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肖华17岁就是红军的师政委,其实师长比他更厉害
提起开国上将肖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娃娃司令”,17岁就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委。

不过,咱今天要说的不是肖华,而是他的搭档,“少共国际师”的师长:吴高群。
吴高群是江西上犹县人,生于1910年,比肖华大6岁。
吴高群最早参加的其实是国民党军,但他对国民党军的作风很看不惯,就在几个月后悄悄离开,加入了朱老总的部队,还跟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成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的一员。
1932年7月,吴超群参加了红军阻击粤军的南雄水口之战,打得非常勇猛,连朱老总都说,吴高群打仗太不要命了,以后得收着点打,不能白白牺牲。很快,吴高群就升任红2师师长。
接下来,吴高群又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命。
1933年8月,“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第一任师长是陈光,政委是冯文彬,但没过多久,师长又换成了吴高群,政委就是大名鼎鼎的肖华。当时,吴高群23岁,肖华17岁。
这支特殊的部队,成员多是14岁到18岁的青少年,所以,大家就给吴高群起了个绰号,叫“娃娃头师长”。

很快,少共国际师就迎来了一场战斗,吴高群率部开赴福建拿口,与国民党军周至群部交上了火。敌军火力很猛,吴高群拿着枪,大声说:“我不动,谁也不能撤!要死就死在这里!”
最终,在吴高群的指挥下,少共国际师取得了一场大胜,连朱老总都亲自发来贺电。
还有一次,陈诚的第28军杀了过来,吴超群奉命率少共国际师从侧翼包抄。可敌军有飞机掩护,少共国际师进攻非常不顺,吴高群大怒,挺着刺刀就杀了过去。
突然,一发炮弹打过来,警卫员眼疾手快,把吴高群摁倒在地,才躲过一劫。吴高群爬起来后,又要往前冲,警卫员还要拦,吴高群大怒,说:“拦什么拦!老子不是泥捏着的,死不了!”
说完,吴高群又杀进敌阵,如砍瓜切菜一般,敌军纷纷落荒而逃。
敌军被打得灰头土脸,只好撤回黎川县城。陈诚大怒,又调来很多架飞机,说抓不到活的吴高群,死的也要!
很快,敌机就在我军阵地下起了炮弹雨,此时的吴高群,正和肖华在一棵大松树旁边观察敌情,一颗炮弹正好落在吴高群这一侧,吴高群被弹片击中,当场倒地。

肖华赶紧让人去找担架,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活吴师长!军委听说吴高群受了重伤,也立刻电令红军建宁医院,用最好的设备和药救吴师长。
吴高群身中七块弹片,包括头部,鲜血止不住的流。虽然医院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挽回吴高群的生命。
吴高群牺牲时只有23岁,时间是1933年12月22日,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先走了,你们要努力,为咱们少共国际师增光!”
肖华对这位搭档非常佩服,也非常惋惜,1955年授衔后,曾对很多人说:“如果吴高群没有牺牲,肯定也是上将,比我的地位还要高。”
后来,肖华还专程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祭奠吴高群,并写了一首诗《悼吴高群》,咱一起来欣赏一下——
青年雄狮战团村,出奇制胜创敌军。
恼羞成怒蒋飞贼,夺我战友吴高群。
智勇双全好战将,赤胆忠心为革命。
壮烈青春献大业,英雄形象高山鹰。
再说这支少共国际师,吴高群牺牲后,师长一职先后由曹里怀、彭绍辉担任,一个中将,一个上将。
到1935年2月10日,少共国际师撤编,共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走出了17位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