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佳宁:浅览《说文解字》有感

内蒙 乔佳宁 安盈

自初见老师以来,常听老师讲:“学习华夏文化,要从学习文字开始。”

从前只觉得有道理,却不知其中缘由。今浅浏览《说文解字》才稍有所感。

类万物之事

《说文解字》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由此可知,先祖仓颉创造文、字时,以天下万物之形为基础;又与其声、形、态等变化相结合所产生。

所以540部首为“文”,而部首所属的文字为“字”。而“文”为“字”的类别,“字”是“文”的衍生,依照它们的关系,可以文字来归类万物之事。

察古人之行

文明之始,有伏羲观天下之象作《八卦》,文字后出于世。文字虽不能算是文明的起源,但它承载文明,文字所显现之象,使后人得以体察古人之行。

以“示部”为例:示源于神,所以探究属“示部”之字,都是与神及先祖、祭祀有关的行为。如“祐”所表现:有神或先祖在身侧,得以为助。

所以,即使数千近万年的变迁使得气候与环境人文都发生巨变,我们仍可以从文字中,透过时间与空间的隔阂,再去体会古人的所感所想,以及他们行为的意义。

继承文明之智慧

万象之初,智慧尽存于文字之中。因其产生于万事万物的形、声、与意,所以天文、地理、礼乐祭祀等学问皆依字可观。

为何秦王一统六国后首先统一文字?我初步所想:文字源于象,象亦存在于生活细节,所以文字不同则生活习惯不同,生活不同思想就不能通,思想不通故乱由此而生。统一文字,虽不能使得人人都明了字义,但文字渗透于生活中的力量已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

所以我们学习文字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文字这个渠道,去真正了解探索并学习先祖往圣从天地万物中汲取的学问。

从生存到生活的细节中贮存的经验,将它们再次带回、运用到当今的生活中来,让文字再次发挥它的力量,最终将华夏文明的智慧延续并弘扬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