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中“感受”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是走进童话作品感受丰富的想象?是借助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还是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去发现作者“写”的秘密?
一、导图梳理,感受“想象”
这篇文章比较长,部分学生虽然在很小的时候就度过这个故事,但是在课堂上读完这篇文章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只有部分学生能说清故事大意,一部分学生只记得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感受童话之想象。
根据思维导图,学生能较容易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让课文的主要内容变短可以删除哪些细节?让学生“跳一跳”试着把主要内容概括得更简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抓住关键,深入感受“想象”
这一次次的幻想其实是与小姑娘生活中的需要相关联的,这些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既写出了小女孩对生活深切的渴求,也反映了她现实生活的痛苦。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从犹豫到果断,从擦燃一根到擦燃一把,这一细节正是体会小姑娘对幸福渴求的急切之情的切入口。
教学设计举例:
1.紧扣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段落,品味表达的方法。
⑴小女孩冷极了,小手几乎冻僵了,擦根火柴暖和暖和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可是作者却这样写道: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指名多人读)
⑵品味词语“终于。
这“终于”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要想对词语有深入的理解,我们必须学会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我们应该联系哪一段来读来体会?
生: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小结:文章前后内容是有关联的,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思考。
⑶小女孩终于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些什么呢?
出示: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⑷擦燃火柴,小女孩的眼前出现的不仅有火炉,还有烤鹅、圣诞树、奶奶,为什么作者让火炉首先出现呢?刚刚我们知道了要联系上下文来读书。大家读一读1-4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来。
(学生默读勾画句子)
分享交流语句: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2.抓住第二次擦然火柴的段落,体会表达方法的精妙。
⑴我们看这个句子,同学们仔细读,你从哪些词语看到了小女孩的“冷”?除了了解到冷,你还获取了什么信息?(饿)
⑵小女孩冷,所以作者写到了温暖的火炉,她还很饿,如果让你写,你会写小女孩看到什么?作者写的是什么?
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非常有魅力,充满了童趣,你仔细读读这段话,有没有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童趣?
⑸再读一读第一次和第二次点燃火柴的部分,关注写法,用心思考,看看这两段都写了哪两个部分的内容?
小结:想象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文章充满了魅力,成为了经典作品。
三、运用方法,尝试表达
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童话幻想部分清洁反复的特点。基于文本理解基础上的想象可以更合理,同时也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试着编童话、写童话”做铺垫。读、思、想、说,抓住关键部分,让学生深度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举例: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尝试着表达。
1.小女孩很冷,于是作者写到了火炉;她很饿,于是作者写到了烤鹅,小女孩的家是这样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1)如果让你来写这个童话,你会让小女孩的眼前出现什么?如果能够有着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想象,那就更好了。
我们来试着写一写,注意了,一定要让美好的想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点明的对比,如果能够充满童趣,那就更好了。
(2)出示:童话世界无奇不有。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2.交流,评价。
四、交流体会,升华感受“想象”
师:如果在大年夜的夜晚你看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送她一件棉衣。
生:我会送她一只喷香的烤鹅。
生:我会买下她所有的火柴。
……
师: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家?
……
最后汇成一首小诗:
假如
假如在大年夜,
我遇见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会送她一双崭新的棉鞋,
我会送她一块新出炉的面包,
我会买下她所有的火柴,
送她回家,
……
参考:
胡祁红:紧扣要素 有的放矢——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王林波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