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能早点学到的UX经验:求职宝典(中)

神译局

建立人际关系总是比“提交申请,然后等待”更重要。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如何做好用户体验(UX,User Experience)?本文原作者是公司用户体验设计团队的领导者,在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上,他从“如何找到好工作”的角度,分享了10点关于如何做好UX工作的经验。由于篇幅较长,分为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中篇。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0年前,在印刷车间和制造环境工作了10年之后,我从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转向了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这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但有很多东西我希望我能早点学会。人们说“事后诸葛亮”,这是非常真实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分享我最想要分享的一些经验,希望您能够避免我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陷阱,并在改善用户生活方面比我做得更好。因为只要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进步了,我们就都赢了。

我把这些经验分为3类:手艺、找工作和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工作。每个类别都有10个相关的经验要分享,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如何找工作”。

经验4:在你的作品集和面试中,要有策略地展示案例研究。

在面试过程中,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作品集评估。我知道UX招聘经理喜欢理解“什么”背后的“怎样”和“为什么”,但我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将一个6-9个月的项目归结成几分钟的总结。我分享的信息总是太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这么做不仅耗费的时间长,而且还不起作用。试图涵盖太多信息的结果是,浪费时间,且淹没了更重要的主题。

关于这一点,我想分享3条关键的建议。

1. 要有策略,要有重点。

我们很多人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过往的案例研究的,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写或展示的。问题是,这么做会使得你表达的内容太散,但绝大多数设计师仍在这么做。

去重温一下你最喜欢的用户体验大师的演讲吧。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具体的议程和要点。没错,他们确实会分享一些背景信息,因为优秀的演讲者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做他们的演讲,所以感觉像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但如果你仔细分析这些演讲,你会发现他们都遵循3的规则。

把你的信息分成3个部分。你的服务能带来什么好处?你希望观众离开时记住的主要事情是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记忆力(或注意力)记住五六个要点,然而,我们能比较容易地记住3件事。

史蒂夫·乔布斯以在演讲中使用“三原则”而闻名。2011年,他形容iPad 2比第一代“更薄、更轻、更快”。这三个形容词非常有效,它们说了观众需要知道的一切。这比他宣称'iPad 2与上一代iPad的20个不同之处’要成功得多。”

——斯科特·斯彻特利(Scott Schwertly),《演讲三原则》(The Rule of Three for Presentations)

在面试中,有一件事极大地帮助我提高了案例研究的有效性,那就是将我想要传达给面试官的主要观点浓缩成3个,把每个案例研究分解成3个要点。通常情况下,这可能是我们所取得的三个关键成果,或者案例研究中强调的三个主要技能(满足雇主正在寻找的技能)。然后,从这个角度讲述这个项目的故事。如果它不能证明你的主要三点之一,就不要分享。

例如,如果我要传达的一个重要要点是展示发现研究的价值,以及我坚持让工程师参与研究是如何挽救了我们的项目,我可能会说:

“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我们试图提高用户一天之内能完成的工作量。从之前的用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我们对用户环境的了解并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多,所以很明显我们需要做一些观察。我坚持要带一位高级工程师一起来。这遇到了一点质疑,但我还是做到了。

有一次我们和一名服务部门的人员一起乘车时,我们了解到,我们基于调度算法的某个特定领域几乎总是错误的,而且不可靠。这是一个只有工程师才能建立的连接。那天我们还学到了许多其他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更彻底地实现了业务目标。

如果我们没有做研究,如果工程师没有在场,我们的项目很难成功。由于我们花时间进行了调查,我们让用户能实现的工作量增加了37%。”

请注意,我只是告诉他们足够多的故事,让他们理解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证明我的观点,以及结果是什么。面试官关注的是我想要表达的关键要点,而不是我的工作流水账。

2. 使用STAR原则。

很多年前,我在面试几家《财富》50强公司时发现了STAR法则,他们把STAR法则作为面试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推荐给了我。这对我来讲有很大的用处。我曾经很纠结如何总结我工作中的案例研究。招聘经理想要了解“混乱的中间部分”,想要了解我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但我发现,当我进入“混乱的中间部分”时,有太多东西要讲了。我几乎总是超时,要花比规定时间更长的时间来说完我想说的话。我肯定面试官也要被我烦死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强烈建议你尝试一下STAR法则。这极大地帮助了我专注于最相关的细节。

STAR法则基本的想法是,将你的项目总结成4个部分,每个部分只使用1-2个句子。大纲是这样的: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Task: 任务

Action: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

Result: 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1.  情景(Situation):给出理解上下文所需的基本背景信息。

2.  任务(Task):描述你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3.  行动(Action):描述你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动。

4.  结果(Result):这个项目有什么结果?这里最好用一些量化指标。

你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完美。事实上,你可能会发现,即使试图总结,你可能也很难将每个部分提炼成1-2个句子。不过,坚持下去,你会做得更好。我建议当你第一次开始使用STAR法则时,首先把它写下来,并练习大声朗读出来。不要寄希望于即兴表演。你应该把它变成你的习惯。

3.突出关键要点。

在你确定了你想要表达的关键要点之后,要让这些要点尽可能地突出。除了体现的面试上,还应该体现在你的简历和作品集上。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是,在你的简历和作品集中也使用STAR法则,简明扼要地突出重点。自从我采取这种方法以来,我从招聘人员那里得到了很多称赞。许多人甚至没有点击查看详细的案例研究。他们只从登录页面就能获得想要面试我所需的所有信息)。自从我采用这种方法后,我的接到面试邀请的比例飙升。简明扼要地总结并说出你取得的成绩,这会让招聘人员和招聘经理想要和你交谈(这是作品集或简历的唯一目的)。

4. 根据情况确实合适的长度。

招聘人员和招聘经理都是非常忙碌的人,他们没有时间阅读10到20分钟的案例研究。因此,你需要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相关的信息。

案例研究的用例也不相同。招聘人员看你的资料有3个主要原因,理解并解决每一个问题是很重要的。

1.  这个人值得我们去了解吗?

当招聘人员或招聘经理在筛选简历和作品集时,他们基本上只是快速浏览,以确定你是否足够优秀,是否值得让他们花费更多时间来了解你。你需要迅速抓住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最相关的案例研究。

2.  这个人值得面试吗?

在你成功地说服他们去阅读一个案例研究之后,他们也很可能只会浏览一下。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问题是围绕着你是否值得交谈和/或向招聘经理介绍。你有相关经验吗?你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吗?等等。如果他们能通过略读快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很有可能得到面试机会。

3.  这个人值得雇佣吗?

在面试阶段,招聘经理很可能会再看一遍你的作品集,看看你有多适合这个职位(几乎肯定是在和你谈过之后)。他们可能会试图在两个优秀的候选人之间做出选择,或者回顾你最后一次展示的案例研究。这就是他们关心细节的地方。也许在面试中有些地方不清楚,他们想要找到证据证明你是合适的人选。

要想成功,你需要吸引合适的雇主。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为这三个用例的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我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10秒、1分钟和10分钟的体验。

你的“10秒钟体验”应该专注于快速抓住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想要了解更多。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或者“这个人将如何帮助我解决公司的问题?”

你的“1分钟体验”应该集中在赢得面试上。这里你的目标是让你的案例研究被浏览。如果有人花60秒浏览你的案例研究,他们会得到你想要表达的关键要点吗?

你的“10分钟体验”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写案例研究时通常关注的内容。这里的关键是,要只专注于包含关键要点的细节。把个过程看作STAR原则总结的一个更深入的展开的版本。不要把你在这个项目中做的每件事都写成按时间顺序的日记,你的10分钟案例研究仍然应该围绕3-4个关键的要点。让他们想要了解更多。

经验5:建立人际关系总是比“提交申请,然后等待”更重要。

残酷的现实是,如果你只是在网上申请工作然后等待,那么你得到面试机会的几率不到2%,真正得到这份工作的几率不到0.1%。

你需要做得更多。

你必须通过网络将你的求职申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如果你能让公司内部的人跟着招聘人员或招聘经理,让他们在系统中查看特定的申请,你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你真的能从公司里找到一个推荐人,你的机会就会更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盲目地给一个你从未见过或说过的话的人发信息不是社交,也不会增加你的机会。如果你想要享受人脉带来的好处,你必须愿意投入精力去了解他人,进行有启发性的对话,尽你所能帮助他们,等等。

也就是说,你可能和你感兴趣的公司的员工没有很深的关系,或者没有密切的联系。那么你要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我最喜欢的方法之一是,在本地设计社区或LinkedIn网络中找到你感兴趣的人(或在该公司工作的认识的人)。再次强调,确保他们真的知道你是谁,或者至少在与你进行了足够的互动后能认出你。然后你给他们发送类似这样的信息:

您好______,

我看到[公司]在招聘[插入职位要求ID或URL]。我对这个职位很感兴趣,提交了求职申请。我知道[公司]可能会收到数百份这样的职位申请,所以我想知道,您是否愿意联系招聘团队或招聘经理,让他们看到我的申请?

我知道我们还没有密切合作过,所以您可能无法进行推荐,但不知您是否愿意帮我把我的简历和作品集拿到招聘人员面前?

果您不介意,我将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我只遇到过非常、非常少的人拒绝这样的请求。这可就大不一样了,这可能是你的申请被淘汰(或者更糟,根本没有被查看)和被通知去面试之间的区别。

译者:Jane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