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的艺术高峰,无人能及

东晋是中国书法史上惊天动地时代,书圣王羲之被后人礼赞、膜拜,他是第一个登上并占领书法艺术高峰的艺术大师。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右将军。王羲之幼时拙于言辞,长大则能言善辩,性格耿直,倜傥不群,不苟礼节,超尘绝俗。

王羲之的书法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师承卫、王。“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早年受卫、王的熏陶,形成了秀丽飘逸的风格。第二阶段,中年博采众碑。王羲之渡江后,广游名山大川,博览秦汉以来篆隶书大师们纯古朴茂、豪放奇肆的作品,眼界大开、幡然醒悟,形成了质朴丰茂的风格。第三阶段,暮年创新变法,这是最可贵之处。不仅敢于跳出师门,博采众长,更在于他敢变法,善于创新,对书法进行了精研增损的再创造。王羲之说:“倾寻诸名家,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对书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深邃自然的意蕴,不激不厉的风范,勾魂摄魄的魅力,不仅影响了高谈言理的东晋名士,而且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

东晋时代,把书法写的便当快捷似乎是不难的事,但要是书法既清晰可辨又不失清雅之姿,这就有些难度了。王羲之的出现完成了把隶书和章草书的柔和,形成了新的书体——行书。他把纯粹出乎自然发展的书法引向了注重技巧华美特征的艺术境界,并使它发挥到了酣畅淋漓、活泼飞舞、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王羲之是行书的真正缔造者,即使有书中记载后汉的刘德升创始行书,但以我们现在的立场看,这并非纯粹意义的行书。文化名人陆机《平复帖》章草意趣甚浓,与王羲之同时的众多石刻也都或隶或楷,并无流动之美。因此其真正的行书桂冠当属王羲之,他开创了由朴拙向妍美的审美的转变,写出了容易书写又容易识别的行书,使书家的情感倾注在起伏跌宕、变幻的线条连贯的运动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