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问题多,专家自我反思有了新思路,车主:早这样多好
产品生产、销售、使用都应该有一个行业标准,这其实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尤其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它在道路行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更应该有一个标准进行约束,于是,我们有了电动车新国标,但该标准却一直被吐槽,那么,这是为什么?经历过吐槽不合理之后,如今电动车又有哪些转变,我们就来聊一聊。
为什么有车主总吐槽电动车新国标
作为电动车的从业者,由于一直和车主打交道的关系,所以,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的车主留言中,总能看到车主对于电动车新国标的吐槽,那么,为什么实施已经超过2年,大家对它还是耿耿于怀,小行家总结了几条大家吐槽比较多的几点设置,从中得出我的感受。
吐槽比较多的第一点设置:电动车的限速,现在的电动车时速越来越慢,这是我听到来自很多的车主的抱怨,确实,和之前的超标电动车相比,在新国标的要求下,最高时速25公里/小时,行驶非机动车道时速15公里/小时,超速就会有提示音,警告不要超速,这样的时速,它确实慢了很多。
而时速一变慢,就会增加车主通勤的时间,如果是3公里以内的近短途出行,不会感受到变化,但如果是10公里的出行,那么,通勤时间就会延长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原本15分钟的路程,现在需要25分钟到30分钟,速度慢是交通工具的“大忌”,车主自然会吐槽,不待见这样的设置。
吐槽比较多的第二点设置:电动车带有脚蹬,我曾经听过一个非常严厉的吐槽,一位车主表示:“安装脚踏的想法简直是脚后跟想出来的”,虽然略显偏激,但也表达了部分车主对于脚蹬安装的不满,那么,小小的脚蹬,为什么如此招人烦呢?
其实,脚蹬的设置是为了让电动车实现“助力骑行模式”,不用纯依赖于“电”驱动也能行驶,但它有点“好心办坏事”,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车主,使用电动车就是为了依赖于它的“电”助力,不需要人力助力的模式,而增加了脚蹬,不仅碍事还会磕伤脚踝,因此,车主就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要保留这样的设置。
当然,对于电动车新国标设置的吐槽不止这2点,而小行家通过看到吐槽的这些点,得到一个感受,电动车新国标过于严格要求车的安全,而把车的安全度降低,就会影响了车的实用性,这样就和车主的用车需求发生了矛盾,因此,车主就不待见这些和实用性发生冲突的规则。
电动车治理有了新的思路
电动车的行业标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设置有问题、不合理也是情有可原,只要能够“朝过夕改”即可,而对于车主的吐槽,专家也进行了反思,近2年 ,对于电动车的管理,也有了不一样的思路。
电动车新国标的规定更多是“治车”,让车辆的隐患降低,达到在道路行驶得更安全,而如今,电动车管理更注重了“治人”的管理,加大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驾驶行为的查处,比如对于闯红灯、占道行驶、逆行、加装遮阳伞等等,这些都是交通事故的导火索的行为,从源头堵住。
除此之外,也增加了电动车的防护措施的管理,电动车作为安全性比较低的交通工具,如今全面推广骑乘佩戴头盔,并且对于接送小孩要求装配儿童座椅,这些行为都是防范于未然,避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发生,总之,如今在电动车的治理方式,已经从电动车新国标的“治车”开始转变为“治人”。
“治人”比“治车”更受车主的欢迎
而这样的对于针对驾驶人的管理,却得到了不少车主的认可和欢迎,我们来看看几位网友对于这样的转变的真实看法;
网友一:电动车新国标过分的约束车辆,但这样的方向其实是偏移的,电动车的隐患在于车主的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的安全操作,跟电动车的时速没有直接关系,更没有脚蹬什么事。
网友二:电动车加强防护意识,严格约束驾驶人是对的,现在的电动车在道路越来越多,只有加强道路上的行驶规矩,才能更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而对于车辆的降低标准,远没有在道路上的管理更奏效。
从网友的观点可以看到,大家对于目前的治理标准还是比较满意,至少认为是比一味地从车辆上入手,如此更容易接受,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原因,小行家认为,这样的方式,除了是找对了隐患的“病根”,其实是更能体现“公平”。
电动车发生安全隐患,主要还是少数人的随意骑行导致,如果只是加强这部分人的治理,对于大部分遵守交通法规的车主来说,骑行电动车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为了降低安全隐患,比如对电动车降速度,它影响的不仅是随意骑行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小部分人,是整个电动车的使用者都要受到“波及”,这样显然是更不“公平”。
小行家的观点:电动车目前已经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它的规定设置必须要足够的合理,不能说是兼顾100%人的需求,但至少不能够是饱受诟病,也只有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规定,也才能更好地实施,否则存在的意义就变成了摆设,我来举个简单例子,比如电动车过马路下车推行,这样的规定因为存在不切实际的因素,规定虽然存在,但真正落实和遵守的却很少。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END·
专注分享电动车资讯、知识
电动车小行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