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私藏德化白瓷鉴赏!
明中叶前后,建白瓷是用氧化焰烧而成,、故轴色会呈闪黄、闪红或米色。此后,由于窑的构造和燃料的变化,就变为淡青色的白釉。又在清代烧制的产品火度比明代低,瓷质腴润比明代时差,但彩瓷技术则在其时兴起。清康熙年间,民间及外销的需要,则以发展青花瓷为主。到了乾隆时代,又开始盛行五彩瓷,因它以一个器物遍布各种花色,其彩工精致,花样逼真,质地不亚于粉彩,并传人江西景德镇,还外销于日本等地,因此,建白瓷也渐渐被新兴的青花瓷和五彩瓷所冲击了。
德化白瓷跟传统意义上的瓷器概念是不同的。在传统中,瓷器的首要功能是实用,今天价值连城的元明清瓷器,当时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日用,只有少部分是观赏把玩的,但由于其厚重性,给人的感觉是很“有用”。德化白瓷更重视的是艺术和收藏价值,作品轻巧薄透,有些消费者认为,胎壁太薄,不易拿放,使用起来不免“胆战心惊”。不过也有人认为,精品瓷器本来就不是为了使用,谁也不会花千万元买个清乾隆“珐琅彩胭脂红山水纹碗”盛饭吃,珍品的收藏是为了历史文化的传承。
德化瓷塑的制作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塑造人物,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捏塑成型,人物主体部多挖空。另一种是模制人物,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人物主体部多为实体。
在北宋的初中期,景德镇开始试烧白瓷,但是因为他们历史上是烧青瓷不同北方地区的馒头窑,所以窑中的火焰婚气氛以及氧化还原就造成了误打误撞的做出了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的青白瓷来,这种瓷被称作是“色白花青”,它的釉色是白中泛青色的,尤其是釉烧厚的地方,会青感明显,整体用料是通透明丽的,胎质温润如玉,普遍的釉质薄,器物上的暗雕花纹内外都可以映景,所以被称为映青或者照青。
孔夫子说,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陶瓷是人,陶瓷是历史,陶瓷是中国,陶瓷是文化,陶瓷是艺术,陶瓷是科技,陶瓷是形象,陶瓷是情感。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瓷器白如玉的过程,而最 好的玉质瓷就是德化的“中国白”。
福建德化窑作为我国名窑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产品丰富。自宋元以来,瓷业兴盛,经久不衰,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至明清两代到了巅 峰,成为南方主要的外销瓷中 心。德化窑尤以白瓷见长,世称“建白瓷”、“中国白”、“象牙白”。其种类丰富,造型多样。仅杯形器皿就有常见的爵形杯、梅花杯、海棠杯、龙虎杯、八仙杯、龙鹤杯等。其中,爵形杯仿自商周时期的青铜爵。在《说文·鬯部》中有“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的记载,其中鬯酒指的是用于祭祀的香酒,说明爵除礼器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祭祀时使用的酒器。
德化制瓷发端于民间,也止于民间,没有帝王个人审美的控制,每个创新和进步都来自市场的推动,他们技艺纯熟,以客户喜好为准则,在探索白瓷的道路上逐渐达到旁人无法企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