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193】何为医德标准以及医德的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中说到医者,就是医德高尚的代表,所以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绝大多数医者也是时刻牢记医德于心,规范自己的言行。随着受教育时间与程度的加深,医德的标准在我的心目中,也越来越明确,那就是一切为患者着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广为宣传的典型事例多是为患者减免医药费,或自掏腰包予以帮助;不计报酬的工作;不向患者索要红包等有价物品或主动上缴患者给予的红包等等。久而久之,这成为了“医德”的一种最普遍标准。于是,在工作中,不少医者都在努力寻找机会,以证明自己医德的优良。
学院安排我为新入学医学生讲医学导论课,题目是“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是由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发起,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医学教育专家参加,中国八所最著名的医学院校均加入。经专家委员会广泛调研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的全球医学教育或医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要求,内容细化为七大类,数十项具体标准。我就是向新入学的口腔医学生们讲解这个内容。
七项内容之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职业素养的建立,包括医德。看来全球医学教育专家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有趣的是这本书(《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最后附录了用这一标准对我国八所最著名医学院校部分临毕业学生的测试结果,在七大类内容中第二和第三项即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技能的考评中,我们的医学生都获得优秀的结果,唯独第一项医德考核的结果是需提高。我当时看后深感惊奇和不解,为此专门咨询了此书的主要编者之一,华西医院的万学红教授,我问“我们的医学毕业生难道医德考核还不行吗”?他无奈地告诉我,如果用试卷考,我们的学生肯定都是高分没问题,可国际专家考核组是通过观察每一个医学生接诊和检查患者或模拟患者的一举一动,甚至表情和语言对医学生的医德作出判断的,故全国总体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个答案引起我的思考,怎样去标准和衡量医德?不是卷子上的标准试题,也不是媒体上普遍的免费或者其他,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个患者和职业的挚爱与投入。
时间过去很多年了,也许再这样举行一次国际性的考核,我们医学生的成绩可能会有提升,但就目前的医德教育模式来看,好像几十年如一日。
“与时俱进”也包含对医德的评判和教育,不能过于公式化和简单化,更不应将医德与违反规章度等混为一谈,这是需我们共同下大力气去挖掘和发展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