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得走呀!
再难也得走呀!
回想起2016年,在大德正堂的那个主席台上,恩师坐在那里,唤我们上台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说起真的像是做梦,作为恩师在克拉玛依收的第一个手把手带的徒弟,却是那么战战兢兢地不知所云。
你读《论语》读出了什么?恩师问。
我略有沉思,然后,和盘托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论语中的句句经典给我的启示,我又如何将这些句子拿出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恩师说,你都拿来用了,这个是拿来用的吗?
有什么区别吗?我内心打着小鼓,非常不解。
混混沌沌地表达完,就下来到了座位,等到恩师在台上又讲解了一番,对经典以及文化,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听着恩师在台上说,那么就继续刚才的话题,我和其他几个学员,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上台。
恩师在台上说,再难也得走呀!
再难也得走,那一天没有听进去太多,在台上,完全想的都是自己,想的是自己的窘态,想到的是答错了丢人,想到的是如何去回答,想到的是不敢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纠结和矛盾。
时隔两年了,时间过得太快,恩师来到我们这个小城市时,很多孩子还非常小,年龄小,个头小,都是小朋友,到了现在,再看这些孩子,一个个已经长得挺拔,高大起来,恩师曾对冒了个头的孩子说,你怎么长这么高了。孩子望着恩师答道,我也不知道呀。然后,恩师趴在孩子耳朵边小声说,成长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后来恩师上课说起这句话,恍然大悟,这句话蕴含了极深的教育意义。
再难也得走呀!
今天在大德正堂的空间里,再看恩师挂在墙上的每一句小语,望见其中一段,似乎就镌刻到了心里。
恩师说:困难来了不逃避,用宁静和喜悦去面对,痛苦才能转化为智慧,只有经得起摔打的人才能平静地面对生活。
想想,有人会说,这都是心灵鸡汤,我想说的是,鸡汤之所以成为鸡汤,那是你只是在观望,你只是在文字层面把握他,并没有将这些文字运用到你的生活中,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
太难了,很多人说,都懂,就是难做到。
是呀,拿掉自己与生俱来的很多习性才可能真的可以去面对困难,我们要平复的何止是看到的那些困难,更要控制去想像和扩大那些所谓问题背后可能呈现的困难带来的恐惧。
不知为何,也可能是前段时间看《佛陀》,里面总是讲到回到此刻,现在对这一段就有了一些深刻的想法,那个被女子抢走包包的一群年轻人,经过佛陀开示然后,看到了阳光照耀的树林,感受到林间的新鲜空气,在佛陀父亲即将离世时,佛陀告诉父亲,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代表父亲依然存在,还有窗外的绿叶,以及一切,死亡只是另一种存在的方式;还有佛陀涅槃之后,阿难走在海边,回想起佛陀的每一句话,仿佛佛陀都还在身边。
所以,面对困难时,就有了一种想法,我就在此刻,不增减我对困难的恐惧心理,也不会对此困难出现之前可能会避免而懊恼,只是让困难像流水一样流过,或许可以迎刃而解,或许不能解决,但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在此刻,可以尽所能去做可以做的事情。
放下的时候,就放下,生命是往前走的。有人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是呀,收拾好残渣,不必哭,再去买一罐新鲜牛奶。
再难也得走呀,多少年后,再回想起,那段经历却是无比的珍贵,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都那么美好。
感恩生命中,恩师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恩生命中一起同行的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