部队的。他们中有的牺牲时年龄只有十八九岁。
当年的王排长在他的一个战士墓前动容地喊道: 我带上面包和水看你来了,你还记得吗?我们翻山越岭打到越南境内,夜幕下,你饿了,仅存的一个面包你想吃掉,我劝你留着,等撤回时肯定比现在更饿。你问我:面包就放在身上吗?我说,我们在路旁找一棵大树,把面包放在树根隐藏起来,果不其然在第二天早上撤退时我们找到了面包,你满是灰土的脸上露出二排洁白的牙齿,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对我笑了起来,我们终于吃上面包了!那年你才十九岁啊,新兵蛋子,时隔半月,你又上前线,不幸壮烈牺牲。
在6排22号吉兴林烈士墓前,聚集了一批老战友,一声"兴林,我们来看你来了!″声泪俱下,无不动容。陪同祭奠的家属,点燃祭品,轻声祷告,老连长,你在南彊边陲几十年了,我与嫂子虽然未曾谋面,但是,通过《冬歌文苑》平台连续报道的《一位烈士遗孀的臂膀》了解到您的英勇事迹,尤以嫂子独自一人含辛茹苦的将你的闺女云儿两次从死神边挽救回生命并艰难的养大成人,令我十分敬佩。可以告慰您的是,现在她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我们整个国家社会面貌,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正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
一位来自东北农村的年过八旬的老父亲,颤抖的手拍打着墓碑,尔后点燃手中的纸,颤颤巍跪在儿子的墓前,沙哑的声音,更是让人撕心裂肺。
儿子,你十九岁那年我们送你到部队当兵,没想到,四十年后,父子俩在这里相聚啊。我们家在山沟里,穷。听到你在战场上战死的消息,你妈妈眼哭瞎了,我一夜之间黑发全变成白发,妈妈十年前去世了,她临走时,再三问我并叮嘱我,我们聚多少钱了,够数,你一定得代我去云南看看儿子啊。
我今天带来了老家的地瓜、土豆,还有自家山上种植的人参,你吃口家里的东西吧。 现在,我们那个村也脱贫了。我每月也能拿到政府补助。我岁数大了,今天来看你一眼,再来,只不定是在那个世界见面了。你就在这个地方同你部队战友好好安身吧。
几十年相见,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在一排排一座座墓碑前,幽幽回响。
要为战友活出精彩
战友情,比海深。什么是战友?战友就是那个跟你一同宣誓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祖国的人;战友就是那个在战场上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愿意把后背交给你的人;战友就是那个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凌晨哨位跟你勾勒出情侣身影的人;战友就是那个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枪林弹雨中为你挡住子弹的人。
四十年后再次相聚的这一批经过战争洗礼过的老兵,他们对战友情怀、生命意义有着更深的感受。今天他们久别重逢,缅怀亡友,心灵上得到了再一次洗礼。比起死去的战友,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压力、困难、病痛算什么?当他们站在战友的墓前向战友致敬时齐声喊出,坚强高尚的活下去,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这何尝不是生命的呐喊!
这何尝不是时代的强音!
听完了老朋友的叙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一个国家,需要英雄。一个民族,需要英雄。我们国家对英雄给予荣誉地位,深得社会支持和人民赞誉。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英雄的事迹与日月同辉。战士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基于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他们坚信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家庭的美满幸福生活么。我们在崇尚英烈的同时,向英雄学习,做好自己,给予英烈家庭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顾,这既是尽社会责任,也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杨青,男,1961年01月14日出生,江苏滨海人,高中文化。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散文、诗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