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千古书法名作:《黄州寒食帖》
元丰五年(1082)暮春,苏轼在黄州创作了《寒食诗帖》这一诗文书法名篇。时年46岁。
《寒食诗帖》描写了寒食节期间黄州风雨交加、春花残落、房屋破陋潮湿的凄凉景象,表现了被贬官后的孤独、苦闷、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帖全篇气势不凡,跌宕多变,一气呵成。风格外柔内刚,“ 如绵裹铁”信手挥洒的笔墨与苦涩无奈的诗情交互辉映,把饱满浑厚与清雅秀逸两种特点融合到一起,富有浓郁的书卷气,这与苏轼性格酒脱、学问渊博、天才横溢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