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杯池
1.山西流 杯 池 怀 古
流杯池一直是平定人的钟爱。每天清晨,晨光曦微之中,人们三三两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逶迤在南关的自强路上。他们缓步登上石砌的山路,向上攀登,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有的在大槐树下轻舒腿臂,舞刀弄拳,有的在凉亭里和着丝竹,悠扬高歌,有的则沿青草湮没的小路,登临峰顶,面对辽阔和空旷,鸟瞰山城林林总总的高楼大厦,放眼茫茫苍苍的林海山涛,用深深的呼吸和熠熠的目光感谢大自然的恩泽。
我也常常混迹于他们之中,和他们同步共驱,同歌共舞,然而在共享一缕清凉的同时,内心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和遐思。遥想当年,这里曾有清泉从石涧流出,淙淙而下,形成数道银带。金代刺史赵秉文,倚山傍水建涌泉亭,每年三月,人们到水边洗濯,以除晦气和不祥,那些文人佳士,墨客骚人,亦乘兴而来,饮宴取乐,他们将酒杯置于水上,杯随流水漂浮,于环曲处停下,坐于该处之人便取饮认“罚”。于是这“流觞九曲”的故事便一代代传了下来,这里也便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流杯池。
流杯池,这个令古州人民刻骨铭心的名字,让一池碧水,一弯清溪声名远扬,游览观光者如织,咏叹佳句迭出,请读胡予翼的《游流杯池》:
流杯九曲漾山空,尽日登临兴不穷。
青水波生三径绿,桃花影落一池红。
尚书胜迹浮尘外,公子灵旗近照中。
更有新成亭榭好,涌泉约略可能同。
当我从水绿波轻、桃红池碧的陶醉中醒来的时候,心中不禁有些惆怅和茫然。那一弯清泉到底去了哪里?峰顶是干涸的水池,里面已蒿草荒漫,弱柳杂生,昔日的八角亭旁,一眼一丈见方大小的泉井波澜不惊,浮物浪藉;流杯山前的鱼池,虽有稀疏钓者,却与眼前风景风马牛不相及。啊!我们的当政者,能否探秘泉水默然失迹的原由?我们的大款们,能否用你的金钱去再现“流觞九曲”的美景?
我漫步于流杯池,让我牵肠挂肚的,不仅是那“净无尘”的清水和“泼刺新”的游鱼,更有那“没荒苔”的古迹和“欢俗颓”的短碑。
我久久伫立于嘉山行祠前,却怎么也找不到晋公子申生的身影。这位“好仁而疆”,“宽惠而慈”的晋国太子,虽有征伐东山赤狄的赫赫战功,却被其父晋献公专宠的骊姬无端地杀害了。明人郭 紘在《晋公子庙碑》中说:“公子之死,死民之思,民仰公子如日焉。”可见,后人设祠祭祀他是为了悲壮,为了正义。如今祠里四大天王瞋目怒视,阿弥陀佛慈颜和善,我不知道,为什么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晋公子庙受到冷落,甚至完全忘却。
我执著地寻找悦贤祠。同行的张玉堂老人指指,我顺手势望去,只有半壁山墙,不禁生出“尚书胜迹浮尘外”的感慨。冯嘉谟有祀赵秉文诗:“轻暖轻寒二月时,流杯池畔悦贤祠,我来瞻仰尚书像,文采风流俨在兹。”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河北滏阳人,中金进士第应奉翰林,后官至礼部尚书,著《滏水集》七十余卷。赵在平定州任刺吏期间,为政宽简,政平讼息。后人思其德,“建祠肖像尸祝之”。后来到元明清三代,凡在平定做官而有功德于民者,皆于祠中供长生禄位。据晋家圪崂九十三岁的晋仁凯老人回忆,他学的是木匠,年轻时,曾在上城干活,一次他担了两萝筐位牌送到悦贤祠,可见人民对勤政爱民的清官的尊崇和爱戴,香火之盛也可见一斑。
我徜徉于流杯池的林木荒草、断垣残壁之间,追寻着古人艰难跋涉的足迹:我仿佛看见佛堂前驱邪禳灾者虔诚的涅槃,看见老爷庙里飘飞的黑色纸屑和袅袅缭绕的香烟,似乎听到禅房里如痴似醉的祷告,听到回响于山间谷底的钟鼓之声。水是山的经脉,文化是山的魂灵。流杯池,已远远超越“流觞九曲”的浪漫,而成为儒道释文化精粹的载体。我多么希望那些惠眼识珠的有识之士,能垂青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精神,去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让倾圮的墙体不再倾圮,让腐烂的椽梁不再腐烂,殿宇堂舍巍峨,亭台楼榭俊逸,体育设施齐全,娱乐项目精彩,信神者潜心祈福,健身者大展胸襟,古老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多元需求各得其所,岂不壮哉!美哉!
年轻时,读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颇有同病相怜之感。如今,我却要反其义而咏之:
前有古人,
后有来者。
岁月悠悠正逢时,
天地苍茫著华章。
2.黄庭坚与宜宾流杯池游记随笔
万里长江,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穿过著名的横断山脉,切开云贵高原,便到长江和岷江的汇合口--四川省宜宾市。
说来也怪,这座长江上游的历史名城,给人们的一个感觉便是古色古香,别具一格。还在旅游车车上时,四周的游客便不时传来对此地名酒“五粮液”的啧啧称赞!
驰名中外的“五粮液”,已经有着五百多年的酿造历史,你说它古不古?
清风徐来,酒香扑鼻,你说它香不香?
有了这古色古香的第一个印象之后,我们便兴致勃勃地向当地老乡打听这“古”“香”二字的特色来了。老乡们个个好客,众口一词地热心告诉我们:要访古么,少不得先去看看“流杯池”!
“流--杯--池”,又古又香,同行的游客们当然要频频问路,一睹为快了。
从史书上我早已读到,所谓“流杯池”,即著名的“曲水流杯”,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所创建,距今已有九百年的历史了。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自幼聪明好学,七岁即能出口成诗,是宋代很有影响的一位诗人。他还擅长行、草书,用笔纵横奇倔,以侧脸取势,自成一格,与苏轼等并称为送达四大书法家。一零九八年,他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来到戎州(即今宜宾)。据《宜宾县志》记载;“黄山谷谪居时凿石引水为流觞之乐”,流杯池因此便得名了。
流杯池位于宜宾市内的江北公园。在老乡们的指点下,我顺着宽阔的水泥大道走去,过了岷江口的公路大桥,不远便是。大路两旁,山坡上下,那一丛丛的竹簧,一块块的枯林,翠绿绿的,红艳艳的,给流杯池一带又添了一层古香古色。
进入江北公园,老远便看到一座巨大的岩石上雕刻着“南极老人无量寿佛”八个苍劲有力、工整清晰的大字。据记载,为黄庭坚真迹。顺着岩石栈道而下,便是流杯池。但见一股清泉从岩下流出;在岩凹中,凿有一个两边如锯齿形的水池,泉水在池内蜿蜒流淌,终年不竭。传说当年黄庭坚经常与友人在池两边对坐,将酒杯放在池中,杯流到谁的跟前,谁就吟诗饮酒,借此消遣解愁。
池的两头入口处,用条石砌有牌坊,一头雕有“玉水方流”;一头刻着“阁水环阶”。周围的岩石上有“流觞曲水”、“水面流霞”、“秀水奇山”等石刻,其中以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所题“胜概”二字最为醒目,整个流杯池,存有宋、元、明、清历史石刻遗迹百处,现今尚可辨认的约有五十余处,其内容除刻有黄庭坚的诗词外,多为纪念黄庭坚和流赞颂杯池的。
黄庭坚在宜宾居住三年左右,他在这里写了《苦笋赋》《荔枝录颂》等名篇,影响很大。昔人把他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相媲美,将他们的像并绘于宜宾之东的“二老阁”,另辟“妙墨亭”专门陈列黄庭坚真迹。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范成大当年来到宜宾时,都曾写诗纪念过他。
风味独特的流杯池,和长江两岸的其他文化古迹一样,不仅为壮丽的山河增锦添秀,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艺术宝库。今天的流杯池,台榭楼阁修葺一新,正以其更美的面貌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奋力登上流杯池那巨大的岩石,环顾四周,滚滚东去的大江上,白矾点点,汽笛声声,近处的岷江公路大桥,车来人往,远处的金沙江畔,长长的列车正拖着一缕青烟飞驰而过。把古城宜宾的冶金、机械制造、造纸、纺织、食品等工业产品,一车车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运往世界各地。面对着这一派繁忙的运输景象,那迷人的景致,人们好似陶醉在杯杯沁人心脾的“五粮液”中。仿佛听到了宜宾在飞快的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