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经历胆囊结石的困扰,害怕胆囊癌变,请看此文医生给您详解
什么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为什么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胆囊结石需不需要手术取出?是取结石还是保胆囊?如果您有这些疑问,接下来禚医师一起和大家聊一聊。
什么是胆囊结石,胆囊癌可怕?
顾名思义胆囊结石就是在胆囊中出现了结石。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并不是沙子石头,而是体内的胆固醇、胆色素伴随着不同比例的钙盐、黏液蛋白等聚集而成。因此根据结石颜色的不同通常分为棕色色素和黑色色素结石两种类型。
由于胆囊位于脏器深处,早期胆囊癌诊断率非常低,发现症状的时候多为中晚期,且伴随周边器官转移,因此有症状的胆囊癌病人中只有10%~30%者有手术切除机会,其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列第5。
那么胆囊结石为什么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我国胆囊癌病人中70%~90%都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和胆囊癌密切的关联性不得不值得我们怀疑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病理学角度出发,胆囊结石之所以引发胆囊癌,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胆囊结石会引发胆囊的慢性炎症。结石的存在还会反复的机械性刺激胆囊上皮,或者引发胆囊颈管梗阻导致胆囊慢性炎症。久而久之最终导致胆囊上皮化生和腺瘤形成。
因此胆囊结石的大小、体积、数量均与胆囊癌息息相关。
这里禚医生给大家查阅了一些文献数据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
有结石和无结石的差异很大:胆囊结石人群较无胆囊结石人群发生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为4.9%。
结石大小患癌的风险:文献表明胆囊结石直径为2.0~2.9 cm时,其肿瘤发生相对危险度为 2.4%;而当结石>3.0 cm 时则升至 10.0%。我们可以大概理解为100个结石>3厘米的患者中,大概有10个人可能患癌。
胆囊结石时间:胆石症的病程也和肿瘤密切相关,通常长癌变的并称较长,胆囊结石病程>20年的病人发生胆囊癌相对危险度为 6.2%,而病程为 5~19 年者则为 4.9%。
其他疾病的协同作用:如果我们患有糖尿病同时伴有但胆囊结石,两种因素的协同协同作用也会加重但胆囊癌的风险。
因此胆囊结石≠胆囊癌,胆囊结石发展成胆囊需要满足的条件较多,例如结石的数量、大小、体积、时间年限、协同疾病等,我们才能说其和肿瘤发生率呈相关趋势。
如果我们诊断为胆囊结石又该如何处置?是取胆石?还是切胆囊?
引用黄志强院士在第15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会议上的话,
“切胆”与“保胆”之争的核心不是“保留”胆囊,而是“保护”胆囊:既不能随意切除有功能的胆囊,也不能一味保胆取石,保留无功能的胆囊。
1、切除胆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目前禚医师想谈谈两点:
临床医师一般不推荐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切除术。主要是因为他们现阶段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癌发生率更高;对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追踪随访20年,发现2/3的病人仍没有明显的症状。研究人员认为通过预防性胆囊切除治疗无症状胆囊结石能否让病人获益尚无明确证据,因此狠毒情况下不针对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
但是仍有部分临床研究显示:没有上腹部饱胀感、消化不良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仍有可能刺激胆囊上皮增生、发生瘤变。有研究显示大约5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在初次确诊后的10~20年会出现临床症状甚至需手术治疗。
2、关于取出胆石禚医师想谈谈一点: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病情也不一样,胆囊一刀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目前微创的手术方式层出不穷,选择取出结石的患者胆囊依然可以恢复健康。
同时胆囊还肩负的消化、内分泌、免疫保护等多方面的作用,一刀切除很可能对我们的患者造成巨大的摧残,引发上腹部及全身不适甚至大肠癌的风险。
因此无论是取胆石还是取胆,手术与否是一个动态考量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有绝对答案的选择题目。因此而从经济角度和健康角度,发表在中国使用外科杂志的研究者表示,对于胆囊结石而言,如果对于没有明确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是不推荐胆囊切除手术的,但是推荐定期超声随访检查。
对于病情较重经专家核实评估以后,切除胆囊是最无奈的选择之一!
总结
胆囊癌发病隐匿,身居内脏深处,发现晚,预后极差。
但是定期超声随访,动态预防,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唯一有效手段。
取石还是保胆没有绝对答案,评估核实动态观察需要综合考量!
参考文献:
1、王坚, 王昊陆, 李可为. 胆囊结石治疗策略的争论与选择: 胆 囊切除还是保胆取石[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1): 44-46
2、刘厚宝,王越琦. 胆囊息肉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争议与共识[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1): 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