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根”的特色乡村教育
“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底色,乡土文化中灿若星河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村规民约、话语体系、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与实践智慧。乡村教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实现特色发展的落脚点在于乡土文化独特性的表达。促进乡村教育在育人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建设上与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生活世界紧密结合,在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教育特色发展面临挑战
乡村教育中本土文化经历着较强的价值涤荡。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生活样态与价值内核逐渐瓦解,乡村青少年对本土文化价值的忽视与漠视、对城市文明的羡慕与向往、对乡土身份的自卑与厌弃,造成他们在未来身份预设上的城市化取向。他们以“跳出农门”“走出大山”为人生愿景和自我鞭策,以“读书”“考大学”为跳板,争相汇入城市文明的浪潮。这种“向城性”涌动冲击着乡村民众原本对社会和教育的信仰及价值理念。
乡村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名实不符的现象。乡村学校仅在空间意义上姓“农”,课程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脱节,礼仪、习俗、方言等乡村社会文化符号式微。习惯生活化有限符码的乡村少年,在接受、理解、概括、表达逻辑化精密符码时相对困难与迟缓。教学理念、资源和技能的欠缺,也使乡村学校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亟待改进。
乡村教育发展主体存在习惯性依附。乡村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呈现出对政策倾斜的依赖,乡村教育主体对乡村教育发展缺乏主动性。乡村教师在乡土知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其自主决策权让位于专家意见,本土教师的话语权未得到充分体现;乡村学生更是期望以读书为跳板跳出农门,将未来理想职业预设成城市生活相关的种种身份;乡村民众对乡村教育发展的认可度低、参与性弱,忽略自身作为“区域内民众”在乡村教育建设中具有重要“参与和创造”作用,对乡村教育发展漠不关心。
乡村教育要体现文化自信
振兴乡村教育,要坚定乡村教育的文化自信。乡村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明繁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村教育要传播现代文明、开拓时代眼光、推动产业转型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教育也要认清,乡村教育具有承载传统文明、贴合自然的特点,彰显民族性格和乡土文化的本土性特点是乡村教育延续传统文明血脉的根本保障。乡村教育一手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一手传播先进现代文明,要将两者捻在一起,搓成促进乡村少年弘扬文化自信、寻求时代发展的引绳。
乡村教育要确保文化土壤的统整弥合。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个体,不能一边将其身上的文化与其隔离开来,一边还要让他保持心智上的健全和完成的自我。要把学习者的文化价值观、行为参考模式引入教育教学,更紧密地匹配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实际经验。要关注学生“拥有什么”而非“缺乏什么”,通过在课程中引入学生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故事、传统经典,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表达方式、学习经验,在家庭文化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乡村教育要涵养文化胸襟。乡村教育肩负着对优秀乡土文明的传承,但在回应乡土文化的同时,又不能滑向价值一元性的极端。需意识到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两者之间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打破封闭自守,吸纳现代文化的积极思想和内容,是乡村教育适应时代变迁带来的外部挑战、满足自身内部生存需要的重要途径。
乡村教育要关注文化生态
乡村教育要呼应地域文化性格。乡村教育目的设计需呼应地域文化性格、回应乡村教育身份,关照乡村生活样态和乡村少年完整人格的培养,注重培养对乡村生活适应良好的乡村少年。引导乡村少年进行文化创新,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文化观,对自身固有的文化进行反思评价,在未来想过的生活和职业愿景上保持理性抉择,培育兼具乡村文化底蕴和世界参与能力的乡村少年。
乡村学校教学内容要关照城乡文化。在课程编制上将课程知识与乡村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观点、习俗和传统等社会文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自然文化,语言、经验、劳作、生产等生活文化相融合,既囊括以书本知识为主线的间接经验,也积极拓展直接经验和自然知识学习的广阔空间,在链接两者过程中实现文化融通与弥合,促进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
乡村学校教学方式要善假于乡村场域特色。充分利用生活片段、劳动场景、山林田野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贴合其实操性、感受性、自然性、生活性,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凸显教学方式的“活”。以体验、参与、观察、实践的田野教学方式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渗透教学语言的“土”。乡村少年知识面跨度不广,但乡土知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动手实践能力可圈可点。要让这些特征转化为教学的契机而非障碍,让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匹配。
乡村教育要培养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乡村教师应当敏锐觉察教育教学环境中的文化生态及其与学生发展的关联,并做到以下五点:反思自我的文化透镜,意识到个体经历和身份会影响文化多样性的信念,敏锐捕捉、理解和欣赏乡村文化的历史、经验与价值;结合学生文化背景开展课程和教学,通过剪报、文章、歌曲、戏剧、寓言、民俗、游戏等反映乡村学生相关经历的主题和资源来补充传统课程;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家庭和村落的价值;对所有学生保持高期望,搁置文化偏见,对乡村少年的能力和学术发展都保持高期望;与家庭和当地机构紧密合作,发展与家庭、机构的信任关系,为学生发展争取资源。
(作者:全晓洁 蔡其勇 单位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蔡其勇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