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践 | 广州白云区创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筑牢矛盾纠纷“防火墙”
健全调解组织。明确24名政法委员、402名村居党组织书记任调委会主任,建立9个行业调解组织和37个企事业调委会,擦亮松洲街“江南果批调委会”、人和镇“五老”调解室等特色品牌,设立黄边片区调委会、南磁律师事务所永泰片区调解室等特色调解组织,拓宽调解组织覆盖面。
配强调解力量。招聘35名专职调解员,实现镇街专职调解员全覆盖;安排208名村居法律顾问,吸收15名“五老”人员加入调解员队伍。
强化调解网格。将“两代表一委员”“双报到”在职党员和治安队员等力量下沉网格,吸纳“两新”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矛盾化解。推广“党小组长领导、网格长负责、议事长协同、监事长参与、警长保障”的网格“五长”微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截至10月中旬,全区组建各类调解组织509个,拥有专(兼)职调解员1829名、网格员3088名,网格“五长”1.7万名、群防共治队员1.72万名。
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依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开设“信访门市”专项服务窗口,实现群众“最多访一次”;建立综合调解室,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现场+远程”调解服务;建立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挥中心,对进入平台的矛盾纠纷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全区在24个镇街和14个区直部门推广建设平台,落实“月培训”“月通报”制度。
平台归集全区各类矛盾纠纷,与广州市“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和广州市司法局“羊城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对接,打造群众身边的“调解专家”,实现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有序衔接。
建立矛盾调处“服务链”
做优法律服务平台。成立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42个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在镇街全覆盖设立“为侨法律服务点”,建立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妇联法律援助站,实行律师驻点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截至9月底,全区共建成427个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创新法律援助方式。推动基层村居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结对共建;成立广州法律服务聚集区党委,组建法律服务党员突击队,开设公众号,建立村居法律顾问“二维码”制度,通过现场值班、微信等线上线下方式提供多元法律援助,实现服务“不打烊”。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设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抖音短视频、普法情景剧、动漫微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法治宣传。开展“云山珠水、'典’亮白云”民法典系列普法直播,观看人数逾150万。
打造法律服务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广州法律服务集聚区,引进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仲裁委第19庭等26家法律服务机构进驻,建立国际商事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化法律服务标杆区。
云山珠水 “典”亮白云普法宣传