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历史故事:《张好好诗》当爱已成往事,你依然在我心里
《张好好诗》
唐代: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您是南昌佳丽人,当年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像嫩绿凤尾刚生芽,像晕红莲花还含苞。)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高阁依在半天里,章江连接碧云霄。)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在这里请您试珠喉,专为此把华丽宴排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主人公环顾四座客,正惊讶您来得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吴娃就起身引您上前,还犹豫掩长袖半遮面。)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一双发髻高低恰合宜,青螺小袄正显身娇俏。)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明眸妩媚静垂下双袖,歌喉啭动犹如雏凤鸣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急促的弦索弹出关纽,高亢的管乐像要吹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多少乐声都跟不上您的歌唱,缭绕飘渺飞向那碧云天路。)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主人公赞叹了还又赞叹,说这样的歌声天下称罕。)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送给您天马绸缎,还配上水犀头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到龙沙洲去看秋浪,在明月下畅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从那以后我们便常常会面,三日不见就要算时隔太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美丽资质随着月亮变得丰满,浓艳风情跟着春天更加展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深红的嘴唇渐渐轻灵乖巧,轻盈的步态越发从容自如。)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旌旆旗帜忽然东下,笙歌乐舞转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秋霜凋萎谢楼楼畔树,春沙温暖句溪溪边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身外事任由它等同尘土,酒杯前且尽人生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集仙殿里飘然客,作赋压倒司马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聘您使用碧瑶珮,载您动用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从此洞门关闭水声远,明月高悬蝉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自那时过了没几年,已经散尽了我们这些高阳酒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洛阳城东重又相见爱你,您身姿绰约正酒店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奇怪我“为什么事情所苦,年轻轻的就白了须胡?)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同游的伙伴如今可还在?这失意的日子可还受得住?”)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在我哭悼沈公后,水天尽染初秋色。)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斜阳冷光照衰柳,凉风暗生起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泪水洒满胸衣襟,短歌一曲为您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然而,唐代杜牧是唯一被写进《资治通鉴》的诗人。
唐朝盛行门阀士族,华北有“崔、卢、郑、李、王”号称“五姓七家”,关中有“裴、韦、柳、薛”称为“四姓”,山东则是兰陵萧氏一家独大,而长安城内却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杜牧出身高门显贵之家,杜家出过贞观名臣杜如晦、诗圣杜甫。杜牧家中排行十三,爷爷杜佑官至宰相,是千古名臣。
张好好初识杜牧时,正是豆蔻年华的少女。
那一年,杜牧在江西南昌给观察使沈传师当幕僚,酒宴之上,一眼便爱上了13岁的歌女张好好。
当时的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时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
可那么明艳漂亮的姑娘,不止他一个人爱。才子佳人的一段姻缘,本该留下佳话,让人没想到的是,沈传师也看上了张好好,总算杜牧懂些人情世故,放下了就要搭上的贼手,叫了一声:“嫂子!”于是乎,张好好入沈府为妾。
张好好作为沈传师家中的一名家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杜牧亦官位低微,只好一认落花流水空余恨,就此互相别过。
数年之后,杜牧从扬州回京,却在街上偶遇张好好。当年的青春美少女,如今惨被抛弃,沦落为街头卖酒女。她仍旧年轻,仍旧美貌,只是眉眼间多了些许风霜。于是杜牧写下了这首《张好好诗》。
这首诗正以如此动人的描述,再现了张好好升浮沉沦的悲剧生涯,抒发了杜牧对这类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难女子的深切同情。
《无名诗》
孤灯残月伴闲愁,
几度凄然几度秋;
哪得哀情酬旧约,
从今而后谢风流。
这是张好好出嫁时留给杜牧的诗,诗里有爱,爱重含愁,愁中又透着决然。
后来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闻之悲痛欲绝,瞒了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竟自尽于杜牧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