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人思维的多维结构的关系
人类要建构任何理论,都必须以假定的静态当下存在为前提,假定一个这样的时间维度,是人类文明能够透过现象求得本质的关键,其道理相当于在坐标轴上确立原点一样,这就是人们对时间认知的错误当下观。
为什么说人们对时间的当下观是错误的呢?我在自己的早期作品中介绍得很详细——在抽象的时间轴上,没有哪一刻是确定的当下,因为时间刻度的细分受数学的0到1之间的无穷大数量级限制——动态地看,人每时每刻都活在由过去走向未来中,从来没有静止的当下存在,飞矢不动的成立前提一定是一个辩证的逻辑循环,用形式逻辑根本理解不了。
也就是说,在无法止息的时间轴上,人实际能确定的,只有个人生死的时间段,或者人类集体产生而后所确立的假设的时间原点,而后才有相应原点所确定的过去与未来两个方向各异的时间射线,而所谓静态当下的那一刻,从来无处亦无法安放,因而当下只存在于辩证逻辑所确立时间概念体系里,在形式逻辑里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辩证逻辑由形式逻辑所构成,人又只能活在辩证意识里,所以当误认为可以活在形式逻辑里时,时间概念就必然引起人的错觉。比较而言,辩证逻辑下的时间相对于形式逻辑下的时间显然是在形上基础上的再形上,是逻辑思辨维度的绝对提升。
通过物理学的帮助,今人大多能够明白,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生活在时空中,当然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存在,但人要认识自己的存在状态,却必须把主观意淫到的时间设成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认为,这种时间维度的设立与人之初的自我意识诞生直接相关,更与中国传统道文化的三生万物理论相关——对应现代数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无中生有概念便与人的自我意识产生直接相关,因而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道德经》中的强名曰道和道分阴阳等概念:
无中生有可以理解成与一分为二同义——一个混沌的世界派生出有无、阴阳等二元对立矛盾,因为在二元对立的虚实之间,可以理解成是二进制的0与1计数关系确立的逻辑源头,因为0与1之间内分的数量级无穷大,这个无穷大与1到无穷大之间的无穷大没有差别,这就是道的全息性——虚的宇宙整体是0,实的宇宙整体是1——因为人有了自我意识,于是人的一切认知都在辩证的虚实之间通过强名拓展相应的真理体系。
如此看来,正因为0现1之间的辩证异名同出关系存在,所以二进制才能成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基础,是谓人机互动的基础,这背后亦体现着逻辑与客观规律异名同出的本体属性,体现着道的主客观一致性。
如此看来,在任何一个强名的知识体系中,不得辩证思维的本质——不知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则注定无法正确理解存在的本质,旧哲学所研究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无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常识化视角发现,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想简单化地用形式逻辑理解和表述世界的本质,这是不懂物质世界是由层叠的粒子在不同维度虚空中运动的对立统一性结果,是深陷形式逻辑束缚的旧哲学不能自拔的不自觉的错误,本质上更是一种学术惰性,因而只能在南辕北辙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常识化哲学出现的终极拯救。
从道的全息性与数轴内含的全息性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宇宙的多维结构。正确理解宇宙的多维结构,对于人正确理解思维的多维结构,进而通过清醒的辩证思维以终极消解形式逻辑束缚,有直观的辅助作用。
现在看,人类的整体哲学认知是通过反复的形上、形上、再形上过程实现的,只有通过主观本体的发现,世人才能最终求得一个直观的常识化形下哲学认知,才不会再有逻辑天花板束缚下的辩证思维障碍,高级逻辑分析能力才能不再是奢侈品,才不会再有家长需要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去花钱补课,结果还不一定出成绩。
当我们通过数轴辅助理解了道的全息性之后,再回看道分阴阳和二生三以后的三生万物,自然就容易明白,是人的自我意识诞生意淫了时间,才有了人以自我意识为原点对外在世界的形上认知与定义,而这个基于认知的定义的体系化过程,皆始于思辨维度的打开,然后才有了强名曰道的强名机制,然后才有了基于语言文字的思想体系建构。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任何理论体系都必须建立在多维时空观的大背景基础上,但时空观本身就是一个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互动过程,老子在人类的第一次哲学高峰期,只能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混沌的逻辑表述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个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的辩证性表述。
这种辩证性的要点,就在于空间的实和时间的虚二者之间的基本对立,因而导致人类对真理的表述只能通过辩证思维和辩证逻辑实现,无法通过一维的形式逻辑实现……
当我们如此常识化理解了空间的实与时间的虚之后,时间的三个维度的虚实关系当然就不再难了(音燎)——这是人类逻辑认知的起点,是人类思维的形成起点——只有这样明确了时间的三个维度,哲学史的真正起点才能清晰地建构出来,虚无缥缈的上帝当然也就可以因为无处安放而归于历史的故纸堆了,一切不可知论才能再无愚民的市场。
因为人类不同思想流派一直对现在是否存在有重大原则分歧,所以时间概念无定,其实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法调和理论冲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表现,比如佛学就因为当下的不确定性而定义诸法空相,也就是人生万象皆虚而不真,只有涅槃于西天极乐世界才能有真。
这其中,佛学是用当下的不确定性否定了过去与未来的确定性,或曰偷换概念,因而佛学即便掌握了哲学整体性,最终也摆脱不了唯心的虚幻,只能坐等终极常识化哲学的终极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