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指导手册,附图示说明!

来源: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一、无土方支护

1、工艺流程关联图

2、主控标准
①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
②对土方开挖的控制
控制的主要内容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③基坑(槽)验收
基坑开挖完毕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等有关人员共同到现场进行检查、鉴定验槽,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地基土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破坏原状土结构或发生较大的扰动现象。
④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
⑤填土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序。
⑥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⑦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 100-500 ㎡取样 1  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 400-900 ㎡取样 1  组;基坑和管沟回填每 20-50m取样 1 组,但每层均不少于 1 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⑧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 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 0.08t/m³,且不应集中。
⑨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参见下表(mm),

01土方开挖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02 土方回填

1、施工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二、桩基

1、工艺流程关联图
2、主控标准
①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②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③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 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④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规范要求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执行。每浇筑 50m³ 必须有 1 组试件,小于 50m³ 的桩,每根桩必须有 1 组试件。
⑤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
⑥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30%,且不应少于 20 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 10 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不得少于 10 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 1 根。
⑦对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01 锚杆静压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0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03 钢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04 混凝土灌注桩

(1)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2)回转钻成孔灌注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钻孔压浆灌注桩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3、预控措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