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针灸学习笔记:大肠胃阻滞
十二经脉出入阻滞概述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十二经出入阻滞的诊断
- 身体症状
- 心理症状
- 脉象:出经的脉气>入经的脉气
◆十二经出入阻滞的治疗
取穴:出经的止穴→入经的始穴
刺法:直刺,补法,得气即刻出针,从左到右。
大肠胃阻滞——“阳明不合”
【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上行经过第1、2掌骨间和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循行于前臂外侧的前缘,进入肘外侧,沿上臂外侧前缘行到肩部,经肩峰前,向上循行至背部,与诸阳经交会于大椎穴,再向前下从缺盆进入体腔,络肺,下行穿过横膈,属大肠。其支脉,从缺盆上行经颈部,经面颊入下齿,又返回经口角到上口唇,交会于人中(水沟穴),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旁(迎香)。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指第1、2掌骨)之间,上入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胃经】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与足太阳经脉相汇合,再向下沿鼻外侧目下(承泣),入上齿,返回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再向后沿下颌下缘,至大迎穴处,再沿下颌角至颊车穴,上行到耳前,过足少阳经的上关穴处,沿发际至额颅部。其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穴,沿喉咙入缺盆,下横膈,入属于胃,联络于脾。其直行的支脉,从缺盆沿乳房内侧下行,经脐旁到下腹部的气冲部;一支脉从胃口分出,沿腹内下行,至气冲部浅出与直行支脉相汇合,由此经髀关、伏兔穴下行,至膝关节中,下循胫骨外侧前缘,经足背到第2趾外侧端(厉兑);一分支从膝下3寸分出,下行到中趾外侧端;另一分支从足背分出,至足大趾内侧末端,连接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股外为髀。穴位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外阴),抵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状如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指”通“趾”,内间指它的内缝趾缝,实则止于第2趾外侧端)。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诊断
→身体症状:眼耳鼻症状,花粉过敏症,眼袋,便秘或腹泻。
→心理症状:放不下,长期悲哀难解,缺少灵感。
→脉象:右寸部相对实紧,右关部相对空虚。
治疗
补双侧迎香穴(先左后右)。
补双侧承泣穴(先左后右)。
【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传统针灸定位);鼻翼外缘1分处(华思礼教授定位,此处较敏感,痛觉明显,若有严重鼻塞鼻炎者,用之效果佳)。
【承泣】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