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程连华《流年里的听书岁月》(外二篇)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程连华

【作者简介】程连华,酷爱文学,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中国剪报》《书刊报》《农村青年》《农民文摘》等报刊。并有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的征文中获奖。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记得第一次听说书是在8岁那年的冬天,因为天气冷,说书的场地设在全村最宽敞的大队部里,一个三明间的土房子里。说书的时间是黑天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子等不及,天还未黑,我们就每人拿上干粮(玉米面地瓜面的窝头或饼子)夹上点咸菜,一边吃一边赶往大队部。书未开场,屋子里已是挤得水泄不通,有的只有在门外或窗外听,那一次说的是快板书。一开场说了一个小段,引得人们哄堂大笑,接下来说的是《呼家将》,正听得入神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因来得早,时间一长就想撒尿,于是就挤出了屋子,回来想挤进去可没那么容易,只有在人空子里听,根本看不到说书人的表演,那可真是成了听说书。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我们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一年一度的灯节书会,胡集书会始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十二可以说是高手云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齐聚胡集,互相切磋,各展才艺。评书、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快书、快板书、琴书、数来宝等艺术形式应有尽有。而附近村子里的群众,则精心挑选自己中意的说书档子,按表演场次,定好价钱,雇到村里说上几天。

后来农村包产到户,农民的生活有了提高,家家户户都买上了半导体收音机,听说书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早晨7:30中午12:30晚上6:30准时收听,即使不吃饭也不能耽误听说书,听的书有刘兰芳的《杨家将》、《岳飞传》,单田方的《隋唐演义》、《水浒传》,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孙镇业的山东快书《武松传》,张志宽的快板书《武林志》等等。

1985年的秋天,听说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要在胡集说书,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以前只是在收音机里听声音,多想看一看说书人的真实面容,在父母的准许下,我骑着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带着妹妹一起去。当赶到时,已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说书的场地是在一个好大的场院里,我和妹妹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可以看到舞台上表演的地方。当刘兰芳登上舞台时,台下响起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刘兰芳说了一段评书,不记得说的什么了,只记得有一段是学一匹战马在山路上从远到近由慢到快的走路声。哒哒哒哒学得惟妙惟肖,让人听的如身临其境,台下又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胡集书会作为一种自发形式的曲艺交流活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发展曲艺艺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积极作用。2006年,胡集书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正月十二书会也如期举办,我也是每次光顾,但是却没有了儿时的那份童真的欢乐与身心的愉悦。

《老屋》

在童年的记忆里,老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他伴我长大,我在老屋中生活了10多年,那段温馨而幸福的时光让我终生难忘。

小时候,我们兄妹多,一家人就住在仅有的三间小土房子里。墙是土坯垒的,屋顶铺的是玉米和高粱秸秆还有一层破柴草,最上面是厚厚的一层土。这样的房子冬天还好说,最害怕的是每年夏天。一到下雨时屋顶就漏雨。真应了我们老百姓当时常说的那句话: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外面不下,屋里还滴嗒。

童年的记忆中,最幸福的事就是放学后,爬上老屋中的土火炕上,盖上暖暖的棉被,喝着母亲早已熬好了的玉米面或地瓜热粥,吃着香喷喷的玉米面窝头或又甜又面的热地瓜。虽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那时好得多,但是却没有那时的那种幸福感觉。

最快乐的日子是院子里唯一的一棵银杏树结果子的时候。我们从一开花就盼,盼果子快点成熟,不等果子成熟,我们就摘下一两颗品尝,你一口、我一口、酸得直流口水,但还是觉得那时的果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老屋不在了,我们村在开发区之内,必须搬迁,2017年7月份,我们全家已搬到了居民小区的楼上。再也不用担心夏天漏雨了,老屋已是一片废墟,银杏树也已不见踪影,村庄至今还是残垣断壁,一片狼藉,令人心寒。但是每当走到那里还是想起童年的事,老屋的影子依然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温暖我的记忆。

《乡情浓郁红薯情》

也许是小时候吃红薯多的缘故吧,我对红薯的感情特别深。(我们这里的人们称红薯为地瓜。)在那个非常的岁月,它养育了我们那一代人。

秋天一到,乡村的集市上就会有卖烤地瓜的。每次赶集,我会毫不犹豫的买上几块儿,带回家给孩子们吃。他们会高兴地说,烤地瓜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

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里的农民主要就是种植地瓜,其他作物很少。不等地瓜成熟,我们小孩子们便到地里扒几块儿带回家,或煮着吃,或放在灶火中烧着吃。到了农历的九月份,地瓜成熟了。家家户户或用小车推,或用小地排车拉,忙着收获地瓜。运到家后,统一分类,选出大块的,用老式的专用切地瓜刀,将地瓜一下一下切成片,然后再把它一片片的摆到房顶上、场院里进行晾晒,等晒干后装进袋子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一家人一冬的口粮。小块的地瓜我们便每天煮着吃,也把煮熟的地瓜切上一部分晒干,放起来。这就是我们小孩子一冬的零嘴。

地瓜叶,地瓜节也是我们那时的好菜,地瓜叶放上玉米面在锅里蒸熟,我们称之为巴拉子,嫩香可口,还可以充饥。地瓜叶上的节可以炒成菜,也可以凉拌,地瓜也可以切成丝炒菜,但不能过火,太熟了就会不脆。那时候人们可以说是变着花样地做着吃,因为没有其他的食物,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最好吃的莫过于炒地瓜干儿。先把沙土放入锅中,然后点火把沙土烧热,等沙土在锅中冒泡时,再放入干地瓜干儿,进行翻炒,看到地瓜干儿发黄时,赶紧捞出,等凉好了以后吃上一口,真是又脆又香。当我跟孩子们讲起此事,他们都羡慕地说:“爸爸!你们那时候真幸福,我们也愿意天天吃地瓜。”看到他们天真的样子,我只有苦笑。

现在,我们这里已不再种植红薯了,被高产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所代替。集上和超市里卖的,也是生意人从外地贩运来的。这种食物已是现在孩子们喜欢的食品。当看到他们津津有味的吃红薯时,儿时的记忆便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画面清晰,回味悠长。

(图片来自于网络)

(0)

相关推荐

  • 秋天遇到“甜甜芯软”的?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 近来,秋意渐浓,伴随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地瓜也出现在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和街头巷尾的烤炉中. 地瓜,又名红薯,山芋,番薯.虽然其貌不扬,但 ...

  • 储存红薯有妙招,教你2个方法能放半年,不长芽还越放越甜

    又到了吃红薯的季节了,红薯在我们农村是特别受欢迎的一种美食.它富含有钙.铁等多种维生素,经常吃红薯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的免疫力. 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地瓜,因为自己种一些,吃着比较方便,也不 ...

  • 那些年的年味

    岁月飞逝,又是一年春节到.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传统名称过大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龄的增长,过年对于我来说越来越无趣,反而越来越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蒸年干 ...

  • 红薯怎样育苗?如何施肥?几句农谚说得明

    红薯育苗的方法有很多,有种子繁殖,但很难,大田中不能直接采用,仅可用于科研单位培育新品种:再就是薯块繁殖育苗,这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还有用薯块直播的,俗称"窝瓜下蛋","老地瓜抱窝"等,我们这里几乎 ...

  • DIY地瓜玉米粥&黄金玉米包

    地瓜玉米粥 主料:地瓜150克.粗玉米面70克 配料:水适量 制作: 1.地瓜去皮切成块. 2.把地瓜放入锅内加水煮至8成熟,也就是能用筷子插透. 3.玉米面放入碗中,加少许水使玉米面溶于水中成稀糊状 ...

  • 【东方诗苑】邢怀田‖沙土面,老屋里面的黄河文明(散文)

    老家的沙土面,是花生红薯的粗粮.如今的花生红薯要想吃上一口带有纯血统的黄河老土那是异想天开.我们要想吃上一粒真正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花生米实属不易.过去的老味儿不好找了,化肥农药激素之类的东西,把土壤地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杜华《家乡有座大黑山》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杜华 [作者简介]杜华,内蒙克旗人,爱好文学,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小说林><百柳>等报刊发表过一些作品,后弃笔从商. [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清明节》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烟花三月到梓州> 文/李茂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三月阳光吹擂,玻璃窗外春花触怒.倒春寒的第一天,来得那么突然.还来不及走出屋外,便听见父亲一大早赶回老家祭祖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遥望清明》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烟花三月到梓州> 文/李茂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时光荏苒,一如春来春去. 守望光阴的年月,总有那么些离人的眼泪,让人婆娑迷离. 一场细雨过后,迎来了层层清凉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醉美柳林滩》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烟花三月到梓州> 文图/李茂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这倾听花开的季节,大多数人都按捺不住内心出游踏青的渴望.在三台县城郊,涪江河畔的柳林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茂华《烟花三月到梓州》

    [阅读悦读丨启事]2017年<阅读悦读二月热文榜> 文/李茂华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烟花三月,景色翠丽.巴蜀大地,阳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青篱《我的窃书经历》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青篱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87年,我跟随肥东县水安公司,参加了平圩电厂国内首台60万国产机组的建设安装大会战.当时只有十几岁,很瘦弱,撒干拉尽 ...

  • 【阅读悦读丨诗歌】王华武《打工诗人》(外二首)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华武 [作者简介]王华武,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一九七二年,笔名牧童,九十年代有作品散见于各报刊,现为合肥市一建筑企业职工.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自亮《红月亮》(外一章)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王自亮 [作者简介]王自亮,河南省长垣县委宣传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天空升起红月亮,这是一百五十五年后才又发生的奇观,而且又逢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自亮《家乡的长者》(外一章)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王自亮 [作者简介]王自亮,河南省长垣县委宣传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梧桐是家乡的长者,憨厚地挺立在家乡的土地.只是太和善了,和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吴艳艳《除夕钟声》(外一章)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吴艳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期待中,除夕钟声终于敲响了.当!钟声庄严而宁静,侔厚而宽广,闪耀着金属般音质的光泽,颤动着优美的音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