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外交的真谛

为将之道,讲究的是恩威并济。舌辩之士背后有得力武将的支持,能让谈判事半功倍。武将辅以外交谈判专家,能以小伤亡换取大胜利。

外交,从来都不是外交家凭嘴就能逆乾坤的。比如说春秋时期,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区,齐景公跟鲁定公筑台会盟。齐强鲁弱,之前齐国还数次占领了鲁国的土地,齐王还带着名嘴晏子,所以齐景公对于这次谈判信心十足,感觉一定能谈出利益来。鲁定公很担心,又没有好办法,恰巧此时担任鲁国司寇的人是孔子,那就让孔子去化解这次危机。

孔子和晏子那是老冤家了,之前孔子到齐国求职的时候,本来都说动齐景公了,硬是让晏子给搅黄了。这回这两位巨能说的国际名嘴要在夹谷齐鲁会盟上展开一场世纪对决。

两国登台谈判,著名外交家晏子和业余外交家孔子展开了唇枪舌战。晏子使楚天下闻名,有的是谈判占便宜的技巧。但是孔子上来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给齐景公讲道理,讲到最后,齐景公表示孔子说得对,不仅放弃了继续对鲁国索取领土的要求,还归还了之前占领的鲁国领土,最后还向鲁定公表示道歉。孔子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之所以能碾压专业外交家晏子和盛气凌人的齐景公,并不仅仅是他在会盟台表现的好,关键是孔子来之前安排了鲁国高手申句须、乐颀带人在台下埋伏。齐景公当然不愿意在台上听孔子讲道理数落自己,于是下令台下乐队奏乐。齐国乐队来到台下,每个人都携带武器。齐景公的意思很明了,那意思就是告诉孔子赶紧住嘴,再叨叨就动手。只见孔子微微一笑,一声令下,申句须和乐颀带人不打招呼抽刀就上,斩了所有持有武器企图接近鲁定公的乐队,最狠的是杀完之后孔子还能从法理上找到杀人的道理,杀了齐国的人,还得说齐景公不对。齐景公大惊失色,齐国黎弥本想亲自动手去治住鲁定公。但见孔子怒气冲冲,申句须、乐颀随时准备出招,黎弥决定放弃了,鲁国取得了这次外交的巨大胜利。

战国时代,名嘴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当年折辱秦王,占尽了便宜还能全身而退,之所以秦王忍了这口气,那是因为蔺相如背后有名将廉颇的大军撑腰。

清末的时候,精通外交的李鸿章、伍庭芳在马关跟伊藤博文谈判,李中堂无论是据理力争还是耍赖大玩滚刀肉,但是统统不奏效。是李鸿章、伍庭芳不会外交吗?不是。是伊藤博文很会外交吗?也不是。伊藤博文一句再不签约就打北京,比任何外交辞令都管用。

同样是伍庭芳,在处理墨西哥迫害华工事件的时候,墨西哥当局百般耍赖,伍庭芳一怒之下宣布不谈了,叫海军来趟墨西哥。墨西哥政府吓坏了,赶紧找来美国劝架,宣布给与华工平等的待遇。

所以说再厉害的外交家,都需要强大的武将在背后配合。同样,强大的武将也需要名嘴辅佐战争,以达到中国人心目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

蒯彻和韩信相遇,就是这样双赢的局面。蒯彻需要建功立业的机会,韩信需要一个舌辩之士去说降齐王广。俩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根据韩信的计划,他带领大军压境,让蒯彻趁机去找齐王广谈判,一定能拿下齐国。正当蒯彻和韩信踌躇满志要拿下齐国的时候,大军刚走到今天的德州平原县,消息传来,说郦食其已经说降齐王广,齐国举国投降汉国。

韩信一脸的黑线,这算什么事啊?说好的让我攻打齐国呢?理想中的齐王王冠呢?

蒯彻也很郁闷,说好的说降田广一举成名呢?怎么就又让那个郦老头夺了先机?

两位还真别郁闷,这都是汉王下的好大一盘棋。调走李左车就得到了齐国可说降的情报,夺了韩信的精兵就能延缓韩信出兵的速度。正好有这个时间差让郦食其跑趟齐国,齐国挨着韩信和彭越,郦食其借势谈判,在韩信兵至齐国之前把这件大事已经搞定,小韩,回邯郸吧。

这事韩信还真不能说刘邦不地道,因为新闻上说了,郦食其是以个人身份到齐国去的,并没有拿着汉王使者的符节,怎么说都是郦食其的个人行为,跟刘邦无关。就算韩信找刘邦理论,刘邦也只能表示遗憾。

你别看韩信打仗点子很多,论到这事上,韩信直接呆若木鸡,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正如刘邦所料,这招绝对能活活玩死韩信。如果事情进展顺利,若干年后,刘邦君临天下,论功行赏的时候韩信因为功劳不足,被封为淮阴侯,到时候韩信也说不出什么来。

刘邦千算万算,就没算到韩信身边突然多了个蒯彻。蒯彻多聪明啊,他准确的分析出这是刘邦的一计,为的就是让韩信吃个哑巴亏。所以蒯彻教给韩信一招,也让刘邦吃个哑巴亏。

既然郦食其是以个人身份去的,那么好了,说明这事不是汉王的意思。也就是说,韩信完全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就目前而言,刘邦没有给韩信下达任何新命令,也就是说之前刘邦让韩信征讨齐国的命令还算数。既然如此,那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也不用李左车的说降之计,反正齐国大军已经从历下(今山东济南)撤走了,那就打他个措手不及。

韩信顿悟,带兵就扑向了齐国,所有的计谋都顾不上了,齐国毫无准备,被韩信打了个落花流水。齐王广认为是郦食其跟韩信商量好玩阴的,所以烹杀了郦食其。

韩信势如破竹,一战克历下,二战破临淄(今山东淄博)。齐王广和田横逃往高密,同时放弃仇恨,向项羽求援。

此时项羽刚从彭越那里撤兵,解了荥阳之围,跟刘邦在广武对峙。这场对峙从面上看,项羽占尽了先机,刘邦坚守不出,不敢跟项羽决战。不过刘邦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项羽快倒霉了。郦食其游说齐国成功,齐王广只要在郦食其的带领下南击彭城,项羽必定腹背受敌,形式被动。届时汉王一道指令,彭越奉命南下,项羽的末日就到了。

刘邦万万没想到,韩信身边多了一个蒯彻,而蒯彻又是个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主儿。韩信悍然发动对齐国的进攻,毁了刘邦借齐国之兵攻打彭城的计划。齐王广放弃仇恨向项羽求援,项羽非常担心韩信万一上了瘾,顺带着从山东南下攻打彭城麻烦就大了。所以项羽不得不分兵攻打韩信,这次项羽派出的是自己的心腹爱将龙且。

龙且跟项羽是发小,是项羽帐下最猛的一个将军。龙且东征西讨,往往身先士卒,勇不可挡。龙且曾在东阿力战救田荣,章邯尚且避其锋芒。也曾大战淮南,连以勇武著称的英布也不是龙且的对手。项羽派龙且对抗韩信,那是对龙且寄予厚望。

龙且带领大军在高密和齐王广汇合,在潍水跟韩信对峙。有人告诉龙且,韩信远道而来,粮草匮乏,应该坚壁清野,拖住韩信,等到韩信粮尽的时候前去招降,必然一举成功。

这招其实跟韩信对付齐国的招数是一个路数,都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说降对手。如果龙且这么干,项羽再承诺封韩信为王,你说韩信会不会投降项羽?不管韩信怎么想,蒯彻一定会劝韩信先投降项羽的。就算不去招降韩信,等到韩信粮尽,一举拿下仓促出兵三齐的韩信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咱们这位龙且大将军不以为然,他说要跟韩信决战有两大理由。其一,韩信他认识,当年的项王身边的一个侍卫而已,武功一般。其二,项羽让他来打韩信,不是让他来招降韩信的。万一韩信投降了,怎么能显示自己的武功高强呢?那没办法了,龙且恃勇迎战韩信。韩信部果然一触即溃,龙且纵兵追击。等到龙且大军半渡潍水的时候,潍水的水位忽然飙升,楚军被大水冲垮,韩信趁机进攻,齐楚联军全军覆没,龙且被杀,田广被俘,田横逃往胶东自立为王,韩信在三齐再无对手。

韩信堵住潍水冲垮楚军,全歼齐楚联军,威震三齐。这个事件太突然了,震惊了三个人。

这头一个,就是项羽。他没想过当年自己身边那个侍卫韩信能杀死武功天下第二的龙且。看这意思,除了项羽亲自出马,就凭相遇手下那些个肌肉男没人能敌的住韩信。但是项羽眼看就能在广武一口气吞下刘邦,实在不能再次分兵去山东了。但是放着韩信在山东对自己威胁太大,所以项羽不得不派说客武涉去跟韩信谈判,企图争取韩信到自己麾下。

如果说给那个时代的知名说客排个序,能排进四大说客的一定是郦食其、蒯彻、随何、武涉。武涉谈判技巧非常高,他不劝韩信背汉归楚,而是劝韩信独立,成为楚汉之外的第三方势力。不得不说就当时那个情况,武涉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在没有强大军队做保证的情况下,你让一个说客能把龙且在战场上输掉的用嘴说回来,根本不现实。武涉尽可能的让韩信佣兵自重,哪怕不反汉王,只要不趁机攻打彭城,那就算是武涉的胜利了。

可惜的是龙且跟韩信在潍水对峙的时候,项羽没派武涉去谈判。现在龙且全军覆没,武涉再去谈判一毛钱的意义都没了。韩信想到了自己那四年的侍卫生涯,一种复仇的快感油然而生。老子当年说的计策你项羽一个都不听,你按你的方式成功了,而我现在也按我的方式成功了。你现在来求我,还没拿出诚意来。龙且作为西楚的二号人物,战功赫赫,到死连个侯都没混上。除非我疯了,要不然绝不会再跟你项羽混。

除了项羽之外,刘邦也被韩信惊呆了。他没想到情况失控了,韩信到了三齐,他还会听自己的吗?不知道,总之让韩信抄项羽的后路就难了,自己在广武也悬了。

在项羽和刘邦两位大佬之外,彭越也被韩信深深的鼓舞了。原来在这个时代,实力才是硬道理。

蒯彻怂恿韩信出兵三齐,让刘邦压制韩信的计划失败,让刘邦投机拿下的齐国又丢了,让刘邦抄项羽后路的计划无从实施,让刘邦资助彭越的两万人马打了水漂,让刘邦在广武陷入了深深的被动当中。对于刘邦来说,这又是一次生死边缘上的大危机本来一切尽在掌握中,结果被一个小小的蒯彻给全盘打乱。至于这次大危机该如何化解,下节再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