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瘀论治骨痿》

骨痿亦称肾痿,是由于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所致。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古籍就对其有所记载,如《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骨痿,大多表现为腰脊酸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这些症状与西医学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类似。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的微结构退变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Kanis提出,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是男性的3倍,西方妇女在50岁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身危险大约为40%,相当于妇女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内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2.4亿,占总人口的17.3%,社会老龄化使得该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由于异常的骨量丢失和骨微观结构改变,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很高,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特别是原发I型骨质疏松。由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缺乏,引起骨质流失迅速,骨组织结构变化,骨脆性增高,更容易发生骨折。在这些患者骨痿中,约10%发生骨折迟缓愈合,并且随年龄增长,愈合周期延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预计到2050年,全球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导致的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260万。因此对该病的防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骨质疏松症的西医干预方法主要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西药对OP有一定疗效,主要是针对疾病本身及其骨折引起的疼痛,其使用有疗程限制,并且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与不良反应;手术治疗仅适用于伴有骨的OP患者。因此,在OP的治疗方面,西医治疗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史晓林教授从骨痿病名的基础认识入手,层层深入,归纳中医古籍对于骨痿的论述,分析历代医家对于骨痿的认识与治疗,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不拘泥于从虚论治骨痿,提出了虚、瘀、毒三者结合的新模式认识骨痿,以及应用益气温经法论治骨痿,对于骨痿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其源也远,形成了系统的防治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贯穿始终。《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生髓。”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滋养了骨骼的发育及生长,肾精足则髓充骨坚。肾精为骨骼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原动力,肾精充足则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得养而坚固;肾精不充则骨髓失养,骨骼痿弱,发为骨痿。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后天无以充养先天,故见精亏髓虚;肝肾精血同源,肝血亏虚则精血乏源,筋枯髓减,四肢关节屈不利,从而可见行走不利、周身疼痛等骨质疏松症状。天癸是肾中精气变化的反映,绝经后女性天癸衰竭,肾中精气阴阳衰微,可见腰膝酸软无力,下肢痿弱难行。

肾阴亏损,内生虚热,灼伤血络;虚阳不能布敷,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久之瘀血内生,不通则痛,疼痛由生。故骨质疏松症可根据病因病机辨为不同证型,但总体言之,虚瘀并见,肾虚为本,疼痛为标,治疗不离肝脾肾三脏。

方随法出,中药防治骨痿不离补肾健骨、益肾生髓。《四圣心源》有言:“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故临床上补肾类中药和补肾类方剂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可得到远期疗效。

临床上药物多选择具有益气、强骨、补肾、益阳作用的中药,如淫羊藿、补骨脂、肉从蓉、枸杞子、杜仲、骨碎补、巴戟天等;而方剂多见补肾类方化裁加减,有六味地黄汤、二仙汤、四物汤、左归丸等。

多项研究表明,补肾类中药可通过调节内分泌、成骨分化和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促进骨生成及骨代谢等多个环节,从而提高骨密度、骨矿含量,改善骨质疏松症多项检验指标,有效缓解、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中药复方讲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各医家在使用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并未单施一法,均病证合参,将补肝肾、健脾、化瘀等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求临证遣方之效。

脾肾阳虚型

症状:腰背冷痛,酸软乏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或小便不利,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泄不止,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或胖,苔白或滑,脉沉细弱或沉弦迟。

治法:温补脾肾,强筋健骨。

汤剂: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黄、肉桂、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当归、杜仲、菟丝子、巴戟天、骨碎补、三棱等。

加减:虚寒证候明显者,可加用仙茅、肉苁蓉、淫羊藿、干姜等以温阳散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中成药:右归丸、肾气丸、仙灵骨葆胶囊、淫羊藿总黄酮胶囊等。仙灵骨葆胶囊药用淫羊藿、续断、丹参、知母、补骨脂、地黄。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之功,用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全方共奏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之功效。

肝肾阴虚型

症状:腰膝酸痛,膝软无力,下肢抽搐,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绝。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填精壮骨。

汤剂:左归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骨碎补、续断、淫羊藿等。

加减:阴虚火旺证明显者,可加知母、黄柏;疼痛明显者,可加桑寄生补肾壮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天格胶囊等。金天格胶囊的主要成分是人工虎骨粉。虎骨味甘、辛,性温,具有滋补胶肾,强筋健骨,祛风通络功效。



肾虚血瘀型



症状:腰膝酸软,下肢活动不利,头晕目眩,下肢偶有麻木刺痛。舌下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治法:补肾壮筋,化瘀止痛。

汤剂:补肾活血汤加减。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杜仲、枸杞、当归尾、山萸肉、肉苁蓉、没药、独活、红花。

加减:酸软甚者加牛膝、狗脊补肾强腰;血瘀甚者加丹参、川芎、川牛膝活血化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者加黄芪、党参、龙眼肉补气养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成药:骨疏康胶囊、壮骨止痛胶囊。骨疏康胶囊(颗粒)由淫羊藿、熟地黄、骨碎补、黄芪、丹参、木耳、黄瓜子共七种成分组成,以淫羊蕾为君药,配合熟地黄、骨碎补、黄瓜手,可达到阴阳双补,强壮骨骼的作用;黄芪、木耳健脾益气,丹参活血通络,全方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壮骨之功效。

出处:《从虚瘀论治骨痿》

作者:史晓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主席,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医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