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时光 丨 学田湾,过去和未来的时光在这里交汇

关于重庆的过去/现在/未来

你可以在这里讲述

欢迎投稿至邮箱sgltougao@126.com

重庆文化主题书店

第617个故事

时空交汇的小街

作者:王福梅

作者简介:

王福梅,重庆市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凡尘天使》、《少年千日惑》,曾获《重庆晚报》文学奖。

从街背面低洼地势登临高地远眺,学田湾社区街道人群密集,身影忙碌。街面老树四季葱郁,枝叶遮蔽两旁的房屋。楼房高低错落,既封闭又相对开放。

小街不长,呈T形,十余分钟即走完。街尽头三道端口敞开,通往外面的世界。端口延伸,几处历史遗迹镌刻沧桑与苦难,硝烟散落在青色砖瓦中,在岁月风尘中。小街祥和安宁,和平鸽在广场古建筑前,在硕大的黄葛树上飞翔。

地上的砖头石块被无数脚印磨破,数次被换掉,而岁月的痕迹却从未磨灭。闹市中的小街,满是生活的烟火味道,安静,清雅。

社区生活方便丰足,街道将生活的细枝末节演绎出来。仅需半小时,下楼就可以买到做饭所需食材。

小街昼夜忙碌,热闹,因了这全市最大的批发菜市场。天刚亮,卡车载着蔬菜从郊外运输来市场楼下,喇叭声和卸货声交织在一起,还夹杂有节奏的吆喝,喊号子声音。如生活交响曲,打破清晨宁静,宣示新一天生活开始。

菜市场带动其他商业繁荣,小街水果铺、粮肉店、服装店、药房、餐馆、超市、理发店俱全,常年不出小区,生活不成问题。

早上六点过,家庭主妇出门买菜,有的背布袋,有的拖着滑轮车,形成闲散又匆忙的人流。市场菜品多,且新鲜,价格偏低,超划算。周边区住户开车来此买菜,直呼安逸。

小区马爷爷退休多年,每天到菜市场买新鲜蔬菜,碰见邻居喜欢絮叨几句,笑眯眯摆他的两个孙子,讲他看到的小区趣事。他儿子住同小区另栋楼,他和老伴每天早上准时去儿子家带孙子,过着忙碌有序的幸福生活。

右边街口草药铺子开店二十余年,屋里堆满草药,半新鲜半晒干,草药芳香飘到街上,老远就闻到香气。

居民患风寒风热感冒,脾胃虚弱,腹泻,抓几服草药,十几块钱,就见效果。

抓过药,再到隔壁买老面馒头,十元钱一大包。纯手工和面,刚出笼的馒头有嚼劲,回甜,手慢无。

看似普通的街口蕴藏着历史和故事。这便是《一双绣花鞋》描述的春森路,老屋门前,再也听不见暗夜的脚步声,雨夜的影子一并消失。

如今生活闲适自在,旧式普通民居某个角落传出麻将声;巷道与坡坎处,一对中年夫妇经营小卖部,顺带修补皮鞋;那些缝纫、织补、修锁手艺传承人,安静守着背街老巷,延续着,编织着普通生活,闲暇时逛逛街口处的大礼堂广场和三峡博物馆,感受生活与时代的浪花。

时有外国朋友来菜市场溜达参观,好奇惊叹,举着相机随手拍。

社区是忙碌的,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老刘在菜市卖豆芽,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把豆芽送往市内百余家餐馆和公司,送完已是六点过,又接着准备经营零售生意,直到十点过才能吃上早饭。十余年间老刘攒下钱,在小区置得二手房。如今一家三口搬来社区两年了,觉得住在这里方便,不用每天大老远挤乘公车来此做生意。

住在社区,不想做饭时,下顿馆子,一念间便是分分钟的事情。餐馆几十家,有火锅、特色汤锅、蒸炒菜、快餐、面馆,看到啥都想吃,又不知吃啥好。餐馆竞争强,如走马灯,有的三五个月或一年半载歇业,改换门庭。

巷子老店特色面是老社区人的最爱。见到生面孔,老板问要辣椒吗?面软还是硬?菜多还是少?多去几次,无需老板问,熟识的顾客走拢说:干馏豌豆面二两,面软,少面多菜,辣椒能放多少放多少。

老板回答:好呢!声调悠长,暖意融融。

不到十分钟,干馏豌豆面端上桌,还冒热气,芝麻酱香、花生米和芽菜脆,豌豆软糯。食客多,店内坐不下,移到门口吃,人坐矮凳,面碗放独凳上。一碗面,是绵长的记忆,盛满故城光阴与回忆,回味悠长。

小街有些固执,坚守着生活本来的模样,它也踏着时代的节拍悄然变化。近年网络发达,街上的报亭和旧书摊、十字绣小店随之消失,没了影踪。过去,当街市灯火初上,旧书摊与宵夜一同摆出来,如今被蛋糕店、咖啡店取代。摇滚乐声中,小街越来越时尚,九零后和零零后的身影年轻了小街。

那份朴素善良的品行没有改变。小王从农村出来学艺,在小街开店二十余年,店名一直没改换过。有人劝他换个时尚名头,比如形象设计中心,梦幻造型,顶上设计,小王不肯,店名沿用至今。

店名朴素,店堂装修清爽简单。小王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学习班,学新知识。他把心思花在剪发技术上,变着花样琢磨为顾客剪发。为老顾客剪头,来点小创新,给点小惊喜,比如刘海偏长点,后脑勺留椭圆形,或者留尖角。鬓发修剪短了,顾客变年轻了,时尚了,精神了。

顾客左右照镜子,感到满意,主动办卡预付钱,从不担心被骗。小王坚守踏实和善良,报答忠实的顾客。

社区居民多,充满人情味。小区门口的路被堵死,喇叭声此起彼伏。杨姐牵着狗,扯起嗓门吵那些乱停车的司机,气不过还带把子。杨姐可是刀子嘴豆腐心,骂人不留情面,帮人也不含糊,她义务协助物管出面处理小区的事情,每天在业主群提醒忘性大的年轻人出门要锁好门,要关好水电气。

家在社区,人性之光温暖你我。

在小街溜达,凝视,品味这条熟悉的街道,倾听它的声音,点点记忆,眼前的景物把人带往过去和未来。

端口几处不寻常的地标与遗迹,将小街时空衔接,历史与未来重现。渝中区中山四路周公馆曾家岩五十号,多少战斗生活的足迹永远留在了这里。

因此,这条街注定承载不同的生活意义。先辈奋斗所期望的今天,新中国七十年,如你所愿。渴望未来,心安于此,下个七十年,乃至七百年,努力无穷尽,国泰民安,永远安宁,幸福。

闹市中的小街

满是生活的烟火味道,安静,清雅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熟悉的味道似乎未曾离去

记录重庆故事 保留城市记忆

一张照片 一座城 一段时光 一段情

重庆盒子经典款,88元,6样好礼

(小面/酸辣粉/酸菜米线/油茶/茉莉花茶/随机老照片)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店选购

(0)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丨小说】李立纲《小街轶事》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李立纲 [作者简介]李立纲,重庆市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重庆主流媒体<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g ...

  • 生鲜传奇:小区门口的新零售菜市场

    生鲜传奇:小区门口的新零售菜市场

  • 一家“老师”云集的房企……

    如果你有幸去过网红城市重庆,相信除了美食,美景,美女外,还有一个独特的称谓让你耳目一新,十分难忘的,那就是重庆人见人称呼的"老师". 小区里,大街上,餐厅里,公司里,"老 ...

  • 故城时光 丨 咫尺繁华的小站——梨树湾

    第612个故事 咫尺繁华的小站--梨树湾 作者:曹进 题记: 再一次来到梨树湾火车站,是在等待那份情感的归来.天空中纷飞的小雨,依旧是那么温馨和婉约.我定定地注目着,生怕遗漏一点一滴的曾经.我呆呆的期 ...

  • 故城时光 丨 回忆我在重庆解放前后的一段日子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入城 图源网络 重庆文化主题商店 第571个故事 迎接重庆解放 --回忆我在重庆解放前后的日子 口述:王远富 记录:廖明理 我因赞成共产党的主张,在 ...

  • 故城时光 丨 记忆里的花园坝

    储奇门车渡码头 作者:欧阳桦 重庆文化主题商店 第575个故事 记忆里的花园坝 作者:恽宏世 渝中半岛的储奇门码头,也许就没有储奇门有名气了.借码头之地营造的花园坝,当然更没有多少人知晓了.可是,对我 ...

  • 故城时光 丨 记忆中的江北老城

    重庆文化主题商店 第575个故事 记忆中的江北老城 作者:罗辑 我60年代末生在江北老城,住在美丽安静的江北公园,在那里度过了我的快乐童年.虽然1980年全家搬迁,但江北老城的一草一木.彼人彼事仍然时 ...

  • 故城时光 丨 解放碑忆旧(上篇)

    重庆文化主题书店 第584个故事 解放碑忆旧(上篇) 作者:嘉陵渔樵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迁来重庆,定重庆为陪都.1941年12月30日,在重庆渝中区的邹容路与民权路.民族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原名 ...

  • 故城时光 丨 老城澡堂子的记忆

    作者:蔺诗鹏 笔者注: 这篇随笔小文,从我们老城居民当年的生活细节入手,勾起我们那些记忆深处的点滴和怀想.还有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父子亲情却是那么的温暖,都是我的真情流露,相信也能勾起读者对老城 ...

  • 故城时光 丨 弹子石老街的回忆

    作者:时光里的读者们 时光君注: 这是推文<脱口秀 | 趣谈重庆大街小巷之弹子石老街>的一次有趣延伸,我们从留言区里挑选了三位粉丝的精彩留言,希望让弹子石老街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这些一个个 ...

  • 故城时光 丨都市的烟囱 曾经的辉煌

    作者:曹进 题记: 留意城市的花开花落,才会活得心如止水.胸如大海. 乘公交车路过江北南桥寺,看见在林立的高楼间矗立着一个砖造的.带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征的红色烟囱,与这一带的风景有一点不同.而且, ...

  • 故城时光 丨三百梯的回忆与感怀

    作者:曹进 重庆是山城,自然是离不开坡坡坎坎的,歌乐山的三百梯就是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它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个地理位置,在我眼里,它是更能展现出重庆人的一种豁达.乐观,不惧山高路远.不畏坡高路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