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三国志》第 345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张昭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张昭年少的时候,好学有才华,字也写得漂亮,擅长隶书,早年跟随子安学习《左传》,与赵昱与王朗的关系自小就很好。在张昭成年之后,便被举为孝廉,然而他推辞没有接受,闲暇之余,他与王朗一起议论古代君主避讳的事,由此,他的名气与才华也随之传播,就连陈琳都对他十分赞赏。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有意想请张昭为自己做事,将他举为茂才,然而又被他拒绝了。陶谦在收到张昭的拒绝申请后,生气了,他觉得张昭轻视自己,于是将他软禁了起来,后来幸得好友赵昱援救,张昭才呼吸到了新鲜空气,重获了自由。后来,当陶谦病逝之后,张昭非但没有记仇,还为他写了悼文。在中原动乱的时候,张昭随着难民一起逃到了江南,被孙策相中了,孙策拜张昭为长史和抚军中郎将,这一次,张昭没有拒绝。孙策对张昭非常友好,甚至还与他一同拜见了张昭的母亲,张昭出生于156年,实际上是比孙策大一辈的,但是孙策不管这些,将他当成了同辈的兄弟一样对待。在孙策荡平江东的时候,张昭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深受北方士人的尊重,互相都有书信往来,信中,北方士人对张昭的称赞更是见怪不怪,孙策对此却很宽容,一点也不担心张昭会给自己戴绿帽子,相反,他还说:当年管仲被拜为齐国国相,齐桓公对他很是尊敬,张口仲父闭口仲父,这才成就了他的霸业。如今子布(张昭)贤能,我重用他,难道他的名气不能为我所有吗?据说在当时,荆州牧刘表想写信给孙策,写完之后拿给那个嘴炮王祢衡看,祢衡看完之后哈哈大笑,略带嘲讽地说道:写成这样,是想给孙策账下的孩子读吗?要是被张昭看到了,岂不笑掉大牙?祢衡的这句话是否客观,大家心中有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张昭在他眼里还算是有一定分量的。200年,孙策挂了,临终之前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据说,孙策还对张昭说: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当时孙权继承哥哥事业的时候,还年少,孙妈妈也因此担心这事能不能成,因此询问张昭董袭等人,在这些孙家爪牙的鸡血下,孙妈妈才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孙策去世之后,孙权很是悲伤,在一旁的张昭为他鼓劲,亲自扶孙权上马,出门溜达,最主要的是让大家找到未来的信心,毋宁说,在孙权前期,张昭等旧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孙权即位之初,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相互勾结在一起,意图谋反,张昭与其他旧臣力挺孙权,在这期间,张昭还带过兵,平定过叛乱,作为谋臣伴随在孙权左右。孙权因为张昭是哥哥孙策信任的人,因此也格外厚待他,依旧任其为长史。张昭经常在孙权面前像个仲父一样悉心教导,规劝孙权,指出他做的不对的地方,而孙权,在刚开始也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位类似父亲的角色在身边指导自己,但是,时间久了,就连亲身父子之间也会厌烦,因此,环境变了,孙权变了,而张昭若是跟着不变,一以贯之,那就会出问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207年,黄祖部下甘宁在苏飞的开导下投奔了孙权,立即向孙权提出了讨伐黄祖的攻略,当时张昭也在场,对甘宁的意见不以为然,说道:我们江东自身就很危急,如果大军西行,恐怕国内会出乱子。甘宁年轻气盛,当众怼了回去:国家将萧何这样的重任交给阁下,而您却担心出乱子,请问您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孙权在一旁闻到了火药的味道,于是出来打圆场,举杯对甘宁说道:兴霸,今年我们就西征,我决定将它拜托给你,就像这杯酒一样,你尽管提出作战方略就好了,不用多虑,如果我们打败了黄祖,那么你就是大功一件,如此,你又何必计较张长史的话呢?张昭估计在一旁气得直冒烟,心里在想:臭小子,胡闹!我老了,不中用了,就将我的话当耳边风咯?208年,孙权历经苦战,终于击败了黄祖,此时,曹操也有意南下,写了封信给孙权,其中名为安抚,实为恐吓。孙权将书信传给大家看,众人无不惊慌失措,张昭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手上握有天子这张王牌。如果我们今天抗拒他的指令,我们就会言不正名不顺。将军今可以抵抗曹操的,无非就是长江天险,现在,曹操已经占据了荆州,刘表生前训练的水军,也归了曹操。如果此时曹操沿着长江而下,水陆并进,那么,我们就危险了呀。长江天险已经不是我们独有的优势了,因此,依老臣愚见,投了吧!然而,在周瑜和鲁肃等主战派的劝说下,孙权最终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于赤壁给了曹操一个大惊喜。孙权喜欢打猎,每次出门,经常骑马射虎,老虎常常扑到了马鞍上,张昭为此惊恐不已,说道:若是老虎真来了,您用什么抵抗他呢?您皮很厚吗?为人君者,应该是驾驭硬性的,岂能在野外奔跑,与猛兽比勇?万一您有个三长两短,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孙权砸了咂嘴,说道:知道了,我错了,是我欠缺考虑了,还好有您劝说呀!但是,说归说,孙权的行动依旧故我,但想到张昭的话的确又那么一番道理,于是专门做了射虎车,车中没有盖子,有一人驾驶,孙权则坐在里面射虎。有那么几次,野兽看到孙权的车后直愣愣地扑了过来,孙权也不害怕,每次都亲手搏斗,并以此为乐,张昭在一旁直擦冷汗,苦苦劝谏,但孙权都笑而不答。212年的时候,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其中笑里藏刀,让孙权除掉两个人,一个是刘备,另一个就是张昭。219年,孙权联合曹魏夹击关羽,关羽兵败身亡,221年,刘备兴兵伐吴,孙权为了自身安全,向曹丕示好,曹丕派使者邢贞前来封孙权为吴王。作为高高在上的宗主国,邢贞志得意满,显得有些自大,进入城中后竟然不下车,张昭在一旁冷眼相视,说:礼节都是恭敬的,因此法律也施行这一点,而你却如此妄自尊大,难道是欺负我们江东弱小,连一把执行法律的小刀都没有吗?邢贞吓得立马下了车,之后,张昭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不久之后,张昭与滕胤(音同“印”)等人就根据周朝和汉朝的制度,制定了典礼规范。后来,孙权迷上了喝酒,在迁都武昌之后经常在钓台宴请大家,喝酒享乐,他用酒水洒向群臣,说:今日大家不醉不归,只有喝醉后落入水中才算数。张昭在一旁面不改色,安静地走了出去上了车,孙权连忙派人将他请回,说:今天大家在一起很高兴,您又何必发怒呢?张昭没好气地说:是啊,之前商纣王制作酒池,喝酒作乐,当时他也认为这样很高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孙权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于是停止了高兴的行为,然而,后期孙权更加变本加厉,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孙权要设立丞相时,大家都提名让张昭来当,可孙权却推脱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丞相的责任很大,张昭年纪大了,我们多照顾他一下。于是,孙权任命了孙邵为丞相,在孙邵死后,大家心想这回该轮到张昭了吧,然而,孙权还是拒绝,说:我不是不想让他当,真的是因为丞相事务繁琐,而张昭呢,性情刚烈,如果他的话没有被采纳,他就会心情不高兴,我们还是照顾他一下吧。看来孙权是明摆着不想听张昭唠叨,于是他任命了顾雍为丞相。229年,孙权也终于称帝,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孙权称赞周瑜与鲁肃,张昭也很高兴,刚想举杯说几句吉祥话助助兴,结果嘴巴还没张开,孙权就回过头对张昭说:要是当初听了张公您的话,现在我恐怕就要向曹魏乞讨食物了。一阵风吹过,张昭愣在了原地,暗暗低下了头。(三国志原文是说张昭很惭愧,伏在地上直流汗,但清朝人王懋竑认为孙权敬畏张昭,不太可能这么说,张昭性格刚烈,也不至于在听到这样的话后冒汗,但当时孙权称帝,在兴头上,再者,这么说也并不代表孙权不敬畏张昭)此时此刻,张昭的年纪也大了,他想到了退休,于是称老告退,将自己统领的部属上交给了朝廷,之后,张昭被拜为辅吴将军,地位仅次于三公,封娄侯,食邑万户。232年,公孙渊反魏,联络了吴国请求援助,孙权很高兴,想答应,但张昭听说此事后,立即劝谏,孙权也坚信自己的判断,与张昭产生了争辩。期间,张昭言语越来越激动,孙权难以忍受,抓着刀愤怒地说:吴国人进宫拜朕,出宫拜你,朕对你的尊重已经到了极点,但你多次在众人面前不给朕面子,再这样下去,朕恐怕自己会失手伤害你!张昭楞了一下,随后缓过一口气说道:我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您听从,但每次我都要竭尽愚忠,为什么呢?因为当初太后临终前,呼唤老臣到她的床边,对我说的话还历历在耳啊!(老臣纵使一死,也不能有话不说啊)括号内的话还没说出口,张昭就已泪流满面,孙权也将刀扔在了地上,一起哭了起来。然而,孙权还是派使者联络了辽东,张昭因为自己的话不被采纳,赌气不朝,孙权在一怒之下,让人用土将张昭的家门堵了起来:老不死的!都这把年纪了还跟朕过不去,就这么让朕不痛快吗?你既然不想上朝,那你就永远待在里面吧,不用出来了!结果,老顽童张昭在屋子内也用土将门堵住:哼!老子就真不出去了,怕你?后来,公孙渊果然让孙权失望了,孙权这才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但张昭不肯,孙权也不愿意道歉示弱,于是令人烧张昭的屋子,想以此来逼张昭出来。眼看火被点着了,屋子内毫无动静,一会后,孙权突然间瞪大了眼睛,急忙命人灭火,因为他现在才感到,这招对张昭是没用的,这把老骨头,就像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别把他给烧死了。还好火势不大,也有可能是孙权故意吓吓他,后来,孙权就站在张昭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张昭也在儿子的搀扶下走了出来,与孙权和好了。236年,张昭去世,享年81岁,临终留下遗言,丧事从简。张昭死后,谥号“文”,其长子张承已因功封都乡侯,因而由次子张休世袭娄侯爵位。
《真·三国志》共420+篇,预计2020年3月更完,随后更【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及【西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