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马王街道石桥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马王镇西,西(安)宝(鸡)公路南线西行约5公里的长安与户县大王镇相邻处。4个村民小组,土地1500亩,320户,1350人。以杨姓为大多数,并有侯、刘、张、王、纪等姓氏人家。历来盛产小麦、玉米和棉花。

村建于明代,因村庄西侧河流上有座石桥而得名。原属洵河里,清嘉庆《长安县志》记为石桥村。

桥下之河发源于户县韩旗寨,在明代以前称为洵河,后谐音为新河,民间又称苍龙河。是长安与户县的分界河,从村西侧擦村而过,流经西高桥、西江渡汇入渭河。支流小泥河横贯马王镇西部。由于河道曲折,流水不畅,河床曾多次自然改变。每逢雨涝季节,河水便会泛滥,经常淹没庄稼。1950年长安、户县组织当地农民上万人,进行整治改造,方才固定河道。

石桥村因桥得名。村民们能够记得的原是一座构建精致的石拱桥,属长安县当时有名的37座石拱桥之一。桥长12米,宽4米多,有三孔桥洞,桥梁两侧有石栏杆,栏杆立柱上刻有狮头石雕。1964年被拆除。利用原桥基础,改建成一座水泥平桥。被石桥贯通起来的西宝公路南线,属于著名的108国道。始建于1922年。1941年全线通车,是途经长安的主干公路之一。最初为三级碎石路面,1968年改建沥青路面,改名西宝公路南线。长安撤县设区后,将西安鱼(鱼化寨)斗(斗门镇)公路延伸为从鱼化寨至石桥村的鱼石公路,为长安“五横十纵”的主干线之一。

该村还有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村西曾有一座寺院,名为永庆寺,坐北向南。寺内建有前后大殿,殿内供有铁佛如来。在当时曾是一座名刹,与南面40里外户县境内的牛头山相互关联,民间流传着“上有牛头山,下有永庆寺”的说法。村民们还清楚记得,寺院大殿内铁佛的莲花底座上镌刻着为寺院布施的善士姓名,其中“王化雄”三字赫然在列,并伴随着一桩传奇故事。王化雄,长安高桥西江渡人,系清朝前期云贵总督。任总督前曾因故蒙难,遭人追杀。从西江渡沿苍龙河向东奔逃,至石桥村时,潜入永庆寺藏身。追兵进入寺中,遍寻不得,而又确信就在寺内,于是连日守候,终不见踪影,追兵无奈退去。事后有村民发现大殿内如来佛像底部有碗口大的洞孔,探手洞内,竟抓出一把大枣的残核。人们方才悟出,王化雄躲避追兵时是从洞孔进入,藏于佛像腹腔之中,饥饿时潜出佛像,在寺院枣树上摘取大枣,复进入佛像腹腔食用,故有枣核遗留。王化雄任职云贵总督后,为感恩神佛庇护而逃脱危难,遂捐资重修寺院。永庆寺在高级社时被拆除,如今寺院遗址尚存,并有一块雕刻莲花图纹的砖塔麻石底座,成为见证物。

另据村民提供,在石桥村西南约1华里处,还有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铸钱厂遗址。国家考古部门协同德国专家曾来此处考察,极具保存和开发价值。

该村社火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人物化妆新颖,高跷表演精彩,锣鼓声势浩大。1993年社火大会表演中,该村社火队伍仪仗队前,一幅嵌入“石桥”二字的藏头对联横空而出,上联“石上卧虎摄秦汉”,下联“桥下藏龙震丰镐”。近些年来村里还成立了妇女秧歌队,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在继续抓好科学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同时,不断扩大以草莓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目前,全村草莓种植户已占总户数的30%以上,种植200亩,还有不少村民在外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多种经营也在迅速发展,村中先后办起私营电镀厂、化工厂、木器厂、纸箱包装厂、建筑基地机械专业团队、粮食运销等企业。全村95%以上的农户建起楼房新居,私家小车30多辆,运输车辆20多辆。饮水工程落实到户,家家饮上纯净的深井水,水泥硬化全村道路,安装路灯,新建两委会办公室,整治村内环境卫生。招商引资企业有西汉美酒酿造厂、食品厂等大型企业。并积极筹建群众活动场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