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就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为什么仍然一意孤行

大明朝历经276年,可以说,明朝运转二百多年的基本制度,都是朱元璋一人设计的。

也许是从小过得太苦,对自己打下的这份家业,朱元璋总是战战兢兢。即位的第三天,他就告诫大臣们:“忧患之来,常始于细枝末节。明智者能从无踪无形中嗅出危险的味道,而愚昧的人在事情已出现苗头时还毫不在意。”

为此,朱元璋“寝不安枕,忧悬于心”,为了确保家业的绝对安全,他不惜大肆屠杀功臣,废除宰相制度,这些最棘手的事情朱元璋一人操办,给子孙留下了巨大的舒缓空间。

虽然早就知道长子朱标性格柔弱,但是传统思维让朱元璋坚定立嫡长子的原则毫不动摇。为了把这个资质平庸的长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

他的《皇明祖训》絮絮叨叨,反复强调如何要守成,细化到子孙的日常规范。概括起来,朱元璋的精神遗产,主要是强调子孙们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生活和思想建设,时刻保持警惕,确保绝对安全。在朱氏家族,他一直以仁慈、不放心的形象出现在他的子孙面前。

他甚至希望自己的一生提前把整个帝国的无限事业全部打理好,规范好,只要后人严格遵守,便能实现长治久安。尤其是对太子朱标的培养,可谓煞费苦心,给他选拔最好的老师,并且亲身示范如何创业、守业,甚至还刻意设置一些磨难给朱标,希望他能在磨砺中成长。

与此同时,他还加大对其他皇子的分封制度设计,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觊觎皇位,甚至用哄小孩的语言对他们说:“你们的日子比天子要好过得多,要安于自己的地位。”觉得不够,又进一步引申说:“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

朱元璋从享受和安逸的角度阐发了做王侯比做皇帝舒服的理论,看似有理,然而从权力和欲望的人性的深层解读来看,他的解释又是多么的经不住推敲,尤其作为皇帝的他,这样解释皇帝这个职业,可能自己都感到自欺欺人。

对于这种制度安排,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朱元璋的错误设计,强藩镇必然挑战中央权威。

洪武九年(1376年),一个地位不高的小人物——山西平遥县训导叶伯巨,上书朱元璋,指出“分封太侈”:“臣恐数年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极矣。

翻译成白话就是:现在这样的安排,以后必然发生祸患,从汉代来讲,所有的祸患都是因为这种分封制,最后闹得骨肉残杀,殷鉴不远。

叶伯巨的谏言可谓一言中的,历史上的分封制度殷鉴不远,危害极大。那么,朱元璋是如何反应的呢?——恼羞大怒,认为这是离间骨肉亲情,要亲手射杀叶伯巨。后经群臣劝阻,才没亲自动手,但最终叶伯巨也因此死在狱中。

其实,朱元璋聪明一世,又何尝不知道这种设计的弊端?然而,朱元璋与生俱来的农民思维,始终没能跳出传统的分家模式。他比谁都知道分封的弊端,但站在手心手背都是肉上来思考帝国政治,再英明伟大的政治家也会被血脉亲情所干扰,朱元璋大而言之是进行国家体制改革,小而言之就是一个农民给儿孙们平分家业,再选出一个大掌柜而已。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苦心栽培的接班人朱标因病猝然去世。那一年,朱元璋65岁,老泪纵横后,他依旧坚持既定接班人制度,抛弃所有从年龄、阅历、能力都有很大优势的儿子们,去选择朱标之子朱允炆为接班人。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叔叔辈的王权与朱允炆的皇权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燕王朱棣造反,短短时间就推翻了朱元璋的既定方针。

在历代皇帝中,朱元璋都算得上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聪明一世,最后却栽在了自己先天的农民思维上,可能这就是宿命吧。

历史客栈作者:能静居主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