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鹏治带下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此节论述的仅仅是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引起的带下增多。
带下病的主要病因是湿邪,如《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处潮湿,因此,带下病发生率较高。
刘老认为,治疗带下,关键要分清虚实,虚即脾阳虚,实又分湿热下注、肝经湿热,现分述如下。
一、健脾益气 升阳除湿
脾主运化,脾阳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浊下注,损伤任带二脉,约固无力,故为带下。此型辨证要点为: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稀,神疲乏力,或腰酸痛,纳差,便溏,舌淡红,苔白,舌边有齿印,脉缓软。治当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加减。
方药组成:炒荆芥9g 白术30g 苍术9g
山药30g 甘草6g 车前子9g 柴胡9g
白芍15g 党参20g 陈皮9g
腰痛加杜仲12g,牛膝12g,川断15g;
带下色黄,大便干,舌质红,加黄柏9g;
二、升清降浊 燥湿止带
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功能正常则清者升,浊者降。若升降失司,清浊不分,则胸闷呕恶,腹坠带下。其辨证要点为:白带多,或外阴痒,小腹坠,胸闷呕恶,脉沉弦软滑,舌苔灰黄腻。此型特点为湿阻中焦。治当燥湿化痰,升清降浊为法,方用加味苍白二陈汤:
方药组成:半夏9g 陈皮9g 茯苓9g 甘草6g
苍术9g 白术9g 升麻9g 柴胡9g
湿郁化热,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黄柏9g,以清热除湿;
腰痛者,加牛膝9g,萆薢12g,以利湿止痛;
小便短而频数者,加滑石30g,车前草15g,以清热利尿。
此方为刘老治疗带下的验方,方中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降中焦之湿浊,升麻、柴胡升下陷之清阳。脾气升,胃气降,湿除带止。
三、清热解毒 除湿止带
脾虚失运,水湿下注,湿郁生热致带下。此型特点为湿热阻于下焦。辨证要点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见外阴痒,小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滑。治当清热除湿、解毒止带,方用止带汤加减。
方药组成:车前子9g 泽泻9g 猪苓9g 茯苓9g
黄柏9g 牛膝12g 茵陈30g 丹皮9g
赤白芍各15g 栀子9g
舌体胖,边有齿痕,纳差,可加山药30g,白术9g,党参15g;
外阴痒,可加蛇床子30g,地肤子30g,苦参30g,百部9g。
四、清肝泻火 除湿止带
肝郁之人,郁久化热,复感湿邪,湿热循肝经下注为带下。其辨证要点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伴口苦口臭,胸胁胀痛,小便赤涩。治当清肝泻火,除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
方药组成:龙胆草6g 栀子9g 黄芩9g 柴胡9g
车前子9g 生地9g 泽泻9g 木通9g
甘草6g 当归9g
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9g,以泻热通便;
外阴痒者,加苦参15g,蛇床子9g,以清热燥湿止痒。
五、苦辛化气 淡渗利湿
妇女带下病,多因湿热郁结,下注任脉所引起。此型特点为:湿热郁阻三焦。其辨证要点:带下量多,头身困重,四肢酸软,脘腹胀满。治当苦辛化气,淡渗利湿为法,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
方药组成:黄芩9g 蔻仁6g 茯苓皮15g 猪苓9g
通草6g 竹叶9g 滑石30g 大腹皮9g
腹胀满,加厚朴9g,以理气散满;
身痛者,加木防己12g,苡仁15g,以除湿止痛;
腰酸痛者,加牛膝9g,腰胀痛者,加乌药9g,以活血理气消胀痛;
若无蔻仁,可用藿香9g代之。
【按语】 本例患者感受湿邪,湿热郁阻三焦,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方中黄芩、滑石清湿中之热,茯苓皮、通草淡渗利湿,猪苓缺而未用,蔻仁用藿香代之,取其化湿和中,加川厚朴合大腹皮理气除湿散满,再加乌药、牛膝理气活血而治腰痛。刘老常于原方中加淡竹叶一味,清热利尿,效果更好。患者湿热郁结,下阴作痒,另加外洗药,燥湿清热,连服药8剂,外洗药用6剂,诸症基本消失,白带治愈。三诊时,月经将至,小腹痛,四肢酸麻,是气血不调的征象,采用八味逍遥散加味疏肝调经,使经行顺畅而诸症告愈。
体会:刘老在诊治带下病过程中,非常强调分清虚实,临床上纯虚、全实者虽不少见,但仍以虚实夹杂者为多,这就需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