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善恶不是表象的评判,而是内心良知的体现
国学智慧《菜根谭》:善恶不是表象的评判,而是内心的良知。
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性的拿善和恶,好和坏去评价一个人,觉得某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我们就定义于这一个人是恶的,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就称他为善的。
其实人性远远并没有这么简单,某一件事情的出现并不能完全的定义一个人的善恶。
或许一个孝顺的人,会因为别人欺负了自己家里人,就会和别人大打出手,酿出祸端,做出来错误的事情,这并不能判定这个人是“恶”的。
反之,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或许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家暴自己妻子的大男子主义,这样的人也不能完全的称他为好人。
所以善恶、好坏,不能由一件事情去评价,更不能有主观的某一些表象去判定一个人,而是探寻背后是否存在善念与良知。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国学智慧:
为恶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做了好事急着让别人知道,这样的善良算是真正的善良吗?只不过是求取外在的名利而已。而那些做了坏事还怕别人知道的人虽然是作恶,但是他有羞愧之心,还留有一丝向善的良知,这样的人也不是穷凶极恶之人。
有一次,王阳明抓住一个小偷,王阳明解决此事的策略,并不是急着把这个小偷判刑,也不是打个五十大板。
而是让那个小偷站在公堂上面,王阳明对小偷说:“天气这么热,你穿那么多的衣服,不如把上衣脱掉吧。”
这个小偷想了一下,觉得脱掉就脱掉,也没有什么。
这个时候王明又对他说:“那你把下衣也脱掉吧。”
这个小偷有一些尴尬,但是还是照做了,身上只剩下一个贴身的衣服。
这个时候王阳明又对他说:“你把贴身的衣服也脱掉吧。”
这个小偷一愣,跪地大哭着说:“自己好歹也是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贴身的衣服全部脱光呢?”
王阳明这个时候就说:“你看,虽然你做了坏事,但是你还是有羞耻之心的,这个就叫做人生的良知,当你存在良知的时候,就一定有悔过的余地,以后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那个小偷痛哭之后对于王阳明感激涕零,从此再也没有做盗窃之事了。
王阳明这一个解决方式,就是善于发现一个人内心的良知,而不是简单的从表象去判定一个人的对错和善恶。
固然他做了一件坏事应该受到惩罚,但是由表象看到潜意识中的善念,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
对于世俗之人常犯的一个问题,就是总拿表面的善恶去轻易的评价一个人,总拿某一个人做的某一件事情,就判定他是好还是坏,这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最大的误解和偏颇,这样的行为其实也算是一种“恶”。
对于世间琐事,常怀宽容之心,以广义的角度去判定好和坏的区别,不要从抓着错误的尾巴不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活一生谁都会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只要努力改正,善念被激发,人生都会因此而转变。
在隋文帝时期,冀州有一个刺史,在这期间公事公办,非常廉明。
有一次,一个人偷割他家的蒿子,被刺史的手下捉拿,送到刺史面前。刺史知道了这件事情原委,就说:“这个人其实也没什么过错呀。”
说完,没有怪罪偷盗者,还好言劝慰,让他回家了,而且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后来还派人给窃贼送去一车蒿子。窃贼内心感到惭愧,后来再也没有做过盗窃之事。
人生真正的觉悟和境界,并不是能够惩罚某一个人,而是在某一件事情发生之后,透过表情看本质,看到背后一个人真正存在的状态。
一个人真正的善恶,不是靠某一件事情定夺和区别的,而是他内心是否存在良知。
如果一个人已经万恶不赦,到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和良知都不存在的时候,那才是必须要惩罚的,个别事情展现的恶,并不算真正的恶,某一些事情伪善的好,也不算真正的好。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