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兵之 铍 (上篇)

乐行编著 玉润金辉 2017-03-10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556年的春秋晚期,宋国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其执政大夫华阅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华阅的儿子皋比,也就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父亲的禄位,从而成了新生代宋国大夫。

然而令人错愕的是,华阅这边刚死,他的弟弟华臣就打上了侄子皋比的主意。为了削弱兄长一门,华臣随后便派人暗杀了长期为兄长家服务的大总管华吴,并让杀手宣称这是奉皋比之命干的。勿庸置疑,华臣这么做,无非想先去掉侄子的膀臂,并捎带着败坏一下他的名声,从而为下一步的行动铺平道路。

这件事,也就是《春秋.左传.襄公十七年》明文记载的:“宋华阅卒,华臣弱皋比之室,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贼曰:皋比私有讨于吴。”

请注意,此为“铍”这一兵器的名称,首次见诸史料。至于这种兵器是什么样子,我们先来看一件有明确出土记录的同期实物

此铍残长24.5公分,宽3.5公分,出土于河南省桐柏县左庄村春秋一号墓。再看一件同坑出土的

此铍残长24.2公分,宽3.之2公分。以上两铍现藏于河南省南阳市文物研究。

显而易见,以上两铍身形类似短剑,也是中间起脊,两从下凹形成血槽,整体显得异常犀利,一看就是那种杀人越货之良品。接着看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短剑吗?你还别说,形制与之相类的春秋短剑还不少数呢。请上眼

看明白了吧,这一时期的铍与短剑虽然形制相类,但区别也是一目了然的。首先,剑有格而铍没有。再者,铍变柄为铤且有突枝。其次是剑有首而铍无首。

显而易见,古人将铍造成这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便于将它安装在木制的、或积竹为柲的长柄上。换言之,铍是一种与矛相似的古代长兵。所不同的是,矛以刺击为主,而铍除了刺击,又增加了与剑相似的砍削功能。不难想象,使用这种兵器对敌,如果一刺不中的话,那回手一横就有机会封了对方的喉。而这种功能,也决定了它与矛的另一个区别,即矛杆可以是圆的,而铍因为要把握刃口的走向,所以其柲必须是椭圆的才适用,也就是说它的长柄,与戈.、戟是一样的。

那么,铍这种杀人利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说实恬,我也不知道,但下面这件实物,或许有助于延展我们的思路。上眼

官方是这样介绍它的

欣赏过这件东西,我想各位心里应该已经有底了。可以肯定地讲,铍这种古代长兵的源头,起码可以上溯至商代晚期。

喜欢高古冷兵的朋友都知道,青铜剑因为材质性脆,所以身上有两处较为薄弱,即腰身与茎柄,使用不当很即容易由此折断,如下图

有意思的是,对于在使用中折损的剑,古人有时也会这样处理

不难看出,此剑铸工可谓精良,当年无疑是一位贵族的腰间物,在其茎柄折断之后,主人并未将它弃置回炉,而是把它直接改制成一件大铍。

注意,此铍全长37公分,重达四百余克。至此,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给它装多长的柄才称手合用。

有人可能会说:看这铍的尺寸、份量与秦俑坑出的铍差不多嘛

确实是这样。而考古工作者给出的秦铍柄长度,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秦铍总长在3米5到3米8之间。我并不怀疑考古工作者给出的数据,但心里总是免不了会想下面几个问题:一、这么长的铍柄得做多粗,才能保证它平端时不弯?二、在力臂的作用下,一个人得有多大的力气,才能挥动它临阵杀敌?三,如果安这么长的柄只为阵前拒敌冲击的话,那岂不等于自废了铍的砍削功能,改用长矛岂不更实用?

事实上,时为最强武器制造者的秦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以著名的“寺工”矛为例,其长度仅为15.4公分,重不到250克。

所以,窃以为秦俑坑所出青铜铍当为仪仗之属,用它佐证前期实用器的长度,显然是不妥的。

那么,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的铍究竟有多长呢?对此,我们不妨先来看节史料。据《左传,昭公27年》记载,在公元前515年的周历4月,天下出了件大事,即《春秋》明载的“夏四月,吴弑其君僚。”而杀死吴王僚的凶手,也就是伍子胥当年推荐给公子光的那个专诸。

《左传》原文是这样写的:“夏,四月,光伏甲於堀室而享王。王使甲坐於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献体改服於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光伪足疾,入于堀室。鱄设诸寘剑於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

翻成白话即:这年夏天的五月份,早就想取而代之的公子光先决定动手。他先令多名披甲武士在地下室埋伏好,然后备办酒席让人去请吴王僚来赴宴。王僚虽然对这位兄长早有戒心,但他还是决定去走一趟。于是他的派出卫队一步一岗,从宫门一直排到了公子光的府邸。其时公子光家里里外外全是吴王僚的亲随,走道两边站满了手持长铍的卫士。而上菜的仆役得先在庭外脱光换上别的衣服,然后才能端着菜跪行入内,此时两边的持铍卫士,则以利刃抵其两肋一块行进,防范措施可谓严到了极点。

当两人在屋里喝酒喝得正高兴时,公子光瞥见专诸端个鱼盘跪行着来上菜了,于是马上皱起眉头谎言道:哎哟哟,我这脚气病咋又犯了呢,陛下您先喝着,我去上点药就来。说完便起身入内溜进暗室躲了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专诸在将菜盘端上王僚之席的那一刻突然发难,一手从鱼肚子里掏出短剑一手抓住了吴王的胸襟,随即便是噗、噗噗三声。为什么要说噗、噗噗三声呢?因为专诸只有机会刺吴王一剑,随后便被两侧用铍夹行他而来的卫士捅了个对穿,噗噗。而这,也就是《左传》文中所说的“铍交于胸”。

笔到此处,不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您觉得这种杀人利器装多少的柄才会称手合用呢?

武行有句名言,谓兵器“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可要是长不合用,短得过份的话,那也就等同于废物了。

个人以为,给此铍装个一米八至两米长的柄较为合理,具体还得视使用者的身高、膂力而定。

除了中等体量的铍之外,其时还有一种大型铍

此铍通长47公分,体量巨大铸造精良。

一看就是件杀人利器

有人说了,哇靠,这铍起码有两斤重,这又该装多长的柄啊?

对此,我们与其瞎猜,到不如再来研究一节古文字。

在《左传.鲁定公八年》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阳虎前驱,林楚御桓子,虞人以铍盾夹之,阳越殿”。翻成白话即:阳虎的车在前开道,林楚驾车载着季桓子紧随,而车两侧则由两队手执铍、盾的虞人夹行戒备,阳虎之弟阳越的车殿后。

这节文字告诉我们,铍与盾是可以合用的。而这种铍,很可能是一种便于单手挥砍、刺击的短柄大铍,探讨中。

除了上述铤式铍,春秋时亦有骹式铍出现,也就是安装长柄的方式与矛一样的铍。

有人说了,这不是吴王夫差矛吗?

坦诚地讲,如果指它为矛,只怕夫差本人都不同意,因为它除了具备铍的特征,身上还有八字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作用鈼”。

而这最后一个“鈼”字,即古人对它的命名

你看它象矛字吗?

至于当时矛字怎么写的,我们也不妨来看件一样出于楚墓的同期实物

“倗之用矛”,国定一级文物。

由此可见,“鈼”为矛之异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说它是吴地对铍的别称反倒更合理些。

除此之外,这件上古神兵的所有特征,都说明它是一件王者自用之铍,牛!

此铍通长29.5公分   宽3公分   一九八三年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五号墓   现湖北省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每当品鉴、把玩这类神兵利器

总会想起“披坚执锐”这个成语,并不由为之心旌摇荡、神而往之……。

综上,窃以为无论从那个角度来推敲,这类铸造精良、工艺考究的长柄利器,在当时都不可能是普通士卒所使用的,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制造成本太高了。而这种情况,直至进入战国中期以后,才发生了质的改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