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
与其说这是一部由书信(有人就翻译成“柔情一纸牵”)、不如说是两个城市的街景、生活,乃至两个国家、两个世界、两个时代连缀起来的电影。
书信的两端——纽约、伦敦,俨然代表了新、旧大陆,即使不能说一部电影就说尽了战后30年世界的潮涨潮落的话,至少也窥见了新、旧文明的一角。
住在纽约市中心一处中档公寓里的前海军军官遗孀海伦是个书呆子,可能老公多少有点抚恤金吧,偶尔还有些写作收入,生活不富足但怡然自得,唯一的爱好当然是读书,可纽约尽管各色新事物花样翻新,真要买称心的旧书却要从伦敦去邮寄,查令十字街的这家K.F.D.书店,就成了她远在天边、来自旧大陆的新宠。
当然,即使在伦敦,老书店也一样人才凋零,就像书店经理法兰克给她四处淘来的绝版书,渐成追忆恐怕是它们无法摆脱的命运:其实,这何尝不是在暗指那一封封书信的两端的人?看着海伦狭小的公寓里日渐增加的书,一方面,你随着她心心念念的书一本本的到手陪着她一次次欣喜,她摩挲着书脊,揣摩着书的上一个主人读到某个段落时的心境,不消说跟作者做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就像是你在摩挲、你在揣摩、你在对话,当海伦向着朋友客气说自己不配在这样的好书上留下批注而朋友说“书一定会觉得她配”时,看着海伦那得意而腼腆的脸,你都恨不得跑进银幕,替她亲亲朋友表示感谢。
另一方面,每当你想到没有子女的海伦有一天终将逝去,她的书怎么办呢?即使最理解她的朋友,又有谁会这么喜欢它们?这时,岂不悲从中来?
时间跨越了30年,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大台阶下,青涩的学生在造反;海伦思绪的另一端,是她所仰望的伦敦:泥泞的人行道可能不像纽约的街区那样日日在扩展,战后初期甚至曾经食物配给,连尼龙袜一度就是伦敦人最好的礼品,但伦敦之所以被纽约仰望,就因为她珍爱的那些书,无不与伦敦——而非纽约——千丝万缕中,就像她读到的英国风的伦敦来信,以及写信的伦敦人:优雅而不失风趣,严谨但并不拒人千里,礼数周全而又温情脉脉。
200年过去了,狄更斯笔下的“双城”,已随往事如烟,而伦敦和纽约的双城,虽然代表了两个时代,但在嗜书如命的海伦眼里,却如书里的梦,想进去又怕梦醒,因为以她的读书之多,岂不知道,不要说现实的世界,就是现实中的人,又哪里能完全“文如其人”呢?即使见过照片,即使跟他一家都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真见了面,最初的寒暄之后,会怎么样?所以,我真心怀疑,在补牙之前,她可能真的意气风发地想去伦敦,补牙花光了她的旅费,她会不会一边心疼,一边如释重负?甚至,容我小人心性一会儿,电影里第一组镜头的飞往伦敦和最后一组镜头的找到查令十字街84号的书店,是否都只在海伦的梦想里出现过?或者,退一步,海伦真的飞去了伦敦,但是否更大的可能是到了让她魂牵梦萦的K.F.D.书店,但并不与法兰克们相认?
这部小众的知道分子电影,跟伍迪·艾伦略带嘲讽的冷眼看世界不同,属于追忆似水年华版的理想主义作品,导演小心翼翼地把怅惘包裹在优雅里,跟观众一起编织、守候着一份幻想:“美丽终究是愁人的,但也许未必会逝去呢?”或者,像中国古人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想着都美。先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