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阿波聊历史(三)武王伐纣,穆王西游,西周的兴起与鼎盛

夏、商、周三代王朝,都是奴隶制社会。它们的国号,也都是缘于所在的地名。夏,缘于其地名曰大夏(今山西西南隅)。商,缘于其先公相土迁商(今河南商丘)。周之名,则缘于周人藉以兴发的周原。

周人舆周原——西周的建立

周原,是一片黄土高原,在陕西渭水以北、岐山脚下,横跨今扶风、岐山两县的大部。三、四千年以前,这里曾是周人的发祥地,

周人,相传是“禅让”时代农官后稷的子孙,传到十三世古公亶父时,才迁居到周原。《诗经》中赞颂周原说: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沃美的周原呀,苦菜生在这里都长得甘甜可口!周人热爱周原,在这里划土田,设官吏,筑城邑,营宫室,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古公亶父后被追尊为太王。

太王的儿子季历继立,周逐渐成为强大的方国,引起商王的不安。先是封季历作商朝的“牧师”,大概是职司一方的官职。后来还是不放心,把季历杀了。

季历的儿子昌,称文王,曾一度怀愤伐商,可商强周弱,未能取胜。于是,昌在周原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几十年过后,周繁荣兴盛起来,邻国人民见到周的富庶,也纷纷携儿带女来到周原。周国的富强使昌成了西方诸侯国的盟主,商纣王也只好封昌做西伯,统帅一方。后来,又一度把昌抓起来,囚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城北)。不久,还是把他放了。昌准备灭商,可尙未举兵,就去世了。

文王的儿子武王发继位后,“观兵于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是对商朝的一次试探性进攻。这次闻讯自动率兵来会盟的诸侯竟有八百。两年后,商纣王杀戮元老功臣,引起朝野危机;商军主力又在东南作战,国都空虚。武王这时才下令东征,乘虚而来,在商都附近的牧野一战打垮了商军,推翻了商王朝,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开创了周王朝数百年的基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

周早期的国都建在周原,其名曰“京”。在西周早期的宫殿遗址里,在窖藏的王家“档案”中发现了周朝的甲骨文字。另外,还发现窖藏的青铜器一百多件。其中有一墙氏盘,上有铭文二百八十四字,记述着西周早期文、武、成、康、昭、穆六代国王的功业。这对西周史的研究,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文物。

分封诸位——周巩固王权的措施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的第五天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周王朝。接着,就同重臣们商讨如何处置刚刚失败而并不甘心的殷民,怎样控制刚刚取得的辽阔疆土,以巩固新建立的周王权。军师姜太公主张把殷民全部杀掉,以绝后患;贵族召公则主张杀有罪,赦无辜,区别对待;武王弟弟周公提出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用“以商治商”的办法。武王采纳了周公的意见,封武庚为商后,留居商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弟弟对武庚进行监督,史称“三监”。同时,对周的元老功臣进行大分封。

武王死后,成王继位。不久,武庚叛变,周公率兵东征,经三年才全部平息了叛乱。平叛后,把殷顽民迁到成周的一隅(在今河南洛阳东十二公里的汉魏洛阳故城外东北角,原称商里。),派重兵监督,又把商朝故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北)封给徽子启,国号宋。微子启是纣王的哥哥,,武王克商时,他没有抵抗,抬着棺材到武王军前投降了。

从武王到成王,先后分封了七十一国。

在东方,把商朝旧地以及武庚发动叛变的一些地方,分割成几块,分别建立了卫、鲁、齐等国,分而治之。

在北方,建立了晋、燕等国,形成了防范戎狄侵扰的屏障。

在南方,建立了吴、楚、巴、随等国,加强了对长江流域的开发,以及同江南各民族、部落的联系。

中原地区以及西部等地,也都建立了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邦国。

诸侯们大都是周王的叔伯子侄、姻亲贵戚,他们从周王那里分得军队、俘虏,领得封地,兴邦建国,对周王负有定期觐见、贡献财赋、提供军队、拱卫王室的义务。其中的一些大国,同周王的关系更为密切。如齐国的姜子牙,是开国元勋,又是武王的舅舅;鲁国的伯禽,则是周公的儿子;卫国的康叔,是成王的叔叔;晋国的叔虞,则是成王的弟弟。燕国则给了开国重臣、同姓的贵族召公奭。这就是分封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穆天子西游的故事一西周的鼎盛

封邦建国的制度同宗法制度相结合,加强了国王与诸侯间的纽带关系,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统治机构。这套办法和机构,使西周在前期一百八十多年间取得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奴隶制的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奴隶制时代的鼎盛时期。

鼎盛时期中的成、康、昭、穆几代帝王,都成了历史的宠儿,成王与其儿子康王时期的业绩,被史家称颂为“成康之治”。成王的孙子昭王多次南征,都取得很大胜利,前面提到的周原出土的墙氏盘铭文中就记载了昭王南伐荆楚的勋业。成王的曾孙穆王,堪称盛世帝王,他一生中多次同四方作战,每战必胜,武功卓著。另外,有一个关于穆王西游的故事,同这一盛世恐怕并非没有关系。故事说:

英俊的穆王想周游天下,就命造父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带着一队人马,从宗周沿渭水向东进发;至盟津,渡黄河,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进,直达阴山脚下;转而长途西行,绕河套,溯河源,登上了巍峨的昆仑山;再西行数千里,到达了西王母之邦。西王母在风景最美的瑶池设盛宴款待穆王一行,举觞奏乐,热情洋溢。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酬以当地名贵的瑰宝奇珍。西王母请穆王游历其国中的山川名胜,穆王书“西王母之山”,并种植槐树留念。临别时,穆王流连忘返,西王母劝饮再三,并作歌曰: “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穆王此行往返三万五千里,带回了中亚和西域广大地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这个记叙西周盛世同西方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故事,是公元279年在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而得知的。其中有一册记载了穆王的故事(后称《穆天子传》)。它并非信史,可穆王却因为这个故事而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著名的游历家。想来,这个故事的流传,也许并非偶然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