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阅读妙招,专治"读书记不住"

主播:大宝

本书是美国公认经典阅读书籍,也是风靡全球的“个人MBA计划”推荐书目。作者艾比·马克斯·比尔是高效阅读领域专家,她开设的互动式在线课程“普林斯顿阅读法”,25年来帮助了数百万人成功提升了阅读速度。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享过本书的三个小技巧,今天我们将分享另外两个打通阅读任督二脉的法宝,分别是善意的怀疑和理解十字路口。

善意的怀疑

最近在某一期综艺节目上,一位心理学者分享了一段读书与育儿的经历。大意是:看了大量相关书籍后,当育儿现实与书中观点相悖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书本产生了深深怀疑。

理解上的错位无非在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有些观点本身就是矛盾的。作为读者,如果总是被动接受作者观点无异于囫囵吞枣。

有效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思想的交流,而非单向的沟通。我们应该摆脱单纯被动接受读者(作者)观点的状态,转为双向交流。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挑战作者。阅读中,有时难免会对作者的表达感到惊讶、困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书中观点本身不明确或者推理有漏洞。这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批判式提问:

001 指向作者。 比如,作者对这个主题是否有足够的经验?Ta的动机是什么?立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

002 指向内容。 比如,本书的针对性读者是谁?书中细节是事实性的还是编造的?

003 指向自己。比如,书中传递的观点与自己已知的信息是否相符?这会如何影响自己以及该怎么使用它?

第二,区分事实和观点,辩证看待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辅以情感是人类的自然倾向。为帮助学员认清事实,作者曾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练习:她让学员们尽可能多地列出与“玩具”有关的事实。结果,在学员们给出的几十个答案中,只有2到3个是真正的事实描述,其他的都是意见、推论或者偏见。也就是说,世上的观点永远比事实多。

尽管我们提倡批判式阅读,但懂得了这个原理之后,也要注意在阅读中辩证地看待自己的观点,区分情绪化思维和逻辑思维。因为有时候对观点的强烈反响,是由于自己的偏见或主观感受造成的,而这又是影响深度阅读的绊脚石。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先阅读材料,问问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然后再进行推论,而不是直接给出评论。

与作者进行假想对话,想象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是一场思想交易,并学会揣摩其中的原理。阅读中,越习惯善意的怀疑,提出的问题也就越深刻,反过来也越能提升思考的深度。

理解十字路口

有时,为了一次考试或与工作相关的重要项目,我们不得不阅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或文章。但很多人发现,虽然尽力去读,还是对文章理解得十分有限。“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充满了行话和专业术语的阅读,难免让人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打退堂鼓。遇到类似情况,怎么破呢?

作者指出:首先,应该明白读不懂专业性强的文章,并不是因为理解能力太差,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树立了这样的意识,有利于我们减轻心理上的认知障碍。

那么,如何获取更多相关的背景知识呢?书中提到只要坚持读下去,理解了其中10%-20% 的内容,就可以从其中某些反复出现的理论和概念进行切入,通过查阅与之不同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理解。比如,你本身对医学并没有太多的储备知识,但又想读懂专业期刊上关于糖尿病的研究,这时就可以从一些面向大众的糖尿病类科普文章入手,以此作为跳板进行过渡。

除此之外,针对晦涩难懂的阅读材料,作者还给出了以下建议:

001 预览。细读文章前,进行整体预览是了解文章布局、大概内容,以及作者观点的好办法。读前预览,方便我们从中获取更多细节。

002 熟悉陌生术语。书中页边的空白处、章节首尾的列表里,常常会出现一些印成黑体的字词,细读前花点时间来了解和熟悉这些术语的含义,可以为接下来的阅读扫清不少障碍。

003 寻找5W1H。不需要从头到尾阅读所有材料,有时候通过积极地寻找5W,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和1H(how )的方法,我们就能快速获得相关例子和观点。

00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得越多,拥有的背景知识就越丰富。去从未去过的地方度假、读一读平时不怎么感兴趣的书籍、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这些经历会反过来,帮助我们读得更快、理解地更透彻。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两个有效阅读的策略,分别是善意的怀疑,以批判的眼光在书中寻找答案;理解的十字路口,帮助我们提升专业性阅读水平,打造以一敌百的竞争力。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参考书目:《如何阅读:一个已经被证实的低投入高回报的的学习方法》[美] 艾比·马克斯·比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