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探秘之二:马祖大喝,三日耳聋

禅宗公案之所以难,就因为是当机,当时,因人,因事,因缘而为。极具个性化,后人再参,不免有猜谜之嫌。

但如果我们把无数个公案做一梳理,会发现某几个公案的情景,机锋非常类似。如果拿电影来比喻,就是情节,桥段都颇为吻合。而略有差异的部分,或许会给我们不少启发。

这种公案的解法,我称之为“打包解法”。一个包一个包的解,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先看如下公案故事:$慈文传媒(SZ002343)$

百丈怀海禅师悟道以后,一直留下侍奉马祖,有一天他侍立在马祖身边。马祖拿起绳床边的拂子,高高擎起。

怀海禅师问:“即此用,离此用?”

马祖于是将拂子放回原处。

过了一会儿,马祖问:你今后开口说法,将如何教人?

怀海禅师也擎起绳床边的拂子。

马祖道:“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禅师听了,也将拂子放回原地。

这时,马祖忽然振威大喝一声。这一喝如此厉害,直震得怀海禅师三日耳聋!

由于真如不可说,拟议即乖,一开口就错。所以,对于悟道的大师们来说,问话的答话得的,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你问我祖师意,我就答祖师意。不少公案属于这一类,即以答案对答案。当然,也还有其它公案的“定式”,我们后面会逐一探寻。

下面是庞蕴居士和女儿灵照斗机锋的故事。

庞居士的女儿灵照,修行也非常好。父女俩还经常一起斗机锋。

有一天,庞居士问灵照:“古人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如何会?”

灵照回答说:“老老大大,作这个语话!”

庞居士问:“你作么生?”

灵照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

庞居士一听,莞尔一笑,知道女儿大事已毕。

于是问题来了,两则公案都是用“答案”对“答案”。但结尾却不同,上一则马祖振威大喝一声!犹如佛门狮子吼。而下一则,庞蕴居士只是莞尔一笑。

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为什么,百丈怀海禅师和他的弟子黄檗希运有一段对话,可以算作解释。

有一天,百丈怀海对众门人说:“佛法非同小可,老僧过去曾被马祖大师一喝,接连三天耳聋。”黄檗希运听到此话,不禁连连吐舌,惊异不已。

百丈怀海问道:“你以后是否要继承马祖大师的机法?”黄樂希运回答说:“不一定。今天因为师父举了这一公案,才知道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但我还不了解他。如果以后我继承马祖大师的机法,恐怕很难接引到学人。”

百丈怀海说:“是的,是的!你的看法与我相同,只是德性比师父减少了一半。只有见解超过了师父,才能承担起禅教大法的传授。你在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师父的见解。”黄檗希运听后,恭敬地行了个大礼。$众生药业(SZ002317)$

这一段里,两人都理解马祖大师的大机大用。百丈说:见解超过师傅,才能承担起禅教大法的传承;而黄檗希运说,如果我只是继承马祖的教法,很难接引到学人。

可见,百丈怀海禅师和黄檗希运禅师的见解是一样的。就是说,如果不能超过师傅,就没有资格继续传承。禅宗的传承必须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因此,马祖才对百丈怀海禅师大喝一声!

这一声大喝,就是告诉百丈,见解只是和我一样是不能接受的!Not enough! 必须向上一路!才能肩负起禅宗传承的重任。

而庞蕴和女儿灵照就不一样。他们是居士,悟道以后自我解脱,没有传承的压力和责任。所以,庞蕴居士的表现是莞尔一笑。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对现实生活非常有意义。一本书,一套理论体系,哪怕是好书,好的体系,不能为自己所用,都反而可能变成成长的瓶颈。

因为,每个人的阅历,知识体系,价值观等都不一样,同样有价值的知识,理论,对不同人的反哺价值一定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经典的理解一定也是在不同的局部。

所以,学习理解了之后,如果不能转为己用。你就成了俘虏,时时刻刻拿“学来的”的东西,“学来的”模式来套自己日常行为。这就不是学习,而是中毒。对的,好的书,好的理论,也会让你中毒。

还有一种中毒属于中了剧毒:没有真正理解,但却动辄拿理论如何如何说事,大师如何如何说来说事。其目的无非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抑或是掩盖自己并未真正理解。这其实是一种挂靠心理,以为学了几句口头禅,就可以挂靠理论,挂靠大师。最终反而会害了自己。

排毒方法也很简单,怀着朝圣的心好好学理论,但坚持用自己的语言讲话。Enough!Simple!

当然,这里不是贬低知识学习,贬低理论学习。而是说,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保持自己内心的独立性,保持向上一路的勇气,保持继续探索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爱施德(SZ002416)$

这就是真诚,无畏,上进。

---------------------------------------------------------------------------------------------------------------------------------------------------------------------------------------------

敬请期待,一相财经眼后续精彩文章。

@今日话题 @财经八卦阵 @财经网 @财经早餐 @360股市研报@格隆汇 @Kelly在美国 @美国消费 @ @消费金融行业资讯 @消费金融观察 @复合财富增长 @@财经早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欢迎非商业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一合相理论。

《人类社会“大预言”的奥秘》网页链接

《权力的游戏》大结局点评 网页链接

《少交智商税的原则》网页链接

《禅宗公案之初探》网页链接

《水泥股的投资逻辑》水泥股的投资逻辑

《神奇的醋,为啥没有酱油的股价?》神奇的醋,为什么没有酱油那样神奇的股价?

《五粮液股价破百,到底是不是标志性事件?》“五粮液股价破百元是标志性事件?!”看茅台和招行董事长都是咋说的?

《28岁女高管,美丽与时代同行》28岁美丽女高管 | 我与时代同行

《股市奇葩说之---这只股票,通过做T,我的成本是负的》股市奇葩说之 -----“这只股票,我通过做T,现在成本是负的”

《探秘A股股票代码之谜,谁才是最牛的股票代码?》探秘A股股票代码之谜,谁才是最牛的股票代码?

《办公室里的政治博弈》办公室政治里的博弈

《保险股投资精要:正确理解“浮存金红利”》保险股投资精要:被误解的“浮存金红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活泼泼的禅宗公案~百丈怀海与师父马祖的故事

    禅宗公案的记载,都是再自然不过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完全是活泼泼的--赵州茶.云门饼.德山棒.临济喝,都是.很少有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因为禅本就是心不着相的. 百丈怀海禅师年青的时候,给马祖道一禅师做侍者. ...

  •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一)

    023 唐黄檗禅师与黄檗宗 及对日禅宗文化之影响(一) 余   雷 [内容提要]黄檗禅师是唐代著名的佛教禅宗高僧之一.其生逢唐朝由盛转衰.禅宗南北分宗之际,上承南宗洪州宗,下启临济宗.其在禅法上见解新 ...

  • 充满温情的师徒故事(三)

    不离不弃 元朝的印简法师,八岁时便礼中观沼法师为师,过了十年,元兵破城,大众四散而去.但是印简法师还是从容地侍奉师父.中观法师道:我已是桑榆晚景,你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没必要玉石俱焚,且逃命去吧.印简法 ...

  • 【禅宗公案】南泉救鹅

    唐代李翱拜访南泉禅师,问道:"古时候,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里饲养着一只小鹅.后来,鹅渐渐地长大起来,没有办法从瓶中出来.事既如此,而这个人的本意却又不想把瓶打破,同时也不想把鹅伤害.请问禅 ...

  • 等你,在古道(独行探秘之二)

    想和你说,不要等老得走不动了,才想起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去. 也并非,只有远方,才有你想要的风景. 本期探秘,源自隐约记得网上有描述:过遂昌东梅村,往里有一条古道,并且可见位于山间的龙井瀑布. 于是,从遂 ...

  • 喜马拉雅深沟探秘之二 | 亚东沟

    喜马拉雅秘境深处,藏着许多条沟,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这些沟沟里,吹向高寒的青藏高原,冷暖气流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喜马拉雅山脉多处神奇的地貌,这些地方大都是山顶白雪皑皑,山下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瀑布横流,温 ...

  • 投资需要平常心以及如实观照自我 佛教讲保持“平常心”,何谓“平常心”?下面这则禅宗公案可以很好的诠释...

    佛教讲保持"平常心",何谓"平常心"?下面这则禅宗公案可以很好的诠释什么是"平常心". 一次,有源律师向大珠慧海禅师请教.有源律师:&quo ...

  • 随州神农部落岩画探秘之二:专家研判,桐柏山岩画属神农文化遗存

    桐柏山岩画初露神秘面纱,引来了诸多疑问:这些岩画是什么时候.由谁制作的?是桐柏山所独有的吗?它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带着这些疑问,国内外一批批专家.学者,或站高望远,或俯身埋首,试图穿透重重历史迷雾,寻 ...

  • 中医治癌有奇方 温调平衡克顽疾 ——济南华圣医院中医诊疗肿瘤方法探秘之二

    自古以来,中医药学就以"辨证施治"的特色蜚声海内外,不但是日常疾病,一些疑难杂症也依靠其"天人合一""个体差异"的理念而达到临床治愈.作为令 ...

  • 朴树盆景养护探秘(二)

    作者:谭大明 三.定位 定位是桩材培育的重中之重,包括确立正面和出枝点的确定.只有定位准了,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型.一个桩材到手后,首先要仔细观察,根据根盘走势.树干弯曲的阴阳向背.嫁妆枝(桩材原有 ...

  •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二)

    (启书有益)东游余杭记--禅宗灵隐(之一) 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经历了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江南文化中心之一的杭州,取得真正大发展,实际上是在唐朝.大唐退出历史舞台后,是战乱频发的五代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