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 行必果”是对是错?
相信很多人对“言必信 行必果”这六个字并不会陌生,它甚至被很多国人奉为指引人生方向的一盏明灯和座右铭。
然而,当进一步了解了孔夫子的后半句之后,却常令人大跌眼镜,甚至是难以接受。“言必信 行必果”最早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再后来,继承了孔圣人衣钵的孟子也曾曰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两位圣人的本意翻译过来,大概是说“凡事都是会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的,我们不必拘泥于过去的言行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世间一切都在变,言行哪有不变的道理,但无论怎么变,只要遵循着道义即可。”。
说人话就是“做人不可认死理,一旦环境发生了变化,过去说过的话可以跟现在的行动不一致”。
我们不妨兼听则明,再来听听另外一位圣人墨子的对于这六个字的观点吧,他在《墨子·兼爱下》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墨子那个时代,这个观点可能已经占主流,他观点是人们一定要言与行的一致。说话必定会去做,言与行一致这种人,表里相符就是诚信,做人诚信的根本是从言行一致开始的。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这或许也是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能够产生百家争鸣的缘故吧。
回到当今社会,相信无论任何真理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绝对正确到无可争议、不容辩驳。也不该成为我们不去独立思考的理解和借口。
如果有,那它的背后一定捆绑着某些霸道的强权,“两个凡是”即使再正确,它也需要特殊的年代和环境的支撑,我们不该倒行逆施,更不该让它再成为时代的主流。
最后,用一个例子来表达我的立场及观点吧!
清早起床后,5岁的女儿跟老爸提出了一个并不算过分的要求,今天就要爸爸送我去上学,并且还要接我放学。老爸二话不说毫无疑虑地就爽快答应了,吃完早饭,老爸认真履行了刚才的承诺,乖乖地将女儿送到了学校。
送完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去公司,开启了一天的辛苦而繁忙的工作,只顾着全情投入工作的老爸,竟然忘记了早上跟女儿的口头协定。当如梦惊醒般地突然想起来时,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了,这时女儿早已放学。于是 ,他赶紧打电话给家里人,问孩子接回来了吗?当听到电话那头女儿的声音时,才算如释重负地放心了许多。
回到家后,女儿就过来不依不饶地要向老爸要个说法,你不是答应过我要送我还要接我的吗?怎么没有兑现你的诺言呀?哼!爸爸说话不算话,不理你了!老爸本以为孩子生气,事态并没有太当回事,稍微哄一哄应该也就好了,可没想到女儿转头委屈地哭了起来,而且还哭得越来越伤心......
这或许就是“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的道理吧。
也或许在孩子的世界里就不该有谎言的存在,他们虽不懂什么是“言必信 行必果”的内涵,但他们坚定的认为,说话就该算话,既然做出了承诺,就应该认真且不折不扣地去履行它,否则,你也就变成了一个出尔反尔的“坏人”,这样的人跟童话世界和动画片里的大灰狼又有什么差别呢?
孩子们可能不会像受过教育的大人一样能精准地表达,但有些最最底层的道理却是相通的,它不因年龄而变,不因立场而变,不因社会地位而变......
最后,我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你是特别在意一时的得失的人,那么“言可不必信 行可不必果”;反之,为了一世之英明,即使明知“言必信 行必果”会对自己有所不利,也应该在尽量减少损失的前提下遵守最基本的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