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顾留馨、张玉演示太极大杆对练
顾留馨《太极拳术》
编者:顾元庄先生是顾留馨先生之子。本文摘自顾元庄为顾留馨《太极拳术》修订本一书所做的《后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当今很有一些研究者,因为唐豪、顾留馨等先贤的学术观点存在可商榷之处。就毫不吝啬地大泼脏水。而编者赞成那句名言:“鹰尽管有时飞得比鸡低。但它仍然是鹰”。编者在此。谨向上述先贤对中华武学的一腔真诚。深深地鞠上一躬。
1982年9月,父亲撰写的《太极拳术》一稿,经上海教育出版社精心锻造,得以问世。一本写拳技之术的专业书,前后发行30万册,实属罕见,被誉为“先代薪火流传,近世拳技之珍”,深受太极拳爱好者喜爱。
父亲生于1908年。殁于1990年,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太极拳专家。娴熟各式太极拳的技艺和技理。其著述的质量、内容与学术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他一生博采众长,事实用,斥花假,数十年孜孜不倦地研讨太极拳术的真谛,引经据典,俯仰古今,为传统武术的兴旺发展。殚思极虑,倾注大量心血。
父亲自幼酷爱武术。在中学读书时,就记录武术老师讲述的练拳体会。上世纪30年代,他习练杨、吴、陈式太极拳已有五个年头,曾参考众多太极拳书,写下《杨式太极拳精义》小册子,有理论和锻炼要领。挚友唐豪阅后备加赞赏。鼓励他若加以图解说明,会受读者欢迎。并承诺联系出版社发行此书。时隔不
久。父亲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救国会大旗下,他勇立潮头,激扬文字。为抗日军兴摇旗呐喊,遂无暇顾及此书进一步的修润。
星移斗转,世事沧桑,三十年弹指一瞬间,在文革最疯狂的年代。父亲遭受严重的迫害,并殃及子女。他凭着对党矢志不渝的忠诚和信念。在危机四伏的险境中,韬光养晦。度过劫难。1976年金秋十月。妖孽剪除,百废待兴,由于极左思潮的作祟,父亲仍受到不公待遇,心有余悸,恍若隔世,凡事谨言慎行。心绪极为抑郁。
作为上海市武术界原领导人。父亲一生钟情于太极拳,认为太极拳是真正的武术,对太极拳的执着热爱和一种忧患意识,他领悟到挖掘、抢救、继承、整理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太极拳,己经到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时候了。经过一段时间痛定思痛的反省,面对不尽人意的处境,他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并作出无奈的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陋室写拳书”。为之感怀云:
十五年噩梦,醒来未悟空:
写作武技书,贤于面壁坐。
父亲耄耋之年,化压力为动力。在贯 穿《太极拳术》写作过程中。焚膏继晷,笔耕不辍,以谈迁写《国榷》时“残编催白发,犹事数行书”的感慨,屡以自勉。他搜集大量拳技资料,比较求证,积五十多年习练杨式太极拳的经验、体会,依据杨澄甫氏原式,作了细致的动作图解说明。将要领融合于动作说明之中,分解每个动作过程的方向、路线、高低、远近,特别强调太极拳的用劲要点。以及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使历代相传的功法、技法的精华,不致湮没失传,始有图文并茂32万字《太极拳术》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当他悉知《太极拳术》在国际图书展畅销,大受欢迎,不禁百感交集,慨然写道:“《太极拳术》、《炮捶》两书已畅销国内外。传之后代。无憾也。”
唐豪先生是我国现代武术史上一位绕不过去的人物。著述丰富。父亲受其点拨甚多。这些年武术界若干人士针对唐豪先生和父亲的武术史研究、立论,颇有争议。有争议是好事,但要摆事实、讲道理。不可掺杂个人意气,门派陋习。武术史研究的健康发展维系着中华武术的命脉,决不能漠然置之。
1984年《中华武术》杂志第二期发表专稿《大箕山上访留馨》一文,这是我国著名体育记者鲁光先生在主编昌沧先生陪同下去无锡华东疗养院采访父亲后撰写的报告文学,真实地勾勒出父亲文武兼修不平凡的一生,今征得作者同意。纳此文作为“代序”。
本书除刊登父亲~组照片外。另选用荣膺中华武林百杰之一李福妹女士和上海市武术院资深教练陈俊彦先生的拳照,凸现中华武林人物的飒爽英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太极拳术》重新出版,为生机盎然的中华武林园地锦上添花,作为其子女。欣慰愉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深切地怀念父亲。在此。向出版社,向审读全书的上海中华武术会会长丁金友先生以及多年来关注此书再版的有关人士,致以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