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心不齐现象背后的本质(连载)之三
三、人性的复杂与人之初的无奈造就的人类宿命
人之初的人性本质,既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哲学反思与前提批判的一个终点。再进一步讲,逻辑起点于世界和谐的重要性就像本体于哲学之重要一样,是基础性的。可惜世人皆因私有制放大的逐利性而只顾眼前,当然避免不了要受到没有深度共识的冲突的折磨,社会因此不得和谐前进与发展,整体效率必然因此大大降低,人类群体利益最大化因此成为梦幻泡影,愚蠢的人放弃舍“大我”而贪“小我”就“顺理成章”了。
好在人类历史从来不缺少真正有智慧的人,虽然不多,但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并深化认识人性的本质,然后以自己的理论引导世人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因此也整体努力且徒劳地求同存异着,人类整体和谐就这样可望而不可及地延续着……这说明,对人之初时人性本质的认知,其实就是哲学的前提批判的一个终点,这本应该是一个常识,可这样的常识竟然不能得到应有的普及化,究竟是谁疏忽了呢?
能达此前提批判终点的人,一定是最容易与他人形成最多共识的人,所以,欲终极解决世道人心不齐现象,只有通过哲学的手段——哲学的常识化与普及化——才能实现。可惜,哲学虽然一直是人类史上的显学,却从来只能在小众内获得真正理解,所以,世道人心只能继续不齐于世的宿命般存在,人类仍只能在相互折磨中更多体会那些因此而带来的无谓的、变态的快感,这该是怎样的无奈与悲哀啊?!
反正我不会为此太过悲哀,因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悲哀又有何用?!鲁迅先生不是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看来这真的猛士虽不好当,但该当的人却又不得不当,有趣儿!人类欲快速进入高级文明,真的需要更多这样的猛士,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对传统习惯势力造成最大的打击,也只有他们大量献身,普罗大众才有更多机会吃到人血馒头,更有趣儿了!
历史上那么多猛士的“无谓”牺牲证明,人类文明进步是消极的、被动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产生彻底放大了人性恶的自私。由于人普遍的利己心,结果造成,相对于原始共产主义的互助本能,私有制环境下的人都本能地争相展示自己利己的冲动,人性于是彻底尴尬了——人们之间利他的整体协作冲动不见了,反而因普遍的自私自利而退化成不得已而为之的心不甘、情不愿了,造化就是这样弄人的。
人类毕竟是社会性的存在,必须通过协作才能共同生存与发展,所以原始的协作本能不见了,那就只能通过纪律甚至更严格的法律来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了。从这个角度看,人性的一方面儿虽然退化了,但另一方面可又是实实在在地进步了。所以,大家所看到的人性退化的一面儿只是表象,人性的本质是恒常不变的。
人性因私有制而表现得更自私些,并不必然导致人性的退化,人类的整体理性反而可以因协作关系制度化而得到更加充分地锻炼和绝对的提高。人们今天的协作意愿不强反而有助于促进人类的整体反思,相当于变相地为将来能更顺畅地重归自愿协作摸索经验,人类文明必须要经受如此曲折的锻炼与考验,这是由人类文明从零起步的历史性发展历程决定的,更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协作要求——绝对地默契——远远高于原始共产主义时期的简单狩猎与采集,所以,这种高级协作的形成时间不可能太短。
通过仔细分析还可以发现,在人类高级、绝对默契的形成过程中,其实也隐含着对人类小富即安的惰性的整体克服——从个体生命角度讲,进入私有制社会后,作为人自然属性的生存需求既然很容易得到满足,人生既然已经不那么窘迫了,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协作意愿当然要相应减退,人的个体惰性由此产生。
但从群体角度看,人类肯定是要过更高质量、更有意义的生活的,这是人作为智慧生命和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必然,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建设来克服人类基于自然属性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个体惰性,进而使全人类重构一个区别于原始社会的更高级的自愿协作机制。因为个体惰性是自发的,所以群体协作才显得更被动些,建构的难度当然也就大了许多。
因为这样的机制形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要时刻应对突发状况——因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世道人心的不断剧变,所以必然导致这个过程更要不可想像的漫长!
这样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人性还是必然更多以恶的形象展现,这是因为大家日常在做价值判断的时候,对于作为必须的、重要的、经常的隐性前提——人性,并不能轻易做到应有的关照和长远考虑,无意识地忽略之才是最经常、最“正常”的选择。同时,人的先天惰性决定了,大家通常只依据当下社会情势和朦胧的伦理观做肤浅、盲目的利己判断即可,于是人性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不是被盲目抬高,就是被任意贬低。总之,每在关键时刻,人性总是无法得到应有的客观理性对待,于是,由于普遍失去对人性的正确、统一认识为前提,人们的三观形成自然因高度自由(随意)而变得五花八门。
由五花八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群所构成的人类社会,世道人心不齐也就成为必然了。这是对人类在人之初时的任性的必然报应!因为没得选择,最初的人类在不该自由的地方自由了,那在本该自由的地方自然就不能再自由了,于是,人类悲剧的宿命也就开始了。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逐渐改变之,但我们真的具备足够的能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在最应该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上都从来不得统一,所以我们只能延续历史的绝大多数宿命加之于我们的必然。
人类一直试图通过教育改变自己悲剧般的宿命,改变这亘古不变的被动局面,因为人类觉得教育能够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可惜的是,因为对前述前提认识和准备的不足,所以必然导致历代教育在客观上的方法、手段经常与目的背道而驰,因此,严肃的教育在迷失中流于形式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理想从来丰满,现实从来骨感!教育的初心在重拾人性的尊严,可惜老师和学生们都耕耘、挖掘得不够深入,教育的真实目的——丰富、完善人性——当然不能实现。这是人类知行不一的必然,还是报应!
从来自以为是的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摆脱这样的报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